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医务科职能、提高医疗内涵质量建设的几点意见

2018-12-05赵凤玥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医疗质量

赵凤玥

摘要 医院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结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严抓医疗规范化和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学习、创新思维、转变观念,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通过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来指导和规范日常工作,提升医务科职能建设、加强职能优化,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关键词 医务科职能;医疗内涵;医疗流程;医疗质量

医务科职能

根据医院工作计划,结合医疗、医技工作实际,定期拟定医院相关医疗业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修订医疗工作制度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落实,组织对规章制度的督察。

在医疗质量管理专委会的领导下,紧跟医院发展目标,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协助拟定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构架和工作流程;根据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自身医疗工作的管理需要,建立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案,包括质量管理目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和信息反馈等;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精细化制定各科医疗质量考核指标及目标值,定期(每月/季/年)进行质量考核、反馈,并基于考核结果和临床创新为导向的评价,不断优化考核指标的重要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

开展医务人员的专职培训工作,组织全院性学术活动。对相关人员进行医疗质量核心内容的培训及业务考核,提高各级医师、技师、药师技术水平。

处理日常医疗业务行政事务,负责各种指令性医疗工作的整体协调,并做好面对应急工作的准备。

进行科研计划制定,严格审核并实施,进行科研鉴定和详细上报。

对全院医疗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与临床科室沟通,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管理文件并具体落实;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风险防范培训;医疗纠纷个案接待及调查处理;医疗纠纷整改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加强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协助各有关科室制订学科发展方向、指导引进与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医务科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首先需要成立医疗质量委员会,让相关人员全部加入;其次要完善质量管理小组体系,确立以科主任为核心,进行医疗质量岗位责任制管理[1]。与医院感染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设备管理委员会等,共同推动医疗质量发展。

学习理论指导质量实践:一般认为,医疗质量管理主要可以分为3个时期,其中传统质量管理可以算是质量管理最初始阶段,而它又可以分为萌芽阶段、经验管理阶段以及统计质量管理阶段3个步骤。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生该种管理方法属于事后深入。全面质量管理最先在国外被提出,随后各国专家学者对其进行全面研究。主要是由事后检查为核心主体,并向另一方向慢慢过渡,以“预防为主和检查为辅”开展质量管理。

建立合理规章制度:质量管理需要以科学制度为基础,严格而全面地执行。而且在制度和章程面前,确保人人平等,让医疗服务质量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例。

完善网络反馈系统:在信息中心支撑下,建立健全和优化医疗质量监控的信息化,包括实时的环节质量监控和终末质量数据及时获取和分析,对信息反馈的多种因素做出相应规定,采用定期上报的方式,将医疗质量情况进行通报,确保医疗卫生质量不出现重大下滑[3]。

加强医疗质量监督:负责围手术期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完善和修订围手术期各项管理制度,并定期督查各手术室和科室执行情况;加强手术分级和手术医师资格准人管理;加强危急值管理与监控;加强其他重点环节、部门和人群的环节质量监控,如急诊手术室及住院时间>30d患者的管理与监控等;安排科室质控员参与质控工作,每月定时召开质控员会议,督查各科室医疗规章制度、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各级人员工作职责的执行情况,采用质量管理工具对督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反馈,为决策层提供管理依据和促进各项工作的改进,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提高综合素质:医务人员要掌握医疗法律法规、熟知文明礼仪、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才能使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实际使用中取得成效和从中收获

强化医务科工作的具体操作:①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服务于临床的人性化服务;加强精细化管理,通过细节进行提升,提升满意程度。②根据国家最新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组织修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并以多种形式进行各级各类人员培训、并监督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③深入临床一线,熟悉各项医疗工作流程,督查各科室医疗规章制度、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各级人员工作职责的执行情况,采用质量管理工具对督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反馈,为决策层提供管理依据和促进各项工作的改进,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④医院实施规范化培训,将医疗护理技术操作纳入年度、季度培训内容,进行科学合理规范化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医疗质量核心内容的培训,同时着力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⑤加强全院病历内涵质量的监管。创新病历质量管理模式,优化病历质量监控流程:设置科室质量管理兼职质控员岗位,优化岗位职能。成立病历质量专家组,切实提高全院病历质量水平;开展医院优秀病历、操作竞赛,对优胜者给予表扬和绩效奖励,起到优秀示范和引领作用。⑥组织全院死亡病例讨论,以组织特殊死亡病例讨论为切入点,寻找医疗工作流程和环节中的关键问题,促进管理工作的改进,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⑦创新是发展的重要理念,重视创新机制,鼓励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提升医疗质量[4]。⑧通过标准作业指导书(SOP)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SOP是将某一件事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通过SOP,把相关工作一次性做对,防止质量事故和投诉,规范每一个作业动作标准,也便于工作考核。

我院實施强化医务科管理后的效果:在以上措施实施之后,我院出现一番新面貌。①全院医疗质量显著提升。②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整体意识增强。③医患关系往和谐方向发展。④医院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强化医务科具体工作实施后从中收获:(1)医疗质量内涵丰富,需要加强培训、持续优化。(2)年初拟定管理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工作计划,减少工作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在可控范围内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3)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医务科进行协商解决,保证各质量环节的运行和密切配合。(4)在医疗管理当中,需要有详细计划作为支撑要稳抓以下4个要点:①上下控制:做好逐级控制,最好做到分级管制,加强质量管理,而且要充分发挥出质量控制优势,并南科内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定。②网络控制:从多方面收集信息,内容做到统一规划,可以利用网络进行随机控制。③关键点控制:做好定期检查,对检查结果做好详细记录,作为最后评定依据。④前馈控制:做好事前和事后控制,目前这也是最受关注的一项控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5)逐步推进SOP进程,逐步完善标准化作业。

参考文献

[1]刘华医疗纠纷的信息化之路-专访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刘宇[J].中国数字医学,2014,9(6):118-119

[2]刘志学.豪饮沧桑,为医学拓开多彩的路径-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务处主任兼肾内科主任李建民教授[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4):1-3

[3]周丽春,梁晓丽.刍议医务处干部素质培养[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2):192-193

[4]韩丽华,王卫围,刘涛,等.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J]中国医院,2005,5(4):74-75.

猜你喜欢

医疗质量
精细化管理与提高医疗质量相关性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实行绩效考核,奖金一级分配确保医院提质降耗良性发展
浅议医疗质量卫生监督
临床路径对大面积脑梗死神经功能康复及费用控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