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两国商协会“联手”推动经济合作

2018-12-05刘馨蔚

中国对外贸易 2018年5期
关键词:克俭国际贸易协会

文 | 本刊记者 刘馨蔚

4月10日,中国贸促会与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在京共同举办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日经济界交流合作研讨会(下称研讨会)。研讨会围绕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中日经贸合作三项主题开展研讨。

“4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经贸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国际商会副秘书长张屹在研讨会上表示,下一步,双方应进一步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

探索开发第三方市场成双方合作共识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副会长三木繁光在研讨会上表示,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在日中恢复邦交之前就与中国贸促会合作推进两国经济界交流,今后将进一步努力推动两国经济界的合作。

“近年来,日本企业与中国企业在第三国市场的合作不断推进,特别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两国商协会组织的很多活动得以开花结果。”三木繁光介绍,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自2006年以来,便一直提议中日两国在第三国市场的共同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在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的物流会员企业的主导之下,开展了一些活动。三木繁光举例道,比如,组织企业考察中国边境地区的物流状况,还就通过在中国境内进行国际货物运输的可行性进行了研讨,积累了颇多经验。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翟东升表示,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使中日企业均受益。

“不少日本企业,包括在华的独资、合资的企业,多年来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开拓第三国市场,已经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双方受益都很大。”翟东升列举了几个实例,比如,三井公司、东京电力公司正在与中国的电力建设公司合作,在阿曼和印度尼西亚建设联合循环燃煤电站;丸红公司与中国石化集团合作,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现代化的炼油厂;小松制作所、日立建筑机械公司生产的施工机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建设工地随处可见。

张屹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追求互利共赢和优势互补的合作,旨在推动要素高效流动和市场深度融合,实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地区发展,促进繁荣稳定。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要牢牢把握中日和平友好的大方向,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拓展合作互利,扩大共同利益。”张屹说。

两国商协会“联手”推动经济合作

当天晚间,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暨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第44次访华代表团交流晚餐会在京举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卢鹏起,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与访华代表团成员以及百余位来自中日工商界和学界的企业家,专家学者一同出席了晚餐会。与会嘉宾围绕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这一主题,共话友情,聚焦合作,展望未来。

河野洋平在致辞中回顾了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的历史,强调不能忘记两国上一代领导人为条约的缔结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表示,这40年来,两国相互合作,不仅促进了各自的经济发展,还形成了十分紧密的经济关系。

“亚洲总体的和平稳定为两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河野洋平希望,双方继续相互学习,共同努力,推动两国的经济关系迈上新台阶,为亚洲乃至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卢鹏起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访华代表团连日来的考察成果。他特别提到了访华团成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并亲身体验了共享单车的便捷。

日本航空公司副社长藤田直志作为友好交流团的成员已经连续6年来华交流。这次在中国贸促会的安排下,和交流团成员一起体验了中国的摩拜单车。藤田直志表示:“中国企业以及中国年轻人展示出的创新活力令人钦佩。日本的年轻人虽然也很努力,但是在全球化视野、创新思路的拓展和勇气方面也许更应该向中国的年轻人学习。”

在谈到中日经贸合作的现状时,卢鹏起指出,2017年中日两国贸易呈现增长势头,双边贸易额再上30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10%,日本对华投资也重回上升通道。

“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双方要倍加珍惜。”卢鹏起表示,中国贸促会今后将继续与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一道,共同搭建更多有效平台,携手推动双方企业开展更多合作,不断谱写新时期两国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横井裕在致辞中对两国贸易促进会一直以来为两国经贸合作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希望访华代表团的成果能够推动日中关系进一步改善,也期待以此次访华为契机,通过加强日中间各领域交流对话,推动日中经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构建起新时代的共赢关系。”横井裕表示,日本大使馆也将为实现两国高层互访而积极努力。

环保、创新、服务等领域是合作重点

当前,中日两国政府都在为改善投资环境做出努力,这将为两国工商界加强交流合作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张屹表示,双方应抓住机会,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合作模式,充实合作内容,重点在节能领域、创新领域及现代服务业拓展互利合作。

“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国产业将迈向中高端水平,制造业面临升级改造,需要大幅提升技术水平和满足节能环保需求。

“中国企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生产设备和工艺更新换代期。”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吕克俭称,日本具有精密机床、仪器仪表、智能制造、清洁装备、生物技术等优势,双方在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交流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可谓商机无限。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是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日面临的共同课题,对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吕克俭认为,两国企业加强在节能环保、新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有利于双方开拓新的市场,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

“日本在节能环保、绿色循环经济和高科技等领域不仅有着世界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也有着成熟的生产和技术输出经验。对中日两国企业而言,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绿色技术与市场资源有机结合,是拓展该领域合作的根本方向。”吕克俭说。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有望达到4亿至5亿人,同时也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居民消费正从生存性消费向改善性、个性化、高质量消费转变,财政金融、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旅游、物流、养老等多样性服务消费成了新的热点需求。吕克俭认为,双方应抓住改善民生和高质量消费的机遇,拓展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目前,人口老龄化是中日面临的共同挑战。”吕克俭指出,中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的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市场需求和合作潜力巨大。而日本在老年护理服务和医疗保健技术与设备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两国在养老产业的合作方兴未艾。

吕克俭建议,双方还应加大在以云计算、物联网、数字设计、流程控制、市场营销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充实中日经贸合作内涵,提升互利合作水平。

猜你喜欢

克俭国际贸易协会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春花
橘殇
晤橘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