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帮扶 多渠道解困
——友谊农场党委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工作纪实

2018-12-06朱凤彦

活力 2018年11期
关键词:管理区木耳友谊

何 辉 朱凤彦

2017年,友谊农场全方位帮扶,多渠道解困,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111户贫困户100%实现脱贫。其中,依托产业实现脱贫31户,依托就业实现脱贫16户,依托政策兜底脱贫64户。

建立三项帮扶制度,实行“高效式”帮扶

有好的政策,还要有好的机制。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以及必要的激励机制是扶贫工作产生实效的根本保证。

建立“一把手”帮扶责任制。农场定期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把当年的扶贫目标层层分解到基层,层层签订 “扶贫”工作责任状。 坚持扶贫工作分级负责的原则,哪一级抓不到位,就追究哪一级的责任。扶贫结果与各级领导干部个人评选先优模和年终目标考核紧密挂钩。先后开展专项督查6次,随机抽查单位13个、贫困户93户次。

建立“追责”帮扶责任制。按照管理局扶贫推进工作精神要求,由农场书记、场长带头,农场、管理区、作业站三级干部、党员群众、种粮大户等370人组成责任人队伍,与195户帮扶对象对接,帮扶措施落实到户,任务分解到季到月。贫困户不脱贫,追责帮扶责任人 。三级帮扶干部全年走访帮扶次数达到1.6万人次,送米面油等财物20余万元。

建立扶贫工作民主监督责任制。农场81个作业站全部建立了民主监督委员会,农场授予民主监督委员会对扶贫工作全程监督的职权,从贫困户的产生,扶贫政策的落实,到扶贫结果的界定,全部在群众监督下进行,实现了贫困户标准公开,扶贫优惠政策公开,帮扶措施和结果公开。并按上级要求建立“户,站,区,场”四级档案500多册,对整个帮扶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实施三项帮扶措施,实行“全方位”帮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扶贫工作中友谊农场注重协调帮助职工发展生产和维持正常生活的关系,通过创收、帮困、助学,力求全方位帮扶 。

依托产业创收。农场利用1.7万栋大棚资源进行招商,吸引有技术、有资金的外地种植户来投资,解决想富没项目的问题。一是通过招商,引进伊春林场有多年木耳种植经验技术人才和哈工大有销售渠道的管理人才,成立“金地源”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41户贫困户入社。贫困户在合作社里生产实现 “五统一”,即:统一购买菌种,统一生产流程,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注册销售。贫困户的生产资金由帮扶干部垫付。2017年,农场引导41户贫困户种植棚栽木耳20万棒,年创收15万元。通过招商还引进了红芸豆种植项目,引导13户贫困户在水稻育秧基地种植红花芸豆234栋,共创收2.3万元,13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多方帮扶助困。农场调动一切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实现临时救助日常化、节日救助制度化、医疗救助常态化。全年,救助突发灾难的困难职工家庭104户,救助金额达20万元。“两节”期间,筹集资金9.75万元,为195户困难职工家庭送去了温暖。全面落实垦区贫困人口健康医疗服务保障政策,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共为贫困职工节省医药费13.5万元。号召党员干部为结对的困难职工上意外和安康保险,共为贫困户投保766份,投保金额11.3万元,有24人保险受益,受益金额26万元 。

建立基金助学。教育扶贫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农场力求让每一个贫寒学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2017年累计拨付助学金23.4万元,共救助低收入家庭236个。其中,贫困家庭23个。第九管理区第三作业站贫困户柳长梅2002年丈夫因车祸去世,她自己也在一次打工时双臂骨折,丧失了劳动能力。农场不仅资助她的儿子孙向达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现在还在资助他完成大学5年的学业。助学基金的设立,为贫困家庭的子女就学铺就了一条光明之路。

注重三个结合,实行“多元化”帮扶

众人拾柴火焰高。农场积极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各具特色的扶贫助困活动,实现扶贫工作多元化。

扶贫工作与开展党员传帮带活动相结合。为了调动社会各界的?帮扶力量,友谊农场共建立党员“学、帮、带”服务区183个。在贫困户有需要时,第一时间进行多帮一式帮扶。2017年春天,九区大棚园区在一天之内运来十万棒的木耳菌棒,其中有6万棒是为贫困职工购买的,当时棚内的沙子还没有铺完,雇工已来不及,于是全管理区的11个由党员干部组成的110帮扶队伍全部出动,经过2天的奋战全部完工。 据统计,2017年,广大党员干部为职工贷款100多万元,帮助购化肥、种子和农药等生产资料600多吨,帮助职工解决看病住院12人次,解决工资、福利和政策待遇问题15件 ,捐款5.8万元 。

扶贫工作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相结合。友谊农场有分局级以上劳动模范300多人,年家庭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种养大户500多户。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农场将创业创新活动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管局劳模第九管理区主任沈峰同志时刻把扶贫工作放在心上,2016年春,他亲自到汤原木耳基地考察,建立了金地源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一条“合作社+基地+党员干部+贫困户”帮扶模式,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购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由党员干部为所帮扶贫困户垫资入股的帮扶模式。贫困户刘江单身,肢体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两年来,沈峰出资16000元为刘江种植木耳8000棒,共收入12000元。两年来,共扶持46名贫困户摆脱了贫困。

扶贫工作与手拉手献爱心活动相结合 。农场在职工脱贫过程中,通过各类服务平台,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从资金、技术、生产、销售及生活中为困难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第九管理区打造“柳林先锋”、第十管理区“我+你”,园区管委会“我帮你”等服务品牌,创新开展服务,全年为困难职工化解生产、生活困难2100多人次,为职工脱困增添了信心,将党的温暖送到了万户千家 。 通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友谊农场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8年,农场将进一步扩大视野,丰富内容,创新模式,深化帮扶,扶上马送一程,巩固帮扶成果,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管理区木耳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推进全域发展 建设美好西湖——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纪实
美好的友谊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一)
友谊之路
国内石油企业技术管理新机制运行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运用生产管理信息化工程实现基础管理工作根本性改变
巧洗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