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2018-12-06柳彩云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美的音乐

文/柳彩云,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1 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作用

音乐欣赏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历史、美学、人文、地理、生理学、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从单一思维转向多维度、多元化思维的能力,并提高其审美情趣,为培养开拓性的教育人才奠定基础。随着美育教育在我国教育方针中地位的确立,高等院校中的艺术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开展音乐欣赏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使他们的感情得以抒发,情绪得以释放,促进审美想象力、审美判断能力的发展。音乐欣赏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创新思维、更强的情感表达能力及对多样性的理解能力,是促进人格完善发展的良好途径与手段。

审美能力,即人们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特殊能力。包括音色感、和声感、审美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能力等。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美术、戏剧、音乐欣赏、影视欣赏等途径进行。其中,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绪、唤起大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并培养其审美创造能力。我国大学生在音乐作品、音乐风格、体裁、器乐作品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审美能力薄弱,表现在欣赏作品单一、欣赏范围狭窄等。审美能力的获得要依赖于音乐欣赏活动。如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音乐领悟能力的培养,音乐愉悦情绪的培养,音乐想象能力的培养,音乐评价能力的培养等。

2 如何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是音乐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兴趣、感受作品的内涵、鉴赏音乐作品能力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欣赏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分为下列相互联系的几个能力阶段。

2.1 第一阶段:审美感知能力

音响符号进人听觉感知分辨系统之后,感觉就会给予音响物理性质对听觉系统的刺激,如和谐感、节奏感、平衡感、力量感、使欣赏者主体产生情绪波动。

2.2 第二阶段:审美领悟能力

审美活动中,主体用某种感性形式对客体意蕴和审美活动的整体把握和领会。包括音乐语汇、情绪风格、创作手法、结构形式的领悟能力等。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

2.3 第三阶段:审美愉悦

审美愉悦是一种精神活动,不仅是心理感受,也有生理反应。巴罗克时期的作品,给人以和谐感、秩序感;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给人以旋律明快、流畅、情绪向上的感觉;浪漫派音乐作品往往使人情绪激荡、内心涌动、如泣如诉的感觉;印象派、表现主义音乐作品给人以神秘、模糊、空灵和色彩感;现代派音乐作品往往给人以直接的撞击,情绪的振颤等。

2.4 第四阶段:审美超越能力

审美超越包括审美对象之超越、自我超越,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个体生命对永恒精神的追求。如果将音乐审美认知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的话,这一过程应该包括我们对音乐的感知觉、音乐审美中对音乐的注意、审视音乐的表象(音乐形态)、用心记忆音乐音响、认真思考音乐的性质以及表达我们对音乐的认识等等,而这一切都围绕着音乐所荷载的大量信息来进行。

3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路分析

音乐欣赏为审美能力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为感知、理解、想象、超越之间提供协作,把审美活动引向深人等。我们知道,音乐欣赏在促进大学生审美能力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高等院校如何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呢?笔者归纳总结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开设音乐欣赏课

很多大学生都渴望开设音乐欣赏课,他们认为至少每学期应有一次高雅音乐会、音乐知识讲座;希望音乐艺术家到学校表演,与大学生们交流等。高校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来满足学生的审美的需求。

3.2 充分利用社会音乐团体、音乐厅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演奏会

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需要创设良好的音响感知环境。高质量音乐本身就具有形式美、旋律美、谐和美等特点,而美的语言更是运载着人类独特的情感。美的音乐语言在审美活动中,更加烘托出美的性质。美的音乐语言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能生动地再现欣赏内容,描绘出音乐意境,可以联系起他们切身的生活经验,把他们带入向往的艺术境界。美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他们去感受音乐,获得真切的美感体验。在欣赏音乐会过程中,审美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及愉悦。

3.3 充分利用各种艺术形式

审美领悟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各种艺术形式的配合。一切艺术都有着形象性、立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渊源、共同的创作、表现和欣赏的规律。要利用经典演奏乐队的演奏、歌唱、歌剧表演、舞蹈、影视,数字媒体与乐队的结合,以生态为前提的综合性景观演出,为学生提供一种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相互结合而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与此同时,要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实践,使大学生的审美愉悦体验增加,音乐审美能力得到发展。

3.4 经常开设“音乐沙龙”

笔者认为,学校要为喜欢参与音乐活动、爱好音乐的学生提供探讨、交流、切磋的平台,这有益于培养大学生关注音乐艺术的热情、培养判断、选择作品的能力。通过长期的音乐鉴赏与表现,使学生能叙述、分析与比较不同文化的音乐。如音乐元素、音乐特质、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家的角色与音乐演奏时的典型情境,并且给学生机会以各种方式表现不同文化的音乐。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美的音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音乐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音乐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