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客流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研究

2018-12-06马中秀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客流站台轨道交通

文/马中秀,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使得城市交通远超负荷,由此城市轨道交通应运而生,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并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出行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一般都有明确的出行方向,但是在城市举办大型活动,或商场进行大型促销;亦或者上下班的时间段,乘客的数量会骤增,远超轨道交通的实际承载能力,从而出现大客流现象,进而出现乘客之间空间狭小、站点人群拥挤、车辆晚点等多种不良反应。由此,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时,需要设计安全有效的路径,为乘客提供快捷、安全的乘车环境。

1 大客流内涵

大客流是在现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公众的出行意识增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指的是城市轨道交通在某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乘客数量骤然增加,并在该时间段内持续增加,使得交通的承载数量和运输数量远超建设规划的承载范围,同时在短时间内一直存在的现象。大客流的主要特点是时间与空间不固定,这一特点反映到乘客身上就表现为乘客运输效率下降、彼此之间空间较小、相互之间难免碰撞、挪动困难,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大客流量城市轨道交通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供小于求,即由于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或城市举办大型活动等导致乘客数量骤增,远超轨道交通承载能力而出现乘客滞留现象,进而使得站台内人员拥挤,进而使人流量出现短暂急增。

2 大客流背景下轨道交通的能力——以某市地铁1号线为例

2.1 输送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中民众公共出行的主要方式,有效的输送了大量的乘客。而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就是站点的实际承载才能能力,具体表现为某一路线中的运行车辆总数。而且容纳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递能力,具体变现为乘客输送的总数量。所以,城市轨道交通的输送能力是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行水平的重要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的容纳能力主要受制于车辆的回旋设备、供电设备、运行路线设备以及车辆的供求设备等。而城市轨道的传递能力则是轨道交通建设的技术水平以及运营能力的集中表现。指的是在轨道的信号装置、车辆总数以及运行方式等方面一定的前提下,轨道交通中的装置以及岗位人员总数,在大客流量背景下的某一个时间段可以疏散客户的最大数量。所以,轨道交通的传递能力主要受制于轨道内车辆人员总数以及运行车辆总数两个方面。

2.2 承载能力

某市地铁1号线在建设时严格按照GB50517-92标准,轨道交通中通道的长和宽也都是严格遵循标准的,同时建设数量也符合相关标准。楼梯与电梯用于连接处于不同高度的交通轨道、候车厅与车站进出口等区域,而且根据国家标准,在垂直方向存在视觉差别的地方设置了斜坡,以利于乘客的顺利疏散。除此之外,轨道交通中的各项重要装备也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的。城市轨道交通中站台的主要功用是为客户提供候车服务、为运行车辆提供站停服务以及为上下楼梯和电梯的乘客提供乘降服务。该市地铁1号线的站台根据轨道线路和站台的位置分布,建造成了侧式与岛式两种不同的形式。该市地铁1号线中楼梯的实际承载能力以及运行能力对站台的人员滞留情况起决定作用。楼梯的建造规划主要受制于站台中客户的总量以及规划时高与宽等几项关键尺寸,楼梯的科学规划有益于维护交通秩序,并对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

3 大客户背景下优化轨道交通的路径设计

3.1 优化人员布置

在大客户背景下优化轨道交通的人员布置,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人员分布。第一,根据之前的统计数据,对大客户流量进行科学预测,制定有效的员工排班制度,务必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做好应对高峰准备;第二,系统调整大客流阶段和日常客流量低谷时的交通资源,确保在任何时候岗位人员的服务水平都能满足需求,而且在大客流期间,岗位值班人员需要及时宝贝客流情况,便于管理人员做好应急部署;第三,为防范乘客高峰期产生的拥堵情况,对特殊的关卡提高防范度,并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第四,如果车站出现大量滞留人员时,要及时报备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时做好防范规划,进而最大限度利用所有交通资源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另一方面,岗位配置。首先,车辆工作人员随时将大客流阶段的情况上报总部,通过全方位的监控设备了解实时状况,确保车辆的顺利运行;其次,交通管理人员要切实观察乘客的情绪,并做好心情疏导工作,避免因乘客消极情绪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必要情况下可以申请援助;再次,车站工作人员要听从上级指挥,合理进行乘客疏散工作,而且要对实时了解乘客的情绪状况并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巡视,切实规避因突发状况造成的交通事故;最后,售票口演讲大客流的状况及时上报,并按照领导指挥及时中止售票,并对乘客做出道歉解释。

3.2 优化流量控制方案

鉴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大客流量产生的原因是在短时间内乘客的数量出现急剧增加,致使城市交通站点的乘客数量远远超过实际承载能力,进而造成乘客无法及时被疏散,在此情况下,务必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才可以确保城市轨道的顺利通行。在进行乘客流量优化时,需要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多级客户流量控制手段:

首先,轨道站台客户流控制。在站台的候车室、楼梯、电梯等位置,进行乘客数量控制,并依据现实状况,随时通过设置隔离栏的方式避免某一个方向客流量的超额通行。其次,收费站点的客户流量控制。在售票口和检票口设置流量控制节点,并依照现实状况随时控制大客流方向的售票数量,检票口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闸机的方向,以便及时疏散乘客。再次,免费站点的客户流量控制。在轨道交通的进站口和出站口安排控制节点,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关闭进站口和出站口,避免站点内人员超额,提高乘客疏散效率。最后, 站外客户流量控制。在车站以外通过同多种交通方式相互整合,防止轨道交通车站内的人员集聚。车站外乘客一旦大量聚集,及时上报当地交管部门, 由其帮助系统规划,站点工作人员也积极配合加快滞留乘客的疏散。

4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是作为乘客传输和汇集的重要节点,由于乘客与普通行人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出行路线复杂、整体流动性大、方向性和时间性特征凸显等,因此尤其在城市轨道大型进出口车站时,当发生重要出行路线换形、早晚上下班客流汇集及重要商业活动、文体演出时,客流的密度会明显超出日常轨道车站的供求能力,这种供需不平衡使得轨道车站的客流密度持续递增,轨道车站此时容易出现大客流现象,从而发生乘客行走空间缩小、候车厅人满为患、车辆进站等候时间增长,车辆延误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建立一套适用于大客流状况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案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客流站台轨道交通
客流增多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无线传输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控制仿真与优化
新型有机玻璃在站台门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另类的公交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