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2018-12-06曹艺千长江重庆航道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新商务周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部门

文/曹艺千,长江重庆航道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1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分析

1.1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涵

国有资产是能够为国家带来经济流入的资源,是国有财产的主要体现形式。在理论研究中,将国有资产的含义分为广义与狭义的,广义上讲,它等同于国家的财产,正如《国有资产法(草案)》中对国有资产的定义,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形成的资产及其收益,主要包括接受馈赠、拨款等;而狭义的国有资产主要是指具有经营性质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并包括在内。因此,本文研究的国有资产主要是基于广义国有资产而言的。

1.2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特点分析

第一,资产管理当中融合了预算管理、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等众多因素;第二,与企业制度逐渐开始趋同,使用权与所有权开始分离管理。第三,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其中具有使用权的主体是事业单位,而拥有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不以盈利为最终目标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而非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有自身的经营活动。

2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际上沿用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它并没有和企业一样在市场中经过“优胜劣汰”机制的筛选,因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直是事业单位最难解决的问题。同时,这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控制与管理权限分散,国有资产资源被严重浪费或者闲置。其次,基于以上分析的三个特征,实际上可以衍生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三个难点:一是使用权和所有权的问题,目前主要由机关事务管理局、国资监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国有资产行使监管权力,但是权限交叉造成了监管不明晰;二是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单位内部国有资产闲置不能对外出租等,难以规避闲置资产的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三是国有资产增量与存量的问题,增量要基于实际需求和存量的核实调查,不能单方面靠事业单位的预算实现,存量的核实要基于地区、部门差异化,也许没有必要实行定额管理。基于以上两大方面、四小方面的梳理,目前事业单位急需进行一次国有资产管理变革大讨论。

3 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策略

3.1 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主要是沿用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模式,但是在复杂环境下,这种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目前在国内个别地方已经开始了管理模式创新,例如深圳和南宁,它们均采用了授权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延伸了“两权分离”的原则,将国有资产管理权利委托给财政局等机关专项管理部门或者是外部企业,例如南宁市专门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以企业的形态管理资产。这可能只是全国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有益探索,它们的管理模式创新为我们全国事业单位模式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但二者的优势与劣势不尽相同,深圳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对“两权分离”的重新探索,实行委托与分级授权的方式,以产权管理为核心,按公共财政框架与理论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而南宁则有所不同,它主要是将经营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运用到了非经营性事业单位管理方面,以市场的方式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优胜劣汰”。

3.2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资产管理制度是资产管理的保障,要想将价值管理、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更好的融入资产管理当中,就必须进行制度统一和制度完善,搭建制度体系框架。

第一,资产登记制度,强化对国有资产的核实,一是无论是否纳入预算管理系统中的国有资产均要进行登记与申报,办理登记手续,从法律上确保国有资产占有和使用的合法性;二是要对登记程序和登记结果进行核查,可以定期核查国有资产的存量,在存量基础上确定增量。第二,资产使用制度。对资产进行核查与调处,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证相符,对闲置资产通过各相关部门协调进行部门间调处,甚至可以放到市场上调处,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这样可以更好的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提升内部正在使用资产的效率,防止资产的不当使用或者是资产无故流失,引入经济审计,发现资产无故流失或者故意损坏资产情况,要进行经济惩罚。第三,资产的调处制度,关于报废资产或者闲置资产的处置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一致同意,财政部对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具有明确的规定审批标准。如果调处过程中出现了部门间的资产权利纠纷,则必须要按照资产管理局出台的相关规定执行。第四,资产的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以上所有制度的执行结果均需要形成报告向相关部门提交,同样对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引入经济审计进行监督,报告格式要按照资产管理局的相关规定。

3.3 建立资产信息共享机制

在互联网环境下,各行各业均开始进行办公网络化改革,尤其是在分享经济逐渐成为当下网络经济的主流时。部门间资产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能简单的依赖于人工报告,而要逐渐转换为互联网信息的共享。共享可以分为部门间共享和部门内共享,部门间共享可以加强各部门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更好的应对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部门内共享可以充分利用资产占用和使用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获取,以便于利用信息快速决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作为政府实现服务社会的主要部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更是保障单位实现服务职能地物质基础。在现阶段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我们必须侧重对事业单位也进行供给侧改革,单位内部部分模块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的自由化管理和自由化竞争获得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模式创新和制度完善只能获得管理质量的提高,而管理速度的提升还需要依靠于当下网络化进程,因此,信息分享机制构建也是提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策略之一。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部门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途径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