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设计中树的空间塑造艺术

2018-12-04林建国

江西建材 2018年12期
关键词:营造景观设计设计师

林建国

(厦门山都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26)

1 前言

面对地球环境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局面,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诞生能很好的解决了自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使社会发展和生态平衡得到共赢。为了和谐的景观行业市场,正确保护好地球环境,提高景观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就尤为迫切。

2 “树”在景观空间上的塑造

2.1 软景和硬景

在景观设计当中,一般分为软景和硬景两部分。

软景指的是比较容易调整的景观元素,如花、草、树木等植物。它们的可变因素大、移动性强,栽树其实相当于软景的“塑造”。

硬景指的是雕塑小品和场地功能塑造等。一般情况下是可观赏、可触摸、可运用、可再生的可见物件,比如地面铺装、水池花坛、亭子建筑、雕塑小品、灯具管线、便民设施等。

2.2 “树”与硬景的关系

在景观设计当中,“树”作为软景的一部分,它的可变数比较大,可以根据现场或者场景的需要做出调整,例如:乔木灌木的调整,开花或者色叶调整,也可以是形状和数量上的调整等等。它没有特定的调整规律,主要还是以设计师的设计意念为主导,从而表达出设计师对环境营造的主题构思。

硬景作为景观设计的主导内容,它的可变内容较小,但硬景空间的塑造,离不开软景的配合。软景的氛围营造,离不开硬景的引导。它们只有相互的搭配和相互的引导,才能根据设计师的创意引导下创造不同的环境,给人们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

2.3 “树”在常规环境中及特定环境下的地位和作用

景观设计的核心是根据地块定位的要求设计与其相匹配的景观。在总体氛围营造的过程中,树的种植尤为重要。首先,它必须适合当地的气候、温度及土壤;其次,它必须能展现地块景观氛围的需求;再次,可根据它在不同季节下所呈现不同的观赏效果进行选择。

特定环境,就是以地块的规划定位来决定设计氛围的区域。如:地块定位为商业步行,就按商业步行的特点设计植物的品种,一般以高大通透性的树为主导,保证商业消防及人流的通透功能,可选用大王椰子、小叶榄仁、盆架子等;地块的定位为公园休闲的,就以公园休闲的特点种植树的品种。一般选用树冠比较大、遮阳效果比较好的乔木,如选用大叶榕、重阳木、香樟等植物;地块的定位为纪念性主题广场的,就按纪念仰慕的心里去设计植物的;如选用柏树、南洋杉、垂叶榕等等。特定环境也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去选择“树”的设计,通过人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来塑造环境空间的。

下面取一个案例来阐述,2014年10月以笔者主持及主创设计的项目《厦门翔安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规划展示报建中心》的景观设计。该项目位于翔安新填海的大嶝桥头区域,其中建筑主体规划定位为服务于两岸经贸、政治合作,以服务两岸经贸关系、规划发展大嶝岛新型城市为长远目标,实现以点带动面的发展。通过对项目地块研究,发现地块是填海造地而来,土质属盐碱地,所以需要的植物须以耐盐碱和抗风的为主。景观上整个设计按功能分区分为三期三大片区:一期展示活动中心区,二期配套休闲区,三期后期储备用地区。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就应根据不同地块的功能定位进行设计。

图1 2014年10月(作者提供)

一期展示活动区,在环境空间上,景观空间在原则上遵循建筑功能的进行布局,融合到建筑主体的造型中,特别针对树种上的选择,既要满足地块土壤(盐碱地)的植物生长和抗风能力,又要考虑不遮挡建筑保证通透光线及景观观赏效果。总体形成层次错落的组景,同时适当增加了微地形的高低变化,与二期的景观塑造相协调,主要还是塑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和洽谈空间。

图2 2014年10月(作者提供)

二期配套休闲区,主要功能是提供展示中心里面工作人员及宾客的休闲活动空间,无建筑物。在设计方案上从空间的需求出发,不过多的塑造硬景,而是以地形起伏为出发点,营造森林公园及宽阔草坪等为主要的休憩空间,结合游憩的园路交通,形成连贯和通畅的路径结构,保证人员的进出便利,又有舒适的休闲空间。给人一种自然的清新气息,让人在工作之余能够领略这种充满生机的休憩空间。

三期后期储备用地,用于未来待开发的新项目储备用地,目前暂未定性定位,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开发,故在其景观处理上,只采用临时的绿化围挡措施。所以,三期的树种植上,并不侧重于人的感官效果,更多的是考虑再生资源的利用,便于后期的管理及未来的再利用。

2.4 “树”在项目设计空间上的运用技巧

树作为环境中软景塑造的主体,想要达到设计的最佳效果,不但要理清项目的功能定性进行配植选择,还要靠设计师的丰富经验及运用的技巧在项目设计空间上的和谐搭配,现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

市政公共广场的景观,选择的树一般是以相对粗放型的植物为主,塑造出大气简洁的公共体验空间,同时便于未来的管养及修剪,树主要以常绿及其耐移植乔灌木为主。

以笔者主持设计的项目《厦门五缘湾环弯路文化公园》为例,设计主题构思为“鹭岛五缘.五彩五源”,设计根据功能需要分为五个片区,有“蓝源、绿源、红源、墨源、金源”区域。其中“蓝源”设计的主打树为蓝花楹(开蓝色花),把这个片区定位为海洋文化区;“绿源”设计的主导树为香樟(常绿乔木),片区定位为生态文化区;“红源”设计的主要树种为凤凰木(开红色花),片区定位为优活文化区,体现厦门文化为主的;“墨源”设计的引导树种为重阳木(落叶乔木),片区定位为闽台文化区,体现闽台文化传承、血脉相连的关系;“金源”设计的主调树腊肠树(开花金黄色),片区定位为海商文化区,突显航海贸易的文化氛围。

居住区的景观在植物树上的选择更为精致,主要在于营造舒适、安全、雅致的居住生活空间。一般选用树冠较为整洁完整、造型优美的树种,其树叶色彩较为鲜艳或者花期较长,并且不带刺、不带毒或者有利于健康的香化植物品种。

以笔者主持设计的项目《厦门翔安海晟2014XP04地块景观》为例,设计目标为家庭居住空间的营造。建筑主体是新中式风格,其景观设计主题为“海晟•琼湖祥景”,从功能上分成了四大片区:“礼园、顺园、和园、乐园”。“树”的选择,在“礼园”区域,定位为销售展示区,选用了主景树紫竹和鸡蛋花,体现雅致清爽、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格;在“顺园”区域,定位为中庭景观区,主景树选择柳树和杜英,与亭子和跌水结合,形成水中倒影和天空云彩相应成趣,体现邻里和顺快乐的场景。在“和园”区域,定位为洋房居家区,主景树选择美丽异木棉和红枫,在配置一些碧桃和桂花等。

“树”的运用技巧,根据以上的案例总结,我觉得应根据项目的功能定性进行配植选择。简单归纳几大类景观项目来进行分析:第一,项目功能定位为市政公共广场及道路景观的,所选择的植物应以便于后期管养、粗放型植物为主,比如大叶榕、黄花槐、非洲茉莉等;第二,项目功能定位为居住型住宅空间的景观,选择植物应以体型饱满[1]、造型优美曲折、层次感明显、装饰性强的植物为主,如香樟、竹子、鸡蛋花等;第三,项目功能定位为市政公园的景观,应根据公园的分区需要做出植物的选择,可以是粗放型和细腻型相结合,也可以是单一粗放型或者细腻型为主的植物,或者是综合两者造型的植物,比如菩提树、碧桃、山杜鹃等;第四,项目定位为医疗保健类的景观,应选择利于康复健康、观赏性强、体型矫健的植物,比如盆架子、福木、曼陀罗等;第五,项目功能定型为工厂及生产厂房类的景观,应尽量选择抗污染、吸灰尘、造型简约、便于管理的植物,比如广玉兰、枇杷树、夹竹桃等;第六,项目功能定性为商业休闲类的景观,应选择的植物通透性好、体型挺拔、富有活力、色彩艳丽的植物为主,比如大王椰子、银杏、红花继木等;第七,项目功能定位为科研文创类的景观,应选择的植物造型奇特、层次感强、色彩丰富、或者有防辐射的植物为主,如凤凰木、仙人掌、景天等;第八,项目功能定位为寺庙及教会教堂的景观,应选择的植物造型曲折,富有沧桑感,节奏感强、容易修剪的针叶植物为主,如印度塔树、罗汉松、南洋杉等等。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景观,比如校园类型的景观,有大学、中学、和小学、幼教之分,应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定位进行植物上的选择和营造。

设计“树”讲究的是因地制宜、应景栽植。所以,设计师对景观中“树”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要想选好自己的“树”,的确是一门深厚的技术文学,需要设计师不断的探索实验、经验积累、提高审美能力及其综合水平,才能挑选出好的树种,塑造不同的景观空间。

3 总结

“树”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常被景观设计师所忽略。

第一:没有对植物选择进行细致的研究配植;第二:设计师对景观的理解不足,不懂得运用植物进行环境氛围的营造,使人工与自然不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第三:设计师没有经过现场细致的实地考察,只是在制作效果图或者环境模拟中进行设计,让思维与现实产生偏差,使“树”营造的实际效果差之千里;第四:非专业人士的参入和干涉等导致景观市场恶劣的竞争,让“树”的营造只是简单粗暴的展现。所以为了今后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务必进一步提高设计师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营造景观设计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设计师访谈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设计师的存在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