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比较

2018-12-05周丹妮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4期

周丹妮

摘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方法:收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率更高,生理数据指标更加正常(P<0.05)。结论:舒适度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更好。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模式;骨科手术体位

手术是一种侵人式的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调整患者的体位,以便于手术操作,结合患者的手术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患者的姿势。配合体垫,保证患者的手术舒适度。骨科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患者长时间躺在手术台上,会出现身体不适感,也会出现血压异常、心跳加快、交感神经兴奋等症状[1]。本文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模式对骨科手术患者之间的应用差异性。对手术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模式,分析患者的病症表现,对手术细节进行掌控。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接受骨科手术患者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22-70岁,平均(45.1±9.6)岁;手术类型,股骨头置换术28例,骨折手术50例,髋关节置换术2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手术患者均知悉我院的本次医疗调研活动,并签署病患知情同意书。为了保证试验数据的客观性,排除高血压、心脏病、精神障碍的患者。分析两组变化数据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包括对患者的体位护理、调整患者的体位,保证手术操作的顺畅度。在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手术操作流程、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状况,患者术前禁食禁饮。②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手术护理工作。舒适护理模式,包括术前麻醉和患者的手術体位调整,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告知患者需要裸露的身体位置。消除患者的手术不适应性、手术压力。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耐心交谈,提升患者的手术依从性。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尽量减少患者手术期间的身体裸露,维护患者的隐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升患者的手术适应性。生理舒适护理中,护理人员完成患者手术体位的摆放。移动患者时,需要注意动作的同步性,保证以轻盈的方式,完成对患者的手术护理[2]。合理调整摆放患者体位,动作一致。以轻盈的手法,移动患者,注意对患者的保暖。舒缓压力,舒缓患者手术期间的压力,垫柔软的体位垫,完成对患者的局部保护。调整约束带的松紧度,避免患者的血管、神经受到压迫。手术时对患者进行按摩,保证患者手术期间的血液流通更加顺畅。体位护理,根据手术类型,调整患者的体位,让患者保持平卧位,以患者的臀部为支撑点,调节患者的躯干角度。将角度控制为300保证患者的身体压力均匀分散,避免患者治疗期间产生压疮。在患者的头部垫软枕,帮助患者放松颈部的肌肉,让患者双手抱头,肘部放松。侧卧位,由医护人员完成对患者的体位摆放,让患者保持侧卧位,患者肩峰前侧、骼前上棘、股骨上端等与体位垫或支架直接接触的部位均垫海绵垫,胸腹部位应保持中空,以保持呼吸畅通。俯卧位,应用轴线翻身法调整患者体位,先将患者调整成侧卧位,再将患者由侧卧位调整成俯卧位。患者在头部垫头圈,缓解头部和眼部压力,调整患者体位,避免患者的呼吸受到压迫。选择体位时,需要注意患者的性别,选择合适的手术姿势,对患者的私密位置进行保护。

观察指标:监测两组患者手术状态,观察患者手术期间对身体指标。监测患者手术期间生体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变化。了解骨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姿势。舒适护理摆放体位后分析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变化。调查两组患者对手术舒适度(包括舒适、基本舒适以及不舒适),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患者对手术护理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等级。对患者对手舒适度做出评价,了解术后感觉,判断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手术舒适度判定标准:舒适度是指患者手术结束后,基本不出现异常症状。基本舒适度是患者出现的术后不适感。不舒适则是指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现象以及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生理指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更加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舒适度更高(P<0.05),见表2。

讨论

舒适度是指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的肢体感受。手术舒适度的调查是指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身体异常感观。而舒适护理模式则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护理方式。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治疗的迫切要求,手术舒适度也被逐渐关注[3]。它可以从直观上对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生理功能进行记录。

本文中的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期间患者,护理人员合理调整患者体位,降低患者的手术不适感。对患者进行了功能保护,减轻了患者的生理不适和心理压力。从两组患者之间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显著,生理数据更加正常,手术舒适度更高(P<0.05)。所以舒适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刘金宁.舒适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体位摆放中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0):82-83.

[2]张茹茹.舒适护理在骨科手术中的干预效果[J].健康之路,2016,5(2):43.

[3]吴美丽.舒适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7(10):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