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在会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18-12-07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师傅课程体系技能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教。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征是:现代学徒制就是当地职业学校设法与产业对接,在教学中增加行业岗位技术含量,纷纷推行现代学徒制。职业技术学校与当地企业合作教学,学习期间学生会被派到企业生产车间进行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实际操作。此举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会计教学中教学内容中的基本理论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对于实用性较强的内容重点讲授并加强技能操作训练,并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和项目,把理论教学内容联系行业企业财务、会计实际工作,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使学生牢牢掌握实用性知识,并培养和提高其技术应用能力和实操技能。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合力教学,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操技能。

1 以《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为例,在“售价核算,实物负责制的商品管理”这一章,学校教师设计如下教学内容

1.1 售价金额核算

又称“售价核算,实物负责制”,是一般零售企业所采用的一种核算方法。零售企业与批发企业在业务经营和管理上不尽相同,它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有:经营的商品品种繁多;交易次数频繁而数量零星,销售的对象主要是广大消费者;销售时一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会计核算借方为“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贷方为“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售货部门对其所经销的商品负有物资保管责任。因此,一般零售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具备按照商品的品名、规格、等级设置库存商品明细账的条件来控制每种商品的数量和金额。

1.2月末结转

因为平时是售价核算,月末结转时,为了得出利润,要把商品的售价还原成进价,才能得出企业的利润。“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和“库存商品”科目要做调整,才能得到本月利润。

2 依照现代学徒制,这一节企业学习应与超市对接,超市企业会计师傅应做如下设计内容

2.1 超市收银员

让学生到超市做收银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销售对象为广大消费者,企业师傅引导同学做出会计核算分录。每天结账时,到销售电脑中核查每天的销售额。

2.2 超市商品保管

让学生到超市做商品保管员。建立实物负责制,将经营商品的柜组或门市部划分为若干实物负责小组,实物负责小组对其经管的全部商品承担经济责任。在实物负责小组内,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分工,对商品的购进、销售、调拨、调价、削价、缺溢等,都要建立必要的手续制度,这是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基础。

3 通过现代学徒制教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向横向拓宽,纵向加深。可达到如下目标

3.1 打破了原有课程体系,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素质教育模块、能力培养模块、知识拓展模块,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首位,强调学生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的养成教育,依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配备相应的课程,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加以甄选,侧重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建立一个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14级教学计划为例,理论教学总课时为30学时,企业实践教学总课时为30学时,占50%,加大了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实践教学课程化。

3.2 致力于课程建设与改革,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按照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调整了课程设置,修订了教学大纲,整合、更新了教学内容。将会计考证课程纳入到了课程体系之中。为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贯彻“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为保证优质教材进课堂,教材优先选用与专业培养目标贴近、近三年出版、高职高专类的优秀教材、特别是“十三五”国家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3.3 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会计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校企应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3.4 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各地要促进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打破现有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的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

3.5 以能力为目标,产学结合

教学结合是第三课堂实践教学的主体形式,以企业为载体,工学结合,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专业同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聘请了一批行业企业会计专业人士为校外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为学生运用第三课堂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1]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08)

[2]周琳,梁宁森.现代学徒制建构的实践症结及对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01)

猜你喜欢

师傅课程体系技能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劳动技能up up!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