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效果

2018-12-05董洁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4期
关键词:疗效

董洁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打周围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打周围再骨折患者72例,以VAnCouver分型为依据将其分为A组(15例)、B组(20例)、C组(17例)、D组(20例)。A组进行保守治疗,B组、C组均进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或者肱骨远端微创内固定治疗,D组使用动力髋螺打固定肱骨骨折方式治疗。结果:A、B、C3组患者恢复率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9,P<0.05)。4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打周围再骨折患者进行分型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股骨近端骨折;髓内打;疗效;预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寿命增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其中骨质疏松使老年人极易患股骨近端骨折。由于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病原因多为摔伤或者坠伤,使股骨近端骨折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一般使用髓内钉进行固定,但是易发生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不良状况。有学者研究发现,用分型方法能有效治疗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1]。为了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对我院治疗的7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72例,以VAnCouver分型为依据将其分为A组(15例)、B组(20例)、C组(17例)、D组(20例)。A组男8例,女7例;年龄25~75岁,平均(65.5±5.5)岁;其中摔伤6例,坠落5例,交通4例。B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6~74岁,平均(62.8±6.7)岁;其中摔伤8例,坠落6例,交通6例。C组男9例,女8例;年龄28~78岁,平均(66.9±5.7)岁;其中摔伤7例,坠落6例,交通4例。D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3~73岁,平均(67.9±5.1)岁;其中摔伤8例,坠落5例,交通7例。

纳入标准:在我院确诊为闭合性损伤且患者是二次新鲜骨折。

排除标准:排除无法忍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及患有心脏、肝脏疾病且不配合治疗者。

方法:对A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B组、C组中尖端部位骨折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或者肱骨远端微创内固定治疗,患者仰卧,在C型臂X线机下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对近端骨折的患者进行锁定加压接骨板切开复位,未远端骨折的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骨板固定治疗,固定治疗时,为了保护骨膜供血,骨与骨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隙,必要时可使用钦缆进行加固。D组患者使用动力髋螺钉固定肱骨骨折方式进行治疗,若患者骨质较好,可取出髓内螺钉进行治疗;若患者年龄較大,骨质疏松,可选择假肢置换等稳妥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年,统计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率。若患者术后负重行走无疼痛感,则恢复优秀;若患者术后负重行走有轻微疼痛感,则骨折恢复良好;若患者术后难以负重行走,则骨折恢复较差。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比较:A组患者中术后恢复优秀6例,良好8例,较差1例,患者恢复率93:3%。B组患者恢复优秀9例,良好10例,较差1例,患者恢复率95%。C组患者恢复优秀8例,良好6例,较差3例,患者恢复率82.3%。D组患者恢复优秀9例,良好9例,较差2例,患者恢复率90%。A组、B组、C组患者的恢复率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21,P=0.0489)。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为0%,B组为25%,C组为0%,D组为30%,4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骨质疏松较为严重,使老年人极易患股骨近端骨折。由于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病原因多为摔伤或者坠伤,使股骨近端骨折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较高[2]。目前临床上一般使用髓内钉进行固定,但是易发生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不良状况[3]。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方法是刻不容缓的。有研究发现,使用分型能有效治疗患者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

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操作方便,窗口较小,而使用锁定接骨板治疗比使用常规方法治疗稳定性较高,且无须依赖接骨板与骨间摩擦,其主要通过螺钉与接骨板的锁定来稳定接骨板,且能更好的保护骨膜供血,利于骨性的愈合率[4]。本研究表明,A组患者术后恢复率为93.3%,B组为95%,C组为86.7%,D组为90%,A组、B组、C组患者的恢复率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螺钉与接骨板的锁定机制使髓内钉无须移除皮肤,且治疗方式稳定,故术后并发症率低。本研究表明,4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患者进行分型治疗,术后愈合率高,并发症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洪刚.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8):15311.

[2]周燕辉,杨金玲,卓礼霞,等.阶段式护理干预在股骨近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0):98-100.

[3]江磊.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周围再骨折的分型与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9):5588.

[4]陈挺,田立杰,汤欣.LISS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远端再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8):736-738.

猜你喜欢

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的疗效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止嗽散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