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斗剧的套路

2018-12-07达伯霍尔斯

意林绘阅读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宫斗剧愚人延禧

文/达伯·霍尔斯

小王子说:每个成功的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既不落前人窠臼,却又在前人的窠臼之中。所以,创作永远是戴着镣铐跳舞。每个“套路”都有自己的进化史,它在特定情况下深入人心,甚至历经时间淘洗,历久不衰。“套路”并非不好,关键是如何让它出色地待在该待的位置,这实在是个值得花时间思考的问题。

看网络热播剧《延禧攻略》,搜了一下,在淘宝上,它带火了十八子手链、一耳三钳、绒花、平安扣。从带货能力上来看,就知道这部剧美学品质还行——只有高贵妃的猪八戒同款珍珠衫“网纹红富士”是例外。是啊,如果妆化不好看,谁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呢?

有网友说宫斗剧就是女性的武侠剧、职场剧,都有道理。《延禧攻略》在情节上就比较酣畅淋漓。女主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少了些职场虚与委蛇的姿态,满级全开,能发现奸计于未萌,消弭大祸于无形。看这个戏基本不会憋屈、气恼、着急。女主的角色设定好,冷眼、热心肠,所以不会因为世界亏待了她,就发生突变,画眼影黑化。

这几年我至少在三部国产剧中看到,女主一到誓要报仇雪耻,就说出“十倍奉还”“百倍奉还”之类的台词。所以,我进入了一个怪圈,一到相应情节就莫名期待类似台词的出现,而这类台词一旦出现,我对该剧的印象就会减分。《延禧攻略》中女主有时略显聒噪,但编剧没给她设计这类套话,令人感动。

从整体来说,这部戏还是有套路的。拿TVB以“成语接龙”闻名的《宫心计2:深宫计》来做对比。两部戏中,女主都是为了找姐姐或找姐姐的死因入宫。不过,《宫心计2:深宫计》中姐姐还没找着,女主就自顾自地去谈恋爱了,而《延禧攻略》这条线索有头有尾,女主还是有点责任感的。《宫心计2:深宫计》中皇后害妹妹毁容的戏码不新鲜,而《延禧攻略》中的皇后则成为女主姐姐的化身,在情节上形成了一个复奏。

再一个套路就是青梅竹马爱得深。《宫心计2:深宫计》里女主对小哥哥就有很强的执念,这是偶像剧惯用桥段,屡试不爽,远的像台剧《海豚湾恋人》,近的像高糖韩剧《金秘书为何那样》。《延禧攻略》也有,就是娴妃和弘昼童年时的一饭之思。所以,情节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排列组合,好坏全在斟酌用量上。

《百譬喻经》中有一则故事: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意思就是,不能因为放了盐好吃,就把盐当饭吃。桥段好用,也不能食而不化。

很多人像看互文一样看待《步步惊心》《宫》《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还珠格格》,将里面的人物对上号,排成线。这对于理解历史,可能意义并不大,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看看快意恩仇,至少有助于扫扫胸中不平之气。

以前上学时,在《礼记·檀弓》孔颖达疏中看到了一段东汉经学家郑玄对后妃制度的理想化设想,当时数学尚好的我发现它是一个数列,即便如此规整有序,大概还是削减不了今人对皇帝后宫大乱斗的无限臆想。

猜你喜欢

宫斗剧愚人延禧
从大众文化视角看宫斗剧的流行与困境
宫斗剧“泛滥成灾”了吗?
宫斗剧被批影响负面
借力网剧“爆款”《延禧攻略》“火”上荧屏
测你会足《延禧攻略》中的哪个角色
宫斗剧重度中毒
调查
谈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氏叛逆”
谁是愚人?
愚人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