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探讨

2018-12-07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会计师审计工作导向

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及特点

1.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审计在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账项基础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导向审计模式以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审计导向模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其实是一种审计方法,通过综合评估经营控制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以及范围,审计的起点是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业务流程。如果企业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或者是存在不重要的业务流程,那么就会在例外事项上放置更多的测试,也会在高风险领域配置更多的审计资源;站在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进行的审计,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从局部到整体的审计思路,帮助审计企业可以更加全面的分析程序,进而有效的保障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有四个特点,分别为:(1)责任前移,重心前移。重大报错风险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与企业的经营环境、内部控制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更加全面深入的进行企业风险审计。(2)确立了战略审计观。系统观和战略观是当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指导思想,立足于战略风险的角度,确定了经营环境到经营产品再到经营模式的基本思路,不断改变传统的内控导向审计简化主义的认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内部的风险,同时也能够实时关注企业的外部面临的风险。(3)突出分析程序的作用。分析程序目前广泛的应用在实质性程序、调查异常项目、风险评估程序当中,可以对财务信息或者是非财务信息进行透彻的分析,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及时的发现被审计当中的错误,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总体效率。(4)消除财务报表错报,增强财务报表可信性。审计人员通过风险导向审计的个性化审计程序可以有效的排除审计过程中的疑问,大大简化了审计程序,提高了审计的效率。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过程中的难点

2.1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风险导向审计对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知识、法律法规以及审计知识等,同时还要有系统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方面的基础能力,能够准确的运用数理统计模型、薪酬管理以及业绩评价来评估风险,可以说审计人员是一个综合型人才。但是当前大多数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全面掌握会计、审计以及法律等方面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转岗过来的审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进修,虽然能够应付传统的审计工作,但是面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时还会受到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制约,审计工作自然无法顺利的进行下去。

2.2 审计成本远远高于效益成本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正确运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审计效益,降低企业审计投入的成本,但是目前我国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刚刚起步,还没有被大范围的应用和普及,而且想要达到高质量的审计工作,企业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用于审计人员的培训,这样势必会增多审计成本的投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能够获取最大程度的利润,很多企业会选择能力不足的审计人员来完成审计工作,会直接影响到高水平审计人员的业务和收入,有些专业性极强的审计人员可能会为了获得业绩被迫去接受不相称的审计工作和收费条件,审计程序的简化和成本交易的失衡大大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

2.3 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无论是何种规模的公司,在我国都普遍存在着内部管理上的问题。很多企业内部基本都是由大股东进行直接治理和决策,小股东缺乏发言权,会存在上下级之间共同造假,或者是政府收受个别企业的贿赂,进行某些违规操作,政府视而不见等问题时有发生。在这些问题的共同作用下,审计人员自然无法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来了解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无法准确识别评估财务报表以及重大报错风险。

由于审计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大股东的权利大于一切,审计人员想要得到内部控制的准确审计报告,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来进行测试才能得出风险评估,甚至内部员工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对审计工作加以阻挠,审计工作自然无法顺利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自然也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有效对策

3.1 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人员

会计事务所应当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人才的培养,对于专业性未达标的审计人员来说,要进行强制性的在职培训,不断深入学习和了解新的审计模式,才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降低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对于原有的审计人员和新引进的人员还应当进行定期的强化训练,使大多数审计人员成为熟悉审计、会计、系统理论、生产管理知识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综合型人才。还可以不断优化审计队伍的组合,科学安排审计项目小组,保证人才结构的多元化,除此以外还要积极拓宽人才培养的渠道,不断完善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拓展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3.2 实行专业化经营,有效控制审计成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新兴行业不断增多,审计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审计的领域越广,审计投入的成本越高。因此会计事务所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细分市场,有选择性的筛选审计目标,将一些特殊行业作为自己审计的侧重点,合理规划审计资源,才能够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

3.3 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

企业想要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势必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减少管理层绝对控权的事件,才可以更好的将风向导向审计应用到企业的审计工作当中。因此应当不断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断优化公司治理的框架,从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四个方面入手,对企业内部进行合理控制,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也应当认清自身所肩负的责任,认真识别和评估可能面对的风险,控制好企业的日常活动,才可以更好的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工作。

3.4 国家应该大力改善法律环境

成熟的法律环境和行业监督可以有效的规范注册会计执业,也可以为其提供安全保障和有效监督。当前我国对于民事赔偿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民事责任不明确,这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因此我国应该大力支持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民事赔偿机制,将法律责任落实到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身上,一旦注册会计师发生任何违法行为,及时对其进行相应处罚,不断落实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风险意识。

3.5 不断开发和引进审计程序软件

我国应当加大力度开发出适应我国企业发展的审计程序软件,同时也要积极的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审计程序软件,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审计工作投入的成本,也可以更好的推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展开。

4 结束语

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审计模式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更是因其自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青睐,并且被实施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当中。我国也应当认识和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这一新兴的审计模式,将其逐步的应用到实际审计工作当中,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定会提升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有效保障投资者的风险,实现资源合理的配置和共享,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更加稳步的发展。

[1]唐建华.新审计准则体系与风险导向审计思想[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12):37-41.

[2]于波,韩佳美.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0(5):98-100.

[3]赵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探析[J].经济师,2010(06).

[4]黄钢.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应对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会计专业硕士论文,2010,(03):40.

[5]郭静娟.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新财经(理论版),2011,(02):241.

猜你喜欢

会计师审计工作导向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偏向”不是好导向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