APP下载

浅析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发展

2018-12-07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水文水利水利工程

1 水利系统建立信息化的必要性

1.1 水利管理决策时效性的要求

水利工程信息化可以为水利单位管理部门提出准确、完整的数据信息,好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保证决策正确性,还能使决策部门对整个工程动态有个全局把握,并对水利工程建设方案进行科学调整。水利工程信息化可以保证信息的畅通,使决策好上传下达,提高决策的效率,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和质量。

1.2 水利资源共享的需要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文件材料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很复杂,包括从施工方、监理、工程设计以及项目法人之间来往的文件。因此,如何有效地交换和共享这些信息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方便这些资源共享与分类,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处理,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方便信息查询。

2 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对策

2.1 完善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

首先,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正常发展的有力保障。所以要在工程施工中对信息化管理制度要加以完善,建立信息勘探系统,对于一些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气候、水文等因素利用信息监测系统实施勘探,在降水较多的季节做好防洪准备,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还要让水利工程相关部门对信息化管理高度重视,让他们明确各自的施工责任,相关人员充分发挥其职能,做到各尽其力,各司其职,从而促进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发展。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监督机制,对水利工程的维护体制问题迅速解决,使得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减小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加快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确保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落实。其次,建立水利工程信息网,将信息网络铺设到全国。整个水利信息管理系统中,并且按照国家要求,建立核心的水利政务内部网络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水利建设节点的连接,为各个城市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传输提供渠道,满足水利工程建设中数据交换和信息传输的需要。

2.2 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

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需加大经济投入,政府与相关单位需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充分吸收民间投资,引进先进设备,改善管理手段,增强管理工作科技含量,加强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包括水工程、水土资源信息采集与适时视频监控、建立和完善信息通讯和网络设施体系、数据库存储与服务等信息资源利用共享平台。另外,需对信息网络进行优化和完善,保证大量水文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工作顺利进行,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及维护按质按量完成,以信息化推进管理现代化。

2.3 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

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是事关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目前基层水管单位的水利工程管理中,因网络设施不完善等各种原因导致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程度不高。需完善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建立数据库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共享。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水利工程通信网络,将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传播,保证数据信息得到科学、统一的处理和保管,并将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有线网络处理与无线网络处理紧密结合。

2.4 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要重视工程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管理部门要定期对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员技术水平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充分的掌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及管理的主要内容,另外,水利工程部门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从新制定合理的工资制度,并对外发布招聘信息,招收各地的专业人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专业队伍素质水平的同时确保每一个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都能紧跟信息科技发展的步伐。

2.5 建立和完善水文灾害预警系统

水文灾害是影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需建立水文灾害预警系统,能对干旱、洪涝等灾害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并以此作为依据制定抗旱和防洪措施,使水文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水文灾害预警系统可根据季节和地区的具体实际进行完善,并通过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调配,还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和详细的数据信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 水利信息化未来展望

目前,水利信息化已逐步渗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但同时,问题也随之暴露。现阶段的水利信息化,还不能称之为一个成熟的技术手段,建设依然以工程施工、实地研发的方式为主。对于水利信息化前期进程来说,这是不可避免,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可使问题得以暴露,并加以改进。但是,在信息化发展的成熟期,应当是以产品化、模块化的形式进行。成熟的水利信息化技术,应当是由开发方建设通用性强的信息化模块,应用方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模块。成熟的水利信息化,即是产品的销售与购买,而不是耗费大量物资时间的工程施工以及前期研发。同时,水利信息化成果的产品化、模块化也可促使开发与应用双方更多的采用租赁方式进行。在提高产品的使用率的同时,购置资金也得到了降低,达到双赢的目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信息化的全面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各水管单位要根据各地资源优势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使信息化的优势在水利行业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水利工作效率。

[1]丰景春,赵杰.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型及架构[J].建筑经济.2013(07).

[2]高勇,李秀艳.基于当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吉林农业.2012(09).

[3]艾萍,吴礼福,陈子丹.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核心内容分析[J].水利信息化.2010(02).

猜你喜欢

水文水利水利工程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发展水文经济 增强水文活力
信息技术对水利规划的作用研究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研究
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浅谈水文档案的价值和开发利用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