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月,请到“百花之城”来

2018-12-06

晚晴 2018年5期
关键词:峰林兴义兴义市

贵州兴义有着“百花之城”的美誉。作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它地处贵州、广西和云南三省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三省通衢”之称。

地处北回归线之上的兴义,平均海拔在1200米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在15℃-18℃之间,气候十分宜人,也正因为舒适的气候条件,2014年兴义市被评为全国十个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万峰林:大自然的绝妙一笔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兴义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

万峰林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峰林”,它由一座座奇美的山峦与碧绿的田野构成,其间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万峰林一年四季都值得游玩,二月的油菜花海,三月的桃花,四月的水田風光,六月的青麦刚刚抽穗,而九、十月,则是丰收的田园。

万峰湖:千峰环绕的高原平湖

高峡出平湖,万峰湖的周边,有数千座山峰环绕,湖中更有众多露出水面的岛屿,湖的周边分布了许多少数民族村寨,所以游览万峰湖,便如同行走于水墨长卷之中。

马岭河大峡谷:“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

被称为“百里画廊”的马岭河大峡谷横穿兴义市区。峡谷全长75公里,它是一条喀斯特地缝,深凹在地表之下,以地缝峡谷、群瀑悬练、碳酸钙壁挂为主要观赏点。

玉皇顶: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玉皇顶位于兴义市约30多公里的则戎乡半边街村,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当你驱车从峰林的山脚下,沿着盘山公路上山时,在山腰间,就被层层云雾缠绕,一派“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泥凼石林:罕见的峰林巨型屏障

泥凼石林的面积约有3000多亩,连绵成片,峰林如生长出来的石阵,集雄、奇、峻、秀和妩媚于一身,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泥凼石林最为雄伟的是一扇峰林巨型屏障,壁立千仞,如长龙呤啸,故而得名“龙呤绝壁”。

何应钦故居:寻找历史的印记

何应钦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他出生于兴义泥凼,现泥凼还保留着其少年时代生活过的祖屋。现故居内的石柱、石凳、石缸、石壁,均雕龙画凤,刻制精细。故居旁建有“抗战一条街”,详细记录了兴义人民浴血抵抗侵华日军的丰功伟绩。

营上古寨:兵家必争之地

营上古寨,是布依族人聚居的一个村寨,古时曾扼守着外界进出兴义的唯一道路,数经战火。民居依山势而建,古寨最高处有碉楼,用于瞭望和观察。利用喀斯特地形,还修有一条约3公里长的地道,即便古寨遭受围攻,村民可通过地道与外界取得补给和联系。

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族艺术

兴义有汉族、布依族、苗族等26个民族的人聚集在一起,较多的少数民族是布依族和苗族。布依族人的服饰通常都是一身素色,从年轻到年长,服饰从浅蓝色到深蓝色过渡,年纪最长的人,往往穿着黑色的服装。

布依族妇女手巧,几乎人人都会靛染,她们从田间采集“蓼蓝草”,用来浸泡布料然后把布染成深蓝、中蓝、浅蓝,灰、深灰、青色和月白色等色泽,再一针一线在面料上进行“谷绣”。据说一件布依族人服饰,往往从染色到做成成品,一个妇女纯手工制作要一两年才能完成。

苗族服饰则比较艳丽,尤其是苗族女孩,除了衣着鲜艳繁复,还会佩戴银器,从头饰到颈部、手腕、脚腕上都有。所以苗族服饰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服装”。

因为民族较多,兴义的民族节日也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个传统的少数民族节日。其中布依族最热闹的节日是“六月六敬盘古”和苗族的“八月八苗族风情节”。

布依族的八音坐唱,是兴义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艺术,起源是以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后来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被誉为“声音活化石”和“天籁之音”。

苗族的“板凳舞”,源于苗族民间喝酒时,敲击板凳来助兴,故而得名。

高原地区特有的美食

到了兴义,才能体会到兴义真是一个美食聚集的地方。其中排名第一的美食便是羊肉粉。食材取之于万峰林间散养的黑山羊,据说这种山羊肉绝没有膻味,配上独特的佐料,鲜香宜人。

兴义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美食——鸡肉汤圆。汤圆基本上都是甜味馅,而这个号称兴义四大名小吃之一的“鸡肉汤圆”从清代流传至今,特点就是:众家皆甜,唯我咸鲜。

另一种美食“刷把头”也起源于清朝的同治年间,其外形似烧麦,因其外形如民间所用竹刷把的头,故名“刷把头”。刷把头是用面粉作皮,用猪肉、水发竹笋作馅。蒸熟后用鸡汤、油浸胡椒面、酱油、葱花等兑成的蘸水蘸着吃,风味独特。

猜你喜欢

峰林兴义兴义市
九旬竹雕大师自学成才
峰林蛋炒饭
笔山书院与贵州近代化的关系探究
蛋炒饭助力脱贫
兴义的美景多
精准扶贫视角下如何开展种植扶贫
兴义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
兴义市旱地主要作物复种系统增产增效技术研究
兴义市关工委关爱残疾儿童
晴隆县老年大学与兴义市老年合唱团举办文艺联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