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综合改革研究

2018-12-06宫凯郑州师范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学术性师范学校师范院校

文/宫凯,郑州师范学院

1 注重不同层次教师教育“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协调

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争议是美国师范学校转型后产生的一个问题。19世纪初,美国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是“教师是天生的,不需要专门机构的培养”。“文化上与美国一脉相承的英国,在对待教师和教师教育问题上,可谓观点是惊人的一致。1899年5月出版的《双周评论》的一篇文章代表了当时英国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普遍观点,即有教养的教师是不需要专门培训的,而初等学校的教师是不能被纳入属于中等学校教师这样一个有教养的中产阶级领域的。如果对中等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就等于降低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使之等同于初等学校的教师,而这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所以,早期的师范学校为了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凸显自己的优势,就必须突出自己难以替换的特色。因此,重视专业教育对于师范学校来说就是唯一的选择。当时,师范学校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实习几乎占所有课时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美国教师教育在“师范性”和“学术性”之间摇摆,这种“钟摆现象”至今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给美国教师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将“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混淆于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培养模式中,是难以解决争论的最主要原因。换言之,在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实施培养过程中,“师范性”和“学术性”的体现应该是不同的。在这一点上,我国三级师范体制向二级师范体制转变过程中犯同样的错误,中等师范学校在培养学前和小学教师许多好的做法,丧失殆尽。国内有学者认为“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是一个伪命题。其实这是教师教育双专业特性在不同培养阶段和层次所表现出不同的要求,是一个比例协调问题,离开具体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而笼统地争论孰轻孰重,则是一个无解的命题,在这一点上称之为“伪”是有道理的。“师范性”和“学术性”是教师教育双专业特性的一种“结构矛盾”,它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常说的那种构成对立统一的“非结构矛盾”体是有区别的。这种“结构矛盾”是组成教师教育系统之结构中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矛盾。结构中的每一部分并不是以对立的否定因素寓于每一部分之中,并向对方转化,而是相对是独立于其他部分。诸方之间无肯定与否定之分,而每一部分的内部各自都存在着自己的新与旧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它们在教师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两者之间的重要性既没有大小之分,也非固定不变,“师范性”和“学术性”孰轻孰重,谁先谁后,要依据它们在教师教育整体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变化来判断。它们的目标是共同而一致的,即确保教师教育大系统良好运行并达成既定目标,因此,作为一个完整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子系统的缺失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大系统的总功效取决于最弱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它成了大系统提高总功效的关键环节”。

2 在大学层面建立一个新型教师教育模式

大学化是为了解决教师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学术性”不强、“综合性”不高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教师教育大学化业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是毋庸置疑的。现代教师教育应该大学层面展开。然而,如果将大学化简单地理解为在大学层面将“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简单嫁接,即目前许多大学在实施的2+2、3+l、4+1、3+2模式,就能够解决学术性和师范性问题,就能够解决教师教育“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问题就错了。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嫁接效果并不没有出现当初设计时所预想的效果,对此的批评之声从最初就没有停止,近年来兴起的“为美国而教”运动,就是对教师教育这种嫁接模式的否定,对美国教师现行教育体制的一种解构。

完全开放的教师教育模式弊端前文已有阐述,笔者认为比较适合的教师教育应该建立开放与封闭统一结合的模式。开放是外围型的,封闭是内核型的;外围型具有非定向的选择性,内核型具有定向的限制性;外围型重点培养高中教师、师范院校教师,以及各种职业类院校的师资;内核型重点培养学前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师资,以及特殊教育师资。这样开放与封闭、定向与非定向相结合的统和型教师教育模式比较符合当前中国的现实需要,也消解关于教师教育体制的无休止的争论。这些争论往往将不同类别和层面的问题纠结在一起,各执一词,听上去都有道理,实施起来却无处下手。更具教师工作对象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对不同层级的师资用不同的模式培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也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在教师教育领域师范院校还维持着综合性大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至少在一段时期内,大多师范院校实行适当转型,采取师范性与非师范性并举的策略,应该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否则,轻易放弃自己的传统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师培养方面的特色和优势,不仅不利于我国教师教育的稳定发展,而且也无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以上美国教师教育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整体重学术而轻专业的倾向,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教师教育培养质量问题,足以表明,美国转型经验不可盲目仿效,它未必符合我国教师教育现实。

3 结束语

在当下中国教师教育领域,一定形式的独立设置,一定程度的封闭管理,一定范围的定向培养应该成为师资培养的三大特征。师范院校要避免一味模仿普通本科院校,以免失去自己的特色。师范院校在大学化的同时,要注意保持自身的师范特色。国家在大学层面建立一个独立设置与综合培养、封闭管理与多元开放相结合的新型教师教育模式。

猜你喜欢

学术性师范学校师范院校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王莹作品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高申作品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高申作品
衡士玉美术作品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育儿必读的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