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小额信贷风险问题研究

2018-12-07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信贷风险小额

小额贷款主要是为收入较低、信用较差的人群和小微企业提供小额度资金支持的一种金融贷款服务。为保证信贷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客户倍增计划要求,结合商圈市场内业务经营情况,对商圈内业户集中宣传了群力支行的商全通贷款、房全通贷款、小企业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融资产品以及鑫盟卡、POS机等增值服务,已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小额信贷风险

1.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被称为违约风险,是借款人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及时的归还本金和利息,从而导致银行贷款不良,产生坏账。比如黑龙江农商银行农民的小额货款:信用风险是农村小额信贷业务面临的最主要的业务,导致这一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小额信贷主要针对的是农户,文化素质和社会环境的限制使得农户的信用意识和还款意识远的落后于城市居民,很多时候单纯的将小额信贷与国家扶贫补助等同,抱着“不用白不用”的念头消极还款甚至不还款;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小额信贷对象是全体农户,这一现象使得银行无法全面的掌握农户的信用状况,很容易产生信用风险。总体而言,农户缺乏必要的抵押担保资产,违约之后无法对相关资产进行强制执行等因素导致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远高于传统信贷风险。

1.2 市场风险防控

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造成银行表内及表外资金面临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群力支行小额信贷业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被传统金融服务排斥在外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业主、中低收入者等,服务内容主要是提供小额度的、持续性的经营类贷款,无须担保和抵押。但是,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借款人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不能对市场经济的走势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对小额信贷借款人的不利影响至少有以下几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借款人有可能会将资金投向那些正在衰退的经营项目上,从而出现亏损;一些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由于资金实力不够,还未来得及实现转型,就有可能被市场经济所淘汰,从而被置于绝境之中。

1.3 操作风险防控

操作风险主要包括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信贷从业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导致损失的风险。相对于信用风险,小额信贷的操作风险表现形式更多样、隐蔽性更强、防范与控制难度更高、损失程度更大。由于操作风险和信贷管理体制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旦发生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可能就极大。造成哈尔滨银行群力支行存在操作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调查环节资料失真;审查流于形式;贷款决策缺乏科学性。

1.4 法律风险防控

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要求,大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或其他法律纠纷,从而有可能给群力支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面临法律风险的根源在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远远落后于形式的发展。一是部分金融法规的缺失,导致某些金融活动难以找到法律依据。二是部分金融法规的不合理性,导致某些金融活动相互矛盾,从而产生负面影响。三是法律的宣传深度和普及范围不够,借款人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出现违约行为。

2 信贷风险控制研究现状

所谓信贷风险是指经营信贷业务的风险总和,即在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引起货币资金不能按时回流,不能保值增值的可能性。我国信贷业务起步较晚,随着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信贷风险控制的研究,但对于信贷风险控制的研究还不够完善。

2.1 信贷金融企业风险控制研究偏少

目前,信贷风险控制的研究对象还是以商业银行为主,针对科技小额信贷业务的金融公司的风险控制研究偏少, 而小额信贷公司从管理能力上弱于商业银行,需要风险控制的点更多,为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信贷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在信贷风险控制方面的研究。

2.2 信贷风险控制新方法的应用研究偏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学者非常关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但对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在信贷风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偏少。目前信贷企业在风险预警方面技术落后,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不强,也没有研究开发量化模型, 缺乏对风险实施动态监测和量化管理研究。

2.3 信贷风险控制人员培养研究偏少

现在信货风险控制人员普遍都比较缺乏,这是困扰信贷业务的一个长期问题,也加大了信贷业务的风险,急需构建信贷从业人员培养体系和发展路径,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团队能力。信货风险控制人员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同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现代企业需要人才的标准。

3 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3.1 机制建设

机制建设主要应从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入手。管理制度建设,第一要加强部门、岗位制约力度,改变垂直管理模式,成立风险控制部门和信贷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原来信贷部统揽信贷业务的局面。 第二要加强审计的后续监督专业性,常规审计因为部门的信息不对称,检查中通常只能发现规范性操作问题,对形成不良贷款的真正原因很难发现,所以需要更专业的审计能力。 预警机制要加强贷款人的信用等级、贷款用途、资产分布的真实调查以及对担保人身份的认证等,通过专业人员的分析,找到风险高发的因素,对风险和收益进行量化评估,来判断是否发放贷款。主要工作集中在信贷风险细致量化、客户信用等级评定、风险预警团队建设。 同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工具、新方法在信贷风险控制中的运用也要进一步加强。

3.2 过程监控

信贷风险控制的监管要做好贷前调查、 贷中审查以及贷后管理三个阶段的监管。一是加强内部监管体系建设,做好贷前调查工作。 进件是指把贷款资料准备好后提交给信贷公司系统,此过程做好证件真实性审查和同行查询, 证件包括身份证、 房产证、银行卡流水、社保、公积金账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财务报表、房产、公务流水、供销单、往来合同以及配偶身份证件、银行流水。同行查询是指信贷人是否在信贷行业有其他贷款和还款情况如何。做好外访工作即实地考察,包括职工询问、仓库存货、生产现场、专业知识,家庭成员知情、办理新的不动产和房产、车产、银行卡、座机等。 二是加强贷款真实性、还款能力等审查,规范调查流程,完善签约前的客服审核标准,使信贷审批流程标准化,提升信贷还款黏性,要求夫妻共同签约、拍照、核查身份,落实准确联系方式,确定号码使用时间等。三是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安排专员定期对贷款人进行回访,及时了解贷款人个人信息变更、贷款人收入变动、贷款用途是否正常使用等情况,按照回访结果进行分析,重新评估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及时发现贷款存在的问题,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范、控制和化解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总之,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主力军,在各类金融机构中仍旧独大,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市场变化万象,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可以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所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不断尝试推广,并希望在金融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促使小额货款公司层出不穷,但必须加强小额货款公司的管理,让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1]小额信贷运作的风险管理浅析[J].李红.企业导报.2009(07).

[2]真实小额信贷与女性扶贫[J].刘学华,李树杰.财经科学.2007(05).

[3]对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唐赟.福建金融.2007(04).

[4]我国小额信贷商业化的实现路径分析[J].侯粤峰,王庆国.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5]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及对策[J].扈文丽,高铭.中国集体经济.2012(21).

[6]“尤努斯模式”在印度实践中的挑战[J].忻桦.知识经济.2013(11).

[7]小额贷款公司的现状探究及发展建议——以上海市小额贷款公司为个案[J].陈小懿,陈煦飞,庄妍.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03).

[8]小额信贷:国外成功经验的启示[J].吴安斌.武汉金融.2007(02).

[9]辽宁地区小额信贷运营模式探析[J].陈云霞.现代经济信息.2010(06).

[10]我国发展小额信贷的前景和途径分析[J].王艳.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信贷风险小额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破解小额信贷发展难题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增长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小额诉讼程序制度研究—实务中的探索和发现
重庆将开展小额扶贫保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