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文本:让言语实践丰富而有效
——《珍珠鸟》(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

2018-12-05特级教师唐有泉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珍珠鸟言语样子

◇特级教师 唐有泉

一 运用句式,巧妙引出课题

师: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特别喜欢燕子,请你们猜猜为什么,用“因为……所以”来说。

生:因为燕子外形漂亮,所以您喜欢它。

生:因为燕子是捉害虫的能手,所以您喜欢它。

师:我喜欢大雁,请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说。

生:您之所以喜欢大雁,是因为大雁飞行时队伍整齐,它们很守纪律。

师:我喜欢百灵鸟,请用“因此”来说说原因。

生:百灵鸟歌声很好听,因此您喜欢它。

生:百灵鸟样子好看,声音清脆,因此您喜欢它。

师:的确,鸟儿不仅外形美,而且能歌善舞,是我们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种既胆小又胆大的鸟,它的名字叫——珍珠鸟。

(板书课题)

反思:燕子、大雁和百灵鸟,学生既熟悉又喜欢,借用表示因果关系的三种句式,引导猜测老师喜欢的原因,能激发学生对鸟儿的喜爱,让他们顺利走进文本,亲近珍珠鸟。

二 借助句子,准确描述样子

师:你们见过珍珠鸟吗?(生摇头)我也没有见过。你们能猜到它名字的来历吗?珍珠鸟,顾名思义,可能……

生:可能它身上有珍珠一样的小点点。

师:是的,文中有一段描写小珍珠鸟样子的句子。

(出示)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生自由朗读。师指名朗读,指导读好“球儿”的儿化音,体会蕴含在其中的喜爱之情)

师:你们能从这句话中选取有关内容,说说珍珠鸟的样子吗?

生:珍珠鸟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

师:(出示珍珠鸟图片)同学们,可爱的珍珠鸟来了,请大家跟它打个招呼吧!

生:嗨,珍珠鸟,你好!

生:欢迎你来我们班做客。

生:你好,但愿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师:(做侧耳倾听状)嘘——珍珠鸟说,你们该读课文了。(众笑)下面请大家先读准生字的音,然后再把课文读两遍,努力读正确、流利。

(生读,同桌轮读,互相检查所读效果)

反思:由鸟名猜它的样子,进而引导朗读介绍珍珠鸟样子的句子,并运用关键句子描述珍珠鸟的样子。这样引导,能培养学生阅读猜测和验证的能力,并提升他们信息提取和运用的能力。

三 相机安排,进行词语训练

师:“信赖”是什么意思?能分别组个词吗?

生:信任、依赖。

师:依赖某一种物品而生活,就叫——(生说不出,师出示“赖以生存”并领读)比如驯鹿,在冬天扒开积雪寻找地衣和苔藓吃,那么地衣和苔藓就是驯鹿冬天赖以生存的食物。如果说精神没有依赖,感到非常无聊,就叫——

生:百无聊赖。

反思:由“信赖”的“赖”引出“赖以生存”“百无聊赖”,这两个成语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生字学习时着意渗透,由意思引出词语,学生对此就可能产生印象,此后碰到了就不再生疏,甚至能尝试运用。如此引导,可让许多课外的词语成为学生的“私有物”。

师:(指导写“赖”)大家看这个“赖”字:左右结构,左右同宽,两个点,左边的点小一些,右边的点大一些。请练习写两遍。(生书写“赖”)课文中说珍珠鸟信赖谁?

生:珍珠鸟信赖“我”。

师:好,我们来看这组词语。

(出示)

神气活现 得意忘形 神气十足

师:谁来朗读一下?要能读得神气些。

(生朗读,读得比较神气)

师:这三个词语都可以描写小珍珠鸟的表现,为什么作者只用“神气十足”呢?

(生一时说不出)

师:你才考了个第三名,就神气活现起来,要是第一名,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呢!瞧他那得意忘形的样子!你喜欢神气活现、得意忘形的人吗?

生:不喜欢。

生:这两个词语描写的人或物都不惹人喜欢。

师:是的,作者那么喜欢小珍珠鸟,当然不会用这两个词语啦!可见词语也是有感情的!

反思:对小学生讲词语的感情色彩,肯定不容易接受。而让“神气活现、得意忘形、神气十足”在语言环境中呈现,让学生谈看法,如此感性化的句子,学生可谓心领神会。这样,就把感情色彩具体化、形象化了。此后学生运用这些词语可能就不会出错了。

(出示)

无动于衷 若无其事 不动声色 视而不见

师:谁来读读这组词语?

(指名朗读)

师:这四个词语都可以用来描写谁的表现?

生:都可以用来描写作者。

师:是的。小珍珠鸟跳到“我”的书桌上,“我”若无其事;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我”无动于衷;它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不动声色。这样描写,内容多具体呀!可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些词语呢?

生:从课文题目看,主要写的是珍珠鸟。如果题目是“我和珍珠鸟”,就可以用了。

师:说得真好!所以写文章时,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要注意照应题目哦。

反思:由“无动于衷”引出一组词语,并让学生听读这些词语叙述“我”表现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何不写。这不仅是词语的列举积累,而且是中心的表达训练,能让学生明白:在文章中,词语运用、句子表述,都必须指向情感表达的目标,不能信马由缰。

(出示)

……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反映)

师: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

师:这里的“反应”是什么意思?作者为啥不用括号里的“反映”呢?

生:指作者的态度。

师:是的。这个“反映”呢?比如,下课时,班主任老师不在班上,班里发生了特殊事情,班长立即向班主任反映。这里的“反映”是什么意思呢?

生:告诉的意思。

(出示)

“反应”是“生物受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和“事物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的意思。在课文中是指“我”的态度。“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还指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领导或有关部门。

师: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注意区别。

(生默读两个词语的意思)

师: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老师说句子,你们说填哪个词语。

(出示)

1.吃了药,他感到没精神,这是药品的不良( )。

2.我们去向班主任( )这个情况吧。

3.这场比赛很好地( )了球员们的精神风貌。

4.球突然飞过来了,守门员( )迅速,纵身一跃,就接住了。

5.对于学校提出的要求,家长是什么( )呢?

反思:“反映”与“反应”极易混淆。上述片段,由“反应”引出“反映”,并让学生细读词语的意思,领悟其意思和用法的不同,进而出示句子,选词填空。如此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就能较好地把握。

四 借助词语,概括主要内容

师:词语学得不错。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练习用几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默读,叙述课文内容)

生:朋友送给作者一对珍珠鸟,作者非常爱它们,在笼子上盖了吊兰。不久这对珍珠鸟有了雏儿。小珍珠鸟开始在笼子四周活动,后来胆子大了,便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见作者不去伤害它,便跳到桌子上,然后又喝作者杯子里的茶,还啄他的笔尖。再后来珍珠鸟天天到作者身边玩,有一天,它居然趴在作者肩上睡着了。

师:你讲得很全面。但概括主要内容要讲得简洁些。怎样才能讲得简洁呢?当文章中的人物比较多时,我们应该抓主要人物;当故事里的情节比较多时,应该抓主要情节。把主要人物做的主要事情讲清楚就够了。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它做了什么事?

生:小珍珠鸟开始不敢接近作者,后来胆子大了,就到作者身边玩耍了。

师:这样讲又太简单了,别人对文中的重点内容难以了解。这样吧,我为你们准备了一组词语——(出示:原先后来伤害 居然 甚至 深深感到)请运用这些词语,说说看。

(生练习讲述,指名讲述)

生:课文主要写小珍珠鸟原先在离“我”比较远的地方活动,后来慢慢靠近“我”,见“我”不去伤害它,居然喝“我”的茶,啄“我”的笔尖,甚至趴在“我”的肩上睡觉。“我”深深感到,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这样讲,就简洁多了。大家再练习说一说。(生练说)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种语文能力,大家可要多多练习哟!

反思:上述片段,先让学生尝试概括内容,并针对过于详细和过于简单的偏向,提供文中的一组词语,让他们进行概括。这样,能有效地发挥词语提炼要点、概括课文的功能,培养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教后感悟:用教材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让文本成为言语实践的主要凭借,让课堂成为言语实践的重要平台。上述教学案例在这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

一是言语实践的目标性。阅读教学中的一切言语实践,都在于促进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这在上述案例中有比较充分的体现。揭示课题,引导学生用因果句式说说对燕子、大雁、百灵鸟的喜爱,这样既自然引出了课题,又激发了学生的爱鸟之情,奠定了课文阅读的情感基础。由鸟名揣摩珍珠鸟的样子后,出示有关句子,要学生选择其中的重点句子说说珍珠鸟的样子,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信息的提取和运用能力,让学生清楚地感受珍珠鸟的美丽。至于阅读过程中的词语渗透、比较、运用,既在于促进词语的灵活理解、运用内化,还在于促进文本的深度理解。

二是言语实践的随机性。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以文本解读为凭借的系统过程,一切言语实践都是这个过程中重要而必要的环节。因此,随机性自然成了阅读教学中言语实践的必要特征。上述案例中,一系列言语实践都随机地渗透于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整体把握、深度解读的过程之中:揭示课题前句式训练,诱发爱鸟之情;揭示课题后运用句子,表现鸟的可爱;生字学习后拓展词语,促进词语积累;新词学习后列举比较,领悟感情色彩;词语渗透中运用比较,领悟中心表达;初读课文后运用词语,概括主要内容。上述言语活动,都是随机进行,自然渗透,不露痕迹,体现了言语实践的自然性和整体性。

猜你喜欢

珍珠鸟言语样子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珍珠鸟
珍珠鸟
说谎的珍珠鸟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子呢!
最想要的样子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之《少年,来玩我吧!》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