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开招标机制分析

2018-12-07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公开招标评标中标

可以说,公开招标是一种操作程序规范比较强的方法,在政府及国有企业的采购过程中的重要性、基础性不言而喻。所以,本文从流程、决策、材料等不同视角分析了公开招标的运作机理,希望可以为公开招标的相关机制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1 实施流程分析

1.1 各环节的主要操作流程

招标的主要操作流程有编制招标方案、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澄清与修改相关事宜。投标的主要操作流程有编制投标文件,在截止时间前密封送达以及补充、修改或撤回,交纳投标保证金。相对于招标是采购机构为主体、投标是潜在投标人为主体,开标是采购机构与投标人的互动,包括标前答疑(可选),检查投标人所提及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现场开标宣读;评标是评标委员会负责实施,包括投标文件初审,澄清有关问题,比较与评价,推荐中标候选供应商,编写评标报告;定标是评标委员会与采购机构的互动;在开标、评标、定标实施过程,会存在或出现各种情况,将导致废标情况的发生,影响正常的操作程序,相应也转为废标的后续处置。

1.2 各环节的推移与转换

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与定标各环节的实施,在法律法规中有了具体而明晰的表述,也是各采购机构按公开招标方式完成采购项目的操作流程。再进一步,针对这些逻辑上关联、业务流程上相衔接、业务材料上持续移交的各环节,分析各环节的前置条件、后续结果以及各环节之间存在的“铰链”关系,有利于更深入认识公开招标操作流程。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与定标,在公开招标整体流程中的作用,分别概括为对外发布、广泛响应、圈定范围、筛选排序、定一公告(该词何意)。

2 角色互动分析

2.1 各角色的职责与自主行为

(1)采购机构的职责与自主行为

采购机构的职责是替采购人从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公开招标流程找到最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使采购人与中标供应商建立合同商业关系,通过合同履行来满足或完成采购人的采购需求。

采购机构的自主行为主要有编制采购文件,负责整体推进采购流程,做好相关物质条件保障。

(2)供应商的自主行为

供应商的自主行为是积极参与采购项目的竞争,按照采购机构的要求做好相关准备,特别是编制投标文件,再按公开招标操作程序参与,直至其中一家成为中标供应商。

供应商是一个宽泛、笼统的概念,依据在一个采购项目执行过程中与采购机构业务接触程度、在采购项目中参与深度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潜在供应商、资格供应商、合规供应商、中标候选供应商、中标供应商与未中标供应商。

(3)评标委员会与评标专家的职责

评标委员会与评标专家是评标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负责按照评标程序初审确定中标候选供应商。评标委员会的职责、评标委员会成员的义务、评标专家的要求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评标委员会作为第三方主体,独立行使评标职责,是采购公开、公平、公正最直接的体现。

2.2 角色间互动

(1)采购机构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动

依据采购操作程序,采购机构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招标、投标时期的互动,包括发布招标公告及澄清修改,招标文件的发放与领取、投标保证金的交纳、情况咨询等;二是开标现场的交互,包括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现场检查密封性及开封,唱标等。三是定标结束后发布中标公告,向中标供应商发送中标通知书。与采购机构发生业务关系的供应商,从头到尾是逐渐减少的,直至最后仅一家,即中标供应商,实现了公开招标充分竞争的目标。

(2)评标委员会与采购机构之间的互动

评标委员会与采购机构之间的互动是在评标首尾环节。评标前,采购机构为评标委员会提供招标文件及通过开标的投标文件,为评标现场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评标结束后,评标委员会向采购机构提交评标报告,移交评标各类资料。

3 业务材料分析

3.1 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

招标文件与投标文件是整个公开招标过程的核心,两者分别代表了采购机构、供应商参与采购项目,是在本采购项目中“物化”的采购机构、供应商。整个公开招标过程,其起点是代表采购人采购需求、由采购机构编制并对外发布的招标文件;其结果按规定选出与招标文件最匹配的投标文件;其过程是若干投标文件的编制、在开标现场被确认、经评标委员会初审后入选,直至经评标后确定投标文件的排序。

(1)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一个采购项目的起点,相对于项目整个操作程序和各参与主体,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往前,招标文件承接了采购人的采购需求,采购需求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往内,招标文件是采购机构的职责所在与价值体现,除了评标具体操作有评标委员会负责,整个公开招标过程各方面细节都体现在招标文件中,是采购机构“主导”整个操作过程的体现;往外,招标文件是潜在供应商了解相关情况、编制投标文件、参与项目活动的指南,是评标委员会履行法定评标职责的指南;往后,招标文件对招标后投标、开标、评标与定标,对公开招标完成后合同签订、履约管理等都做了相应的要求与规定。

(2)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是投标人对采购机构招标文件的响应,是后续评标委员会评价各投标人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与满足程度的依据。

3.2 各类前置性、门槛型、约束性材料

为确保实现公开招标的充分有效竞争,确保整个操作过程依法合规,整个过程还运用了多份前置性、门槛型、约束性材料,以规范各实施主体、规范相关行为。例如,投标保证金,用于约束投标人在参加过程中的行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作为公开招标的一些关键性的要素,从公开招标的机制方面来探讨了流程、决策、材料等不同视角下的具体的运作机理,以期实现对公开招标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1]黄春蕾.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公开招标机制应用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8(01):46-54.

猜你喜欢

公开招标评标中标
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的构建和应用研究
广日电梯成功中标第十一批中城联盟联合采购
关于提高专家评标水平和质量的探讨
乘风破浪,广日电梯第八次中标中城联盟联采
广州旧改爆发! 5条村公开招标! 超180公顷!
如何管理评标专家的行为和提高评标结果的质量
编制地铁物资招标文件应注意的事项
建设工程评标审计
物力集约化背景下中国电网企业电子化招标实施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