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经稚间盘入路治疗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效果及对患者Cobb

2018-12-05曾铁军雷文胡成华唐亮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4期
关键词:脊柱骨折

曾铁军 雷文 胡成华 唐亮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经椎间盘入路治疗创伤性陈旧性眷柱骨折后凸崎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崎形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前路推体撑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经椎间盘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椎体压缩百分比和Cobb's角均改善明显(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突畸形采用后路经椎间盘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后凸畸形;脊柱骨折;后路经稚间盘入路

脊柱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胸腰椎骨折,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尤其是胸腰椎后凸畸形,并且合并神经症状、腰背疼痛以及脊髓压迫等症状,具有较大的危害性[1]。当前在治疗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时,手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不同术式的疗效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本文对后路经椎间盘入路运用在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女15例,男20例;年龄26~80岁,平均(52.6±17.3)岁;病程8个月~4年,平均(2.4±1.5)年。观察组女13例,男22例;年龄27~81岁,平均(52.7±17.4)岁;病程9个月~4.5年,平均(2.5±1.6)年。两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行前路撑开术,即协助患者保持侧卧位(将临床症状和脊柱后凸畸形脊髓受压部位作为基本依据,决定右侧卧位或左侧卧位),选择腹膜后、胸膜外入路,胸腰段或下胸运用平面背腹部联合切口,使病椎椎体充分暴露,将病椎一侧椎弓根和相应椎间盘切除,使椎体前方保留,然后将前路内固定器安装在椎体侧方,运用撑开装置对脊柱后凸畸形进行矫正,并且取肋骨或骼骨进行植骨融合固定。观察组则行后路经椎间盘入路术,操作如下:取俯卧位,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使关节突关节、棘突、横突以及椎板充分显露出来,将椎弓根螺钉分别置入病椎上下两椎体,然后将病椎椎板切开,对环硬脊膜囊进行减压,将病椎下方或上方的椎间盘切除,从椎间盘入路进行楔形截骨,然后矫正后凸畸形,用预弯好的固定棒将临时固定棒替换下,并且加压后方结构。同时,对硬膜囊的受压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出现新的压迫而导致皱褶,应该及时将部分椎板咬除,运用神经剥离子对截骨闭合面的对合情况进行探查,并且手术的过程中,在C臂型机的直视下,明确内固定的位置和矫形程度。

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Cobb's角和椎体压缩百分比,并且记录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不融合、断钉断棒松动以及椎体高度丢失。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5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Cobb's角和椎体压缩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椎体压缩百分比和Cobb's角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因为牵拉或撞击诱发骨折移位,损伤椎间盘组织,对脊髓造成压迫,导致继发性脊髓神经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临床上在对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进行治疗时,其目的主要为通过手术复位,使椎管容积恢复,脊髓压力释放,改善神经功能和脊柱功能,使腰背损伤减轻[3]。前路椎体撑开十固定融合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术式,可以使颈椎维持稳定,保持脊柱直线,但是椎体高度增加了阻力和内固定集中应力,术后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内固定松动、脱落以及骨组织融合性差等,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4]。有研究发现,运用后路经椎间盘入路对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进行治疗,一方面能够释放脊髓和神經根压力,对脊柱畸形进行矫正;另一方面还能恢复胸腰段脊柱矢状面生理曲度和力学平衡,对脊柱骨折后凸畸形的发展进行阻止,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5]。同时,后路经椎间盘入路能够使椎体高度和神经根紧张度降低,减少神经根刺激,避免胃扩张,可以降低脊椎的不良刺激,并且还具有植骨量小、固定牢固、融合度高等优点,只需要在截骨间隙和局部截骨区内植入碎骨即可,能够使取骨导致的创伤减轻[6]。

综上所述,在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后路经椎间盘入路,不仅可以使Cobb's角和椎体压缩百分比降低,获得较好的复位效果,还能使疼痛减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牛东兴.后路经椎间盘入路治疗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9,27(1):106-107.

[2]张建乔,曾忠友,宋国浩.经皮椎体强化联合后路经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Ⅲ期Kummell病[J].中医正骨,2018,30(2):54-58.

[3]王强,杨敬,陈丽娟.I期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并椎体塌陷性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2):93-96.

[4]卢生伟,贺新宁后路经椎间盘入路治疗创伤性陈旧性脊柱骨折后凸畸形[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9):933-934.

[5]孙志刚,易小波,蔺福辉.后路相体次全切除并钛网支撑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5-6.

[6]张雪松,王岩,张永刚胸腰段严重爆裂性骨折和陈归性骨折后凸畸形的改良手术治疗[J].脊柱外科杂,2007,5(2):73-76.

猜你喜欢

脊柱骨折
后路伤椎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报道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