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美德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体现

2018-12-06

活力 2018年11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传统节日爱国主义

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且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传统美德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除了在传统的思想品德等课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外,在其他课程中也可以有这方面的渗透。下面就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上课前准备中渗透传统美德

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曾说:“中国要想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于旧时的中国人,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最必须的条件就是公德。”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一切都要从备课和课前准备开始。因此课前的准备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式多样,过程复杂,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准备相关道具、提前做好调查等。这一过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性的开始,课前准备活动做好了,这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1.要科学地确定活动内容。我们在确定活动内容时应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指导原则,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在上《五月初五话端午》主题活动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时,通过上网或向周围的亲人、朋友调查我国这一传统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这个传统节日的由来等,通过课前的准备过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大海”中去。

2.要精心设计好活动过程。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引知、激情、促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上《传统节日我知道》时,我设计全班同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小组,分别整理本小组所在季节范围内的传统节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并在四个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看看哪个小组搜集、整理、加工的材料更多、更好。这样的活动过程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应是予学生以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一定要明确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关注传统美德教育在每一学科的渗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广泛、自觉、热情地融于传统美德教育,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发扬光大

二、课堂上透过教学行为直接渗透传统美德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应是予学生以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一定要明确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关注传统美德教育在每一学科的渗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广泛、自觉、热情地融于传统美德教育,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发扬光大。

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授课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不管是语言、动作、表情还是授课环节、问题设计都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在《传统节日我知道》的授课过程中,我在每小组的交流介绍完了之后,都要问学生一句 “你们还知道哪些在这些季节里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呢?”,以及在给学生介绍相关知识时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和抑扬顿挫的语感,通过这样一些问题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去探讨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再如,关于资源调查,能源节约实践,环境保护行动等课时中,可围绕“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我国在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国情加以引导,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问题的设计等每时每课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在活动的主题之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三、授课后总结反思中渗透传统美德

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总结反思深刻了,才能反映到学生的行动中,达到“促行”的目的。在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结束后,我问同学们学完这一课后有何感想,同学回答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对现实生活中风行的绝大部分西方节日不知其所以然,可见它们不符合我国国情和传统文化习惯,今后要更加重视传统节日,不能一味从众,胡乱崇尚外来文化。再如在能源节约实践和环境保护行动的课后反思中,同学们都深刻体会到国家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的现状,并承诺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坚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从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少用一次性用品,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而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教无定法,生活中处处都是课堂,只要我们教师心中有祖国,爱祖国,就一定有办法在生活中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我们中华民族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传统美德教育是当好前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也是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不断强化和落实的,需要我们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传统节日爱国主义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助人为乐的小牛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做人美德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百善孝为先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