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域下构建扶贫工作长效化机制研究
——以河南省新县为例

2018-12-07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新县贫困户精准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根本目的。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大多数,为此农村人口的扶贫工作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只有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精准扶贫研究对推动落后的贫困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1 扶贫工作长效化机制的概述

1.1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的环境、不同贫困人口的状况,运用科学的、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要求具体做到“三看”,即,一看是否真的贫困,也就是精准识别;二看政策是否落实,也就是精准帮扶;三看成效是否巩固加强,也就是精准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思路,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为保质保量完成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的艰巨目标,扶贫工作已经步入攻坚战的最后冲刺期。

1.2 扶贫工作长效化的内涵

在整个国家都在大力开展扶贫脱贫工作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例如:一些地区在某些领导的指导下,仍然热衷于产业扶贫以及项目扶贫,思维仍是一个典型“扶持带贫”,其结果就仍然是“盆景扶贫”。还有一些地方不考虑贫困居民的实际情况和实践能力,只投入大量生活材料的生产,也仅仅扩大了“数量”。造成上述问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把扶贫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盲目扩大规模,只为了满足现状,片面追求政绩工程。目前,存在于我国中西部的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之深,减贫困难之大,贫困率之高的“三座大山”已然成为我们国家扶贫工作中的硬骨头。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构建这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人口的扶贫长效化机制,使他们最终成功脱贫。

2 河南省新县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

2.1 河南省新县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资源现状

新县总人口为36万,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自然地理条件大致“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只有7分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具开发潜力。因为地处山区的缘故,劳动力素质和层次普遍偏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新县人民政府就重视劳务输出产业,特别是将外派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加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如今,新县的外派劳务输出在全省甚至是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

2.1.2 经济发展水平现状

全县下辖15个乡镇,1个风景管理区,总面积1612km2,是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于2018年1月5日,根据贫困县退出要求,新县已完成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核查程序,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名单。1983年,新县经济处于“三不过一”的状态,即国内生产总值不足1亿元,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元,全县82%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随着党和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强,近年来新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水平也得到了稳步增长,各项事业同步蓬勃发展。现阶段,新县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和加快转型阶段。

2.2 河南省新县精准扶贫工作概述

2.2.1 精准识别

政策一经传达,新县人民政府迅速反应,成立了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将扶贫攻坚工作作为工作重心,出台了相关的工作指导方案,对全县所有贫困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并制定了《新县贫困户调查登记表》,对符合贫困条件的农户经过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并以村为单位进行公告公示7天后,由县派核查组进行随机抽查检验,分析致贫原因,了解帮扶需求等,审核合格后及时建档立卡,录入信息。

2.2.2 精准帮扶

坚持部门帮扶、社会帮扶、救助帮扶相结合,深入开展“1+1”扶贫助残济困和“百千万”牵手共建工程,启动“双十双百”工程,针对各贫困村、贫困户情况,全县所有县处级干部、各县直单位、近1万名党员和干部,对口帮扶贫困村、贫困户、下岗特困职工和残疾人,已结成帮扶对子12200多个,年累计捐助款物3000多万元,实施科技培训25000余人次,实现弱势群体帮扶全覆盖。

2.2.3 精准管理

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将贫困对象的基本情况与资料、动态情况与,分别录入系统统一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全面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确定帮扶人员,落实帮扶措施,评估帮扶效果,切实使扶贫的信息做到真实可靠。

3 河南省新县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河南省新县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1 精准识别机制有待完善

河南省新县扶贫工作的开展是根据上级扶贫部门的安排,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工作也是一年开展一次,但是由于种种不可抗力的因素影响,国家制定的贫困户识别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操作性以及实用性等问题,新增贫困户可能随时出现对于这些新的情况不能及时地将相关信息录入扶贫系统。所以也就无法使得这部分群众享受到应有的帮扶政策,这样很容易造成应该得到帮扶的人群无法得到帮扶的现象发生,影响了扶贫工作的精准性,让扶贫效果也大打折扣。

3.1.2 各部门联动机制有待健全

当前的扶贫开发政策强调普惠性,政策掌握在不同的机关部门中,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各部门自成系统,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单位,多头管理,缺乏有效的衔接,难以形成扶贫的合力,导致资源使用率不高。因为一是信息采集过程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其他工作进展缓慢;二是光凭入户调查走访观察,不能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三是基本信息数据要求详细,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会出现信息造假等情况的发生。

3.1.3 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衔接不到位

尽管河南省扶贫部门已经联合出台了将扶贫开发机制有效衔接的指导性文件,但是到了县级部门还是存在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工作尚未统筹安排的现象,在认定审核的过程中,依然是各自为政,所以导致了数据之间无法衔接,资源难以共享,政策也难以落实到位。在实际进行中,部分地方出现“虚假衔接”情况,不符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人情低保、关系低保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再者,扶贫开发工作现阶段还是处于区域扶贫阶段,国家确定的贫困村扶贫力度大,资金有保障,但是区域之外的贫困人群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仍需低保来进行帮扶与救助。

3.1.4 监督机制有待健全

中央对于扶贫工作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带来了相关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但当这些政策和资金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农村的时候,反馈到上级的信息就是扶贫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并没有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长效跟踪调查。还有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责任观念淡薄,工作落实不到实处;扶贫工作在精准识别、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存在透明度不高的现象,导致了一些不公平的情况发生。因此,更为有效的精准扶贫监督机制急需建立。

3.2 河南省新县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贫困户认定机制中存在很多人为因素。精准识别是精准帮扶的前提,贫困户获得帮扶需要自己申报,这就必须要求政策需要家喻户晓,但是一些村落信息闭塞贫困群众知识水平有限,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窄,再加上现在农村中大部分家庭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小孩,所以识别中难免会出现漏户的情况。其次,贫困户认定评议机制不完善。目前,由不同的村落来对贫困户进行识别与统计当一系列环节完成之后,工作人员要把具体程序进行公示,并整理出贫困户的名单,再次公示并上报。但一些农户对精准识别工作的参与性不高,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一些农户对于精准识别与退出,以及建档立卡工作认识不够,这些都是会导致扶贫工作无法顺利解决的原因。

4 河南省新县构建扶贫工作长效化机制的建议

4.1 建立精准识别动态试调机制

在前期精准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贫困跟踪监测机制与审批机制,做到“纳入有标准,退出有程序”,让精准识别工作有章可循,是有效实施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前提。首先,要根据贫困户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工作,做好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建立动态管理档案,进一步理顺贫困人口的申报、实施脱贫认证机制,做到“识别一户、精准一户”。然后,在精准识别环节上加强监督机制,可以通过成绩监督小组、设置举报电话等方式,让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

4.2 探索可持续脱贫发展机制

建立可持续脱贫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资产经营机制,不止单单帮扶贫困户,对于那些脱贫户、返贫户、非贫户也要进行兼顾,并使得资产经营机制与扶贫收益再分配机制联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促使贫困地区经济在增长,有效抑制贫困能力得到加强。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成立扶贫专项基金,以分股的形式分配到有需要的人手中,使得资金在贫困户、脱贫户与返贫户之间合理流动,通过建立收益均衡机制,以保障非贫困户和贫困户的利益问题。

4.3 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县级扶贫是基层扶贫工作中的中坚力量,针对目前在部门联动不足、资源整合不充分等方面的问题上,可以通过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来实现信息的对称和资源的共享,以提高扶贫工作质量与效率。目前中央对于精准扶贫的改革方向已经很明确,并提出“在开展扶贫工作时,要对资源的使用方式进行创新,从原有的多头分散型向集中管理型进行转变”的思路。政府需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让各部门之间能后合作起来。这样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实现资源的共享,规划好脱贫攻坚的方案,并建立目标管控机制,经一部促进部门间的协作。

4.4 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优势产业

河南省新县在经济发展中,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此时,政府需要合理统筹,除了保证这些产业顺利发展外,还要在政策上进行扶持。例如,把新县产业的特色发挥出来,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贫困乡镇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自身特色,建立扶贫产业基地,打造多种特色产业,如生态旅游业、红色旅游业、电子商务业、植物种植业、果树栽培业等等,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4.5 调动群众积极性,增强主动脱贫能力

对于贫困户的帮扶仅仅是外力因素,贫困户自身各项水平的提高才是内生因素,是实现脱贫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首先,想要精准扶贫就应该顺应人民群众的脱贫思路上扶起,从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上入手,集中力量营造有利于他们长远发展的大环境。其次,保障贫困群众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从长远上讲,也培养了群众的基层民主意识。最后,扶贫先扶智,整个扶贫工作不单单是选项目、批资金,而是要在传输贫困人群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帮助贫困户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克服“靠、等、要”的思想认识,目的是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只有自己努力才是脱贫致富的核心问题,从根源上解决贫困。因此,要大力推动贫困地区教育扶贫进程,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增强增收致富本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历史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精准扶贫是一项民生工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河南省新县地处大别山区腹地,经济落后,贫困程度深。总之,关于扶贫工作,我们既要着眼于当前脱贫攻坚,又要立足于精准长远发展,要及时在扶贫方式上调整,也要在制度、政策上不断发展创新,才能确保“脱贫不返贫,渐进能致富”,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指导老师:魏占军

[1]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党政视野,2016(7):44-44.

[2]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51-156.

[3]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78-81.

[4]陈忠言.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机制解析——以沪滇合作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5(2):90-94.

猜你喜欢

新县贫困户精准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人大工作评议之“新县实践”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精准的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