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病玉米新品种巡天97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8-12-03王瑞兵张丽娜梁伟超刘粤阳崔立凯梁维才刘爱华白文杰

作物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夏播巡天斑病

王瑞兵,张丽娜,梁伟超,刘粤阳,崔立凯,梁维才,刘爱华,张 琦,白文杰,孟 帅

(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口075000)

郑单958的推广为我国玉米增产、粮食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1~3]。随着连年的推广种植,其品种正逐步退化,抗病性降低[4~6]。因此选育一个能代替郑单958的高产、耐密、高抗的玉米杂交种,成为育种的首要目标。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育种目标和亲本性状互补为原则,以传统杂种优势选育模式为基础,针对河北省夏播玉米区的生态特点、气候情况及病害发生规律,以抗病耐密和机械化生产为育种目标,以自交系 X3058为母本,自交系X31395为父本经杂交定向选育,成功培育出抗病耐密玉米新品种巡天979。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材料主要性状

母本为 X3058,2005年开始选择基础材料,2011年成系;父本为X31395,2006年开始选择基础材料,2011年成系。

母本X3058特点: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半紧凑,株高180 cm,穗位65 cm,全株17~19片叶。生育期115 d左右。雄穗分枝3~5个,花药紫色,护颖紫色,花丝紫色。穗粗4.5 cm,穗长13.4 cm,穗行数14.2行,行粒数26粒,百粒重32.8 g,出籽率81%,果穗锥形,穗轴红色,粒型半硬粒。

父本X31395特点:幼苗叶鞘紫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160 cm,穗位105 cm,全株19~22片叶。生育期120 d左右。雄穗分枝8~10个,花药黄色,护颖绿色,花丝紫色。穗粗4.1 cm,穗长12.5 cm,穗行数14.4行,行粒数24粒,百粒重30.2 g,出籽率83%,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粒型硬粒。

1.2 选育过程

1.2.1 亲本选育

母本X3058选育。2005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以郑58和美国杂交种为父母本进行杂交,以其后代作为基础材料。2005年冬季在海南,2006年夏季在张家口,2006年冬季在海南,进行3代连续自交,以抗病性好、耐密、品质优、配合力和结实率均较高为育种目标进行选择,选择出的优良单株于2007年夏季在张家口试验基地用郑58做母本回交一代后,连续自交7代,于2011年成系。

父本X31395选育。2006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用昌7-2、黄早四、黄野四和京7混合粉与昌7-2进行杂交,收获的杂交籽粒于2006年冬天在海南,2007年夏季在张家口进行两代杂交后,以高抗、授粉后灌浆脱水快为定向选择目标,连续自交7代,于2011年成系(图1)。

图1 巡天979亲本及品种选育系谱图

1.2.2 品种选育

2012年在张家口市巡天农业玉米试验基地组配X3058×X31395杂交组合 F1代,命名为巡天1503。2013~2014年F1代参加河北省内的多点试验,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高抗的优良特性,正式将其命名为巡天979。2015~2016年参加河北省夏播超密组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河北省夏播超密组生产试验。并于2018年7月通过河北省玉米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180004)。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

2 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2.1 植物学特性

夏播生育期106 d,幼苗叶鞘微紫色,株型半上冲,株高262 cm,穗位高122 cm,雄穗分枝数9~12个,花药黄色,花丝青色,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粒型半马齿,粒色黄。

2.2 抗性表现

巡天979高抗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黑粉病、粗缩病(表1)。

表1 2016年夏播超密组区试田间病害发生情况(级)

2.3 产量表现

2015~2016年巡天979参加河北省夏播超密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0 708.5 kg/hm2,较对照郑单958高4.3%,倒伏率1.7%,穗长17 cm,秃尖长0.7 cm,出籽率81.8%(表2)。2017年参加河北省夏播超密组生产试验,在河北省15个试验点均表现增产,平均产量10 302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加8.2%,居9个参试品种第2位(表3)。

表2 2015~2016年河北省夏播超密组区域试验结果

表3 河北省夏播超密组生产试验结果

2.4 适宜种植区

巡天979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廊坊市及其以南的夏播玉米区夏播种植。

3 栽培技术

3.1 选地整地,适时播种

选择中高水肥地块种植,不建议在旱地、薄地、盐碱地、低洼积水地种植。整地要求精细,整地水平越好,出苗越好,肥料利用率越高。提倡旋耕机整地,最宜在秋收后封冻前整地,并结合旋耕。用大型旋耕机整地,能够打破犁底层及土壤的团粒结构。秋收后封冻前旋耕整地,对土壤保墒特别有利。

夏播区一般在6月上旬播种,种子活力强,成苗率高,可以单粒点播。播种前精选种子,并进行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播后及时田间查苗,于3叶期间苗,4至5叶期定苗。间、定苗时留大小一致的苗以提高群体整齐度。定苗时比预定株数多留10%左右,以便在玉米拔节、抽雄、授粉后及时拔除弱小植株和空秆株,减少养分和水分消耗,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种植密度为60 000~67 500株/公顷,肥水充足的地块宜密植,其他地块可以稀植。

3.2 合理施肥,适时追肥

播种时,种肥隔离是保苗的关键,使用化肥时一定要注意种肥隔离在6 cm以上。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施足底肥,平衡施肥。底肥每公顷施用厩肥15 000~30 000 kg,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75 kg,锌肥15 kg;大喇叭口期结合浇水施尿素225 kg;授粉结束后增施粒肥以提高粒重;拔节期追施氮肥,以防后期倒伏。

玉米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过于干旱时可灌1次跑马水或挑水淋穴,确保安全出苗。穗期需水量大,对水分极为敏感,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使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若降雨过多,土壤水分过量,应及时排水防涝。

3.3 预防病害,防止草害

玉米病害主要有丝黑穗病、大斑病和小斑病。丝黑穗病防治可采用适时播种、种子包衣、加强田间管理等方法。大斑病、小斑病的防治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喷2~3次。玉米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苗期害虫、玉米螟虫、蚜虫等。玉米螟危害叶片、茎秆及雄穗,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颗粒剂7.5 kg/hm2均匀投入心叶内进行防治。在蚜虫盛发前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225 g/hm2,对水 450 kg均匀喷雾,或者用1.5%辛硫磷颗粒剂适量均匀撒施垄沟内熏蒸。

3.4 观察熟情,适时收获

一般在9月底10月初叶片变黄,子粒变硬,苞叶变色松散,皮层光亮,籽粒与穗轴相接的断处出现黑色层时,开始收获。

猜你喜欢

夏播巡天斑病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曲周县夏播工作总结
夏播短季棉中棉所50在荆门的机播机收种植表现
巡天计划
嫦娥三号进入第33月夜“测月、巡天、观地”成果丰硕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