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一道高考计算题认识高考

2018-12-06米云飞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细绳物块滑轮

米云飞

一、考题再现

如图1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A被固定在水平面上,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墙面,另一端跨过斜面顶端的小滑轮与物块B相连,B静止在斜面上.滑轮左侧的细线水平,右侧的细线与斜面平行.A、B的质量均为m.撤去固定A的装置后,A、B均做直线运动.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固定不动时,A对B支持力的大小N:

(2)A滑动的位移为x时,B的位移大小s:

(3)A滑动的位移为x时的速度大小vx

二、考试命题的研究

1.由于本题属于综合性试题,故涉及知识点广泛,试题考查了位移、受力分析、力的平衡、力的相互作用、速度、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机械能守恒等知识点.其中,共点力平衡在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中为I级要求,力的合成和分解、位移、速度、运动合成和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都是Ⅱ级要求.

2.试题通过斜面、细绳、滑轮的约束,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斜面上引入滑轮和细绳,突出了对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考查.

3.在难易程度把握上,试题充分体现了难度的递进性.第一问为基础知识,学生容易作答;第二問难度在于找出物块B与斜面A位移的几何关系,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难度上升;第三问在前一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将物理规律熟练应用,较难.

三、应试策略和解题方法

1.重视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做到基本分不失

本题第一问为基础知识,在力的平衡条件下,对B进行受力分析、力的分解与合成,易得支持力的大小

N= mgcos α.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难题中也有基本分,这几分得到还是较为容易的,所以要仔细审题,不能出现失误,考得好必须重视基本分的得失.基础知识的应用还体现在第三问中vA=△x/△t、vB

2.重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

物理问题的解决无非是建立物理模型、应用数学知识加以处理.本题中有了细绳和斜面的约束,物块B与斜面A位移的几何关系对学生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

从图(1)中可以看出如果细绳不伸长,物块B在水平方向位移和斜面A相同都为x;现在考虑绳长不变,则物块B沿斜面向下距离为x.于是我们建立了物块B与斜面A位移的几何关系,如图2甲,可以认为MN为斜面A位移x,PN为绳伸长距离,也为x,MP

3.重视物理模型的理解

很多同学看到这道题,马上能想到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但是受到平时做题的影响,试图去把B的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去求解,结果搞了半天也做不出来.这里一方面要注意高考题型的新颖性,题型的设计与和平时所做的一些变化;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对物理模型的建立没有理解,只是简单机械的记忆.平时我们处理关于带有滑轮的运动合成与分解模型如图2甲所示,滑轮是不动的,所以能看成物块B绕滑轮做圆周运动.今天的问题是滑轮跟随斜面一起运动,这样分解就不成立了.正确的分解应该为将物块B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如图3乙所示.

猜你喜欢

细绳物块滑轮
一辆滑轮车
细绳“钓”冰块
绕着绕着,飞了
对2016年江苏卷第14题的进一步探析和论证
杯子有多深
物块在倾斜匀速运动传送带上的几类运动情景
爸爸教我滑轮滑
粗糙水平面上弹簧振子运动的研究
力与运动的“较量”
用废长统袜做竹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