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2018-12-07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税收政策优惠纳税人

1 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1.1 中小企业融资难

由于多数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还贷能力不强,信用等级评价不高,加之直接融资门槛高,很难从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公开市场上筹集资金,大多都是直接银行贷款这一单一渠道。

1.2 创新能力仍显不足

目前中小企业集中于传统行业,资源耗费严重,新兴产业少,资源利用率低,科技含金量少,创新型人才流失快。通过发改委对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46%的中小企业没有独立的产品,而14%的中小企业只能生产其他产品配套产品。

1.3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起步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数量较少而且规模较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需继续提高。

1.4 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

大数据时代的兴起,使得商业模式朝信息化迈进。中小企业信息系统的水平较低,根据IT168的调查显示,在财务管理中使用信息化的比率高达75%,但是在高端应用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例如办公自动化和协同管理信息化比率均只有12%。

2 支持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2.1 存在阻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因素

首先,没有一项税收优惠政策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创新,只是笼统地对企业新工艺、设备、技术的研发费用进行加计扣除,对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以及对创投企业实行投资抵免。其次,缺乏对鼓励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税法中没有特意面向研发人员的优惠政策,个税实行的是七层超额累进税率,对于高新产业中的高薪研发人员来说需要缴纳的大额个税,个人获得省级以下科技进步奖项依然征收个税。

2.2 税收政策缓解融资难作用性不强

中小企业融资手段通过两种手段:即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主要是从企业的留存盈利、折旧中获取。但是,鉴于缴纳所得税的纳税基础为应纳税所得额,中小企业的利润偏低税收负担较重,不利于中小企业获得留存盈利;在折旧方法方面,我国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许多中小企业达不到条件而无法加速折旧,影响收益不利于企业内源融资资金的积累。其次,税收政策存在不利于外部融资的因素:非金融企业贷款给非金融企业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同一条件下向金融企业贷款的利率计算出的利息支出可以扣除,超额不得扣除。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条件劣势,其多依靠民间放贷,利率大于金融机构,故中小企业除了要付多余的利息还要支付更多的税费。

2.3 增值税中存在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定

小规模纳税人是按照征收率进行缴纳增值税,与一般纳税人不同,一般纳税人可以凭票抵扣,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属于小规模纳税人导致其纳税负担较重。其次,增值税改革容许将机械设备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大企业的机械设备使用量较大,真实的享受到了税收改革带来的福利,中小企业却没有。最后,在出口退税方面,小规模纳税人只免不退,在国际竞争中占劣势。

2.4 税收优惠政策宣传落实效果差

现行给予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存在中小企业没有真正享受的现象。例如在落实允许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项税收优惠时,全国各级税务部门积极开展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但在政策宣传一年后对济南市的中小企业的调查中显示,真正享受到优惠的中小企业数量只占济南市全部中小企业数量的4%。

3 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

3.1 加大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实施一系列税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吸纳优秀人才,对中小企业R&D投资额增加扣除金额;对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范围拓宽,对于先进的科学研究设备的购入允许加速折旧;对研发成果的收益进行税收减免,并对收益允许采用延期纳税的方式缴纳;对中小企业专利、新技术的转让实行税收优惠;受聘于中小企业的科技研发的高科技人才实施个人所得税减免;受聘的科技研发人员的工资支出允许按一定比例加计扣除,壮大科技研发队伍。

3.2 进一步发挥税收缓解融资难的作用

在税收政策缓解融资难的问题上,一是可以适当地延长中小企业融资所形成的税额的缴纳期限,但延期缴纳的条件是必须有一定的文件签章等证明是通过正规渠道向正规金融机构借款。二是将中小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归纳到财务费用中采取加计扣除的方式进行扣除。三、提高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来加快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缓解资金周转紧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四、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业务,颁布优惠措施针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例如担保机构收入有优惠税率等。

3.3 完善增值税制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减轻其纳税负担,鼓励其在市场上竞争。在小规模申请税务机关开具增值税发票时给予一定的放宽,在现行的小规模纳税人开具发票的要求标准上有适当的降低。合理地对不同情况下的小规模纳税人的起征点进行调整,对于经营规模较小、销售额较低的经营企业不再征收增值税,并且依据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增值税的门槛。

3.4 加快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

积极推行税务公开。加大税务信息公开的力度,丰富公开的内容,完善公开形式;规范公开程序,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公开。二是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税收管理,提高税务机关的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加快税收代理的建设步伐,对满足税收优惠的企业的优惠是否落实进行跟踪调查,对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管。

[1]孙诗美.为什么中小企业难享税收优惠[J].工作探讨,2015.11(4)76-79.

[2]赵宇亮.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政策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

[3]朱红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J].税务筹划,2015,4(1):25-28.

[4]胡佳.我国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税收政策优惠纳税人
辽宁省2020 年度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名单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有优惠!有靓货!房企铆足劲的“金九银十”来袭!
优惠订阅
读者优惠购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税收政策研究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转换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税负平衡点在混合销售时纳税人身份选择中的应用
把“优惠”做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