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人格魅力 做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者

2018-12-06

活力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者人格主体

(双鸭山市双语中学,双鸭山 155100)

长期以来,我们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给予的重视不可谓不足,投入的力量不可谓不多,但收效却差强人意。其缘由颇为复杂,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不够,便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认真探讨教育者人格魅力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于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者人格魅力的释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泛指一切直接或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既包括政治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老师,又包括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党政官员、文化工作者等,还包括家庭教育活动的承担者—学生家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培育人格魅力,就是教育者自身所具有的稳定的,通过自己的言行在青少年面前所展示出来的,具有榜样效应的,高尚的或良好的道德品质。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忠贞不贰的政治信念。具有培育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应该忠实信仰自己所施教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忠贞不贰的政治信念,才能忠诚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才能焕发出表里如一的政治人格魅力。

2.言行一致的道德责任。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确立正确的、稳定的职业荣誉、职业良心和职业理想,遵循职业规范和准则。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遵守社会公共生活规则,做到礼貌谦逊、诚实守信。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爱情婚姻家庭道德,以情操、志趣和理想的一致与和谐作为选择的最重要标准。

3.满腔热忱的教育情感。教育情感,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和自己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一种真实的、稳定的眷恋、关怀和热爱。这种情感不是低层次的感受性情感、知悟性情感,而是高层次的思维性情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经过系统地理论学习和长期的实践锻炼,以及个人长期的道德修养所培养出来的情感性。

4.自省自尊的尊严意识。在充分认识了自己的人身权利、主体价值和社会作用的基础上,确立起自尊心和自豪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 。有了这种自尊心和自豪感,思想政治教育者才能以自己的工作为荣,热爱自己的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功能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先进性为被教育者提供了学习的范式。处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对于未来充满着憧憬,具有较强的学习模仿情结,此时,给青少年的人生道路以正确的引导就极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了忠贞不贰的政治信念、言凿行践的道德责任、满腔热忱的德育情感、自省自尊的尊严意识,就会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对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现实性增强了政治理论的可信度。先进的政治理论必须人格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了人格魅力,也就成为先进政治理论的现实人格承担者,这样就能增强政治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从而增强它的被接受度。

3.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形象性弥补了政治理论的抽象性。政治理论作为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具有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其言行是政治思想理论的展示和实践,无疑是青少年身边的直接的、活生生的实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的人格魅力,青少年可以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抽象的政治思想理论的实质和精髓,从而为他们接受和实践这一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4.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情感性加速了被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教育者人格魅力的情感性具有促进教育对象接受传导者所传导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作用。教育者的教育情感包含着教育者为教育对象好的动机,以及对德育对象的深深关怀。教育者情感中这种对教育对象的关怀,会深深打动德育对象的心,使之较快接受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三、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培育

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仅从主体的角度,即从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努力的角度,提出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魅力的初步思路。

1.学习理论,完善人格内涵。提高人格修养、增强人格魅力要明理,即通过学习理论、明白事理,完善自己的人格内涵。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作为理性思考的结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包含着忠贞不贰的政治信念、言行一致的道德责任和满腔热情的教育情感等具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这些素养,就必须以学习理论作为前提。

2.努力实践,提升人格境界。提高人格修养、增强人格魅力要笃行,即通过努力实践,去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化自己的思想政治观念、意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培育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磨炼自己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和行为,巩固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通过与被教育者的互动,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3.相互制约,营造人格氛围。提高人格修养、增强人格魅力,除了要通过主体自身的努力之外,还要利用环境因素的主体间的相互制约的作用。人们无一例外地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社会群体中朝夕相处的人们的道德境界及道德活动,会形成一种社会环境,使处在这一环境中的人更容易接受或形成某种道德观念和人格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学习,会对他们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增强人格魅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主体间的相互制约,也包括主体间的相互监督。由于自身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自我人格修养培养的道路上,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或偏差,这就需要主体间的相互监督加以制约。主体间的相互监督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言行,减少失误和偏差,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人格修养,增强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

教育者人格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品读
论碳审计主体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何谓“主体间性”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