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装甲车辆环境适应性

2018-12-06孟亮辛永明

大众汽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装甲车辆环境影响适应性

孟亮 辛永明

66058部队勤务保障营 天津 301700

引言

在现代化的战场环境中,拥有多种复杂多变的因素,所以对装备的环境适应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装甲车辆被称之为陆战之王,按照陆军全局作战使用要求,需要在湿热多沼泽泥泞环境、寒温带地理气象环境等各种恶劣环境中使用,因此面临严峻环境适应性挑战。因此,还应对如何提高装甲车辆环境适应性的问题进行探讨,继而使装甲车辆能够满足未来作战要求。

1 装甲车辆的环境影响分析

分析装甲车辆受到的环境影响,需要对装备在封存、运输、机动、作战等使用过程中的所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诱发环境。其中,自然环境按照气候特征完成区域划分,需要重点分析地面力学环境,确定综合环境效应。而装甲车辆需要完成两栖作战和全域机动,需要在高温高湿沼泽泥泞环境中使用,同时也需要能在冬季气温达到-50℃的寒冷环境中使用,并且在干热风沙大的地区使用,因此同时也受生物环境、气象环境、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需要满足克服水障、适应严酷气候条件因素等要求[1]。诱发环境主要为装备将遇到的电磁环境,需要对环境中的电磁干扰、振动冲击等进行对抗。因此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在环境适应性设计中需要以减缓装备影响为目的,选取适合车辆使用的材料、结构和工艺等,确保装备设计满足耐干热、水上安全性、克服越野障碍等设计准则要求[2]。此外,还要对装备零部件、分系统和整体的环境适应性影响展开分析,通过检验确定产品能否满足要求,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品出现安装失效、工艺不适应或功能失效等问题。

2 提高装甲车辆环境适应性的策略

2.1 改进车辆结构及制作工艺

结合装甲车辆环境影响分析内容可知,在装备环境适应性设计中可以通过结构和工艺的改进提高装备抗环境作用能力。在实践工作中,还要加强装备零部件、分系统和整体抗环境作用能力分析,在材料选择上需要保障零部件性能可以满足要求。考虑到装甲车辆需要克服各种越野障碍,还要提升材料防御效能,因此通常需要选择准高硬度钢和高硬度钢作为零部件材料,如T72系列出口型-270BHN、M1系列120钢350BHN等。针对关键敏感零部件,更要加强材料控制。在车辆结构设计和工艺改进上,则要加强先进技术的引入,以便使车辆结构环境适应性得到提升。例如,针对装甲车辆的冷却系统,考虑到在高原环境下冷却系统会出现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以至于发动机热负荷过高。针对这一问题,还要引入冷却系统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系统结构改进,使系统散热能力得到提高。目前在工艺改进方面,装甲车辆可以采用的技术有较多,包含高原热平衡技术、高原燃烧优化技术、富氧燃烧技术和高原增压技术等等,能够从本质上促使车辆环境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2.2 增加车辆保护辅助装置

环境适应性试验主要针对典型环境,所以即便经过试验依然无法完全保证装甲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为战场环境复杂多变,比如在装甲车辆空投着陆的过程中就可能因内部零部件遭受过大冲击出现问题。在装甲车辆零部件、分系统等发生性能变化的情况下,车辆就可能出现作战效能下降或功能丧失的问题,导致整车效益受到影响。因此为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还要增加车辆保护辅助装置,确保装备在任何环境中能够始终保持良好动力性能。例如,通过在车辆发动机结构中增加散热系统,能够使装备在高温环境中获得更强抗环境作用能力,促使装备发动机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在实践工作中,还要结合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获得的各种数据信息展开综合分析,确定振动、冲击、盐雾等因素带来的长期缓慢积累性破坏,同时加强对重要零部件经过长期使用后刚度、强度、疲劳特性改变情况分析,以便采取有效辅助装置保证装备正常运行[3]。例如针对轮式装甲车辆悬挂系统穿轴造成的精加工面磨损问题,就可以增加辅助引销减少装备零部件磨损,提高装备装配效率。

2.3 加强车辆使用过程保障

装甲车辆在使用的过程中,除了受自然环境影响,也会受人为创造的诱发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还要加强车辆使用过程保障,确保车辆能够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在实践工作中,还要结合装备保障要求和实践经验分析车辆可能面对的诱发环境,通过及时完成装备功能检测和评价进行装备检修和维护,确保装备损伤零部件得到及时更换,继而使装备始终保持较好的抗环境作用能力。例如,针对装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电磁干扰,可以通过及时采取电磁屏蔽和防护措施促使装备电磁环境适应性得到提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加强装甲车辆使用管理,通过及时提供有效保障措施加强装备管理。

3 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装甲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各种力学和气象环境后,可能出现功能失效、密封失效、安装失效等问题。因此想要提高车辆环境适应性,还要对车辆结构及制作工艺进行改进,从源头上减少失效问题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则要增加车辆保护辅助装置和加强车辆使用过程保障,减少车辆受到的环境影响,继而使装甲车辆的抗环境作用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装甲车辆环境影响适应性
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44个矮牵牛品种在北京不同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天然气管道掺混输送氢气适应性研究进展
《坦克装甲车辆》杂志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基于SIMPACK装甲车辆铁路冲击仿真研究
电传动关键技术与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