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书法教育中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2018-12-06

活力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书法课写字书写

(鸡西市师范附小,鸡西 158100)

一、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新课程实施以后,书法课作为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它同语文、数学、音乐和美术等课程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安排进了中小学生课表。然而,书法课作为一门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在教学经验上却最为年轻。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数千来一直受世界的瞩目,研究它和学习它的专家学者以及爱好者遍布海内外。但是对于书法教学,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教学启蒙,却缺少统一的管理以及课程设置。以黑龙江地区为例,书法课虽然列入中小学课程,但是在教材规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缺少统一的规划和要求,这也就形成了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教学成果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

书法课作为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应如何实施,怎样将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如何将书法教学与日常的语文教学有效的合一,和谐而不突兀,如何开发和利用校本教材使其真正发挥翰墨育人的效果等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

二、小学书法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这样一个概念:教学方法即在教学活动中施教者和学生为了实现本学科的共同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在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总称,而非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下面我就以我所在的学校鸡西市师范附小为例,简述我校在小学书法教育教学方法上的一些做法。

自2009年开始,师范附小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针,以传承书法文化,打造墨香校园为目标,以建构书法课程体系为载体,以“让每个学生写一手好字”为突破口,确立了“以书载道 以墨育人”的特色育人理念,开始了书法教学方法的探索。在历经八年的实践中,我们最终总结出“基础实操(语文写字课)——能力提升(专业书法课)——深化内涵(书法欣赏课)”的书法教学模式。即书法教学绝对不能脱离语文教学,要将书法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对待语文写字课、书法课和书法欣赏课等不同课程,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1.语文写字课——打好书法功底

语文教学有五大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新课标在写字教学上有具体的课时、教材、教法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我们以课标为出发点,根据校情、学情,将语文写字课与书法课深度的融合,对学生及老师提出综合性要求,即写字姿势要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语文课中要在老师指导下随堂练,天天练;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

在语文写字课的教学中,我们实施“八正四环节”教学法,关注书写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关注技能训练与心性培养的融合,回归传统教学方法。第一环节:正身-正字。正身:写字从正身开始,写前整理桌面(左书、右本、前文具),端正坐姿(头正、身直、肩平、臂张、足稳),调整座椅,身体到位,注意执笔。正字:讲清笔顺、字源、字理。第二环节:正心-正察。正心:清.杨寅《大瓢偶笔记笔法》中说道:“学书必先清心,将欲临池,先扫心地,使之一念不杂,静如止水。”所以,习字要“打扫心地”,静心!然后深呼吸,做到深、长、匀、缓。正察:读帖,观察范字。“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第三环节:正意-正临。正意:意在笔先,笔到意到,笔断意连。看准了下笔,笔写到哪,心跟到哪,笔画连贯呼应。正临:描一描,临一临。要写不要画,不要涂改,写准笔画位置,控制速度,宜慢不宜快,尝试“屏息描临”。第四环节:正念-正校。正念:心存正念,掌握评价标准。正校:评价校正(对比、调整、圈点、评分等)。

“八正四环节”的教学方法,每一环节都不可省略,这种教学方法在执行之初,会觉得比较麻烦,甚至会有老师和学生有些抵触,但随着“八正四环节”教学方法的不断推行,它的优势逐渐显现,学生的写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并且伴随而来的是学生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性格养成等方面的显著变化。

2.书法课——提升书写水平

书法是“养正”的教育,修身是书法教育的本意,《易经》中讲到:“蒙以养正,圣功也。”所以,我们的书法课教学就以养正、居敬为宗旨。帮助学生学会“敬”字功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内做功夫,随事专一,谨畏不敢逸,培养专注力;在外做功夫:仪容整齐,举止端庄。

在教学方法上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从读帖、描红、仿影、临摹到独立书写,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逐步掌握书写技法。其中,掌握临摹方法最重要,强调书法研习要养成读帖的习惯,形成“意在笔先”意识,力求准确。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执笔及书写姿势、书写用具的使用和保持书写环境的整洁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注重在书写过程中精神气质的培养。

3.书法欣赏课——深化书法内涵

书法作品具有悦目的形美、感人的意美,是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教学适当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会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书法欣赏课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学习书法的内动力。我们在看书法作品时,一般是从它的线条、墨色、节奏、韵律和它所表达出来的生命感去感受真正的艺术之美。所以在学习欣赏书法作品时,要具体到一幅作品的用笔、章法布局、结构等方面,引导学生从中感受情感意蕴,获得特定的审美感受。将书法美学融入自己的习字过程之中,使得习字的过程成为创造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过程。

三、对小学阶段书法教学的反思与设想

小学阶段是识字、写字的基础阶段,多数人的书写水平在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时就基本接近成人水平。因此,这是一个人学习书法的黄金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书法兴趣的最佳时期。关于这个阶段的书法教育笔者认为应以打好书写基础、培养书写兴趣、激发学生对书法文化的热爱为主要目标,并采取相应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方能达到预期效果。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心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何使教学方法灵活、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位教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21世纪,信息技术以划时代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而它对于书法文化的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推动而不应该是冲击。将书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借助信息化发展的这列快车使书法文化更快更广更全面的传播与发扬应该是未来书法教学的最佳模式。□

猜你喜欢

书法课写字书写
我学写字
学写字
书写要点(十)
学写字
养成书写好习惯
书法课
写字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低年段书法课激趣法宝之甲骨文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