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孕后坐飞机 的风险有多大?

2018-12-03桔子帮小帮主博士研究生APP科学顾问编辑英华设计侯宇

妈妈宝宝 2018年7期
关键词:辐射量坐飞机乘员

文/桔子帮小帮主 博士、“研究生”APP科学顾问 编辑/英华 设计/侯宇

孕妇乘飞机有周数上限

同事怀孕的时候,隔壁床是高龄孕妇,高血压、高血糖,天天点滴,情况复杂,医生警告她不能出院,可孕妇非要去美国,她觉得自己苦点没什么,娃一定要生在起跑线前方100米。医生拗不过,开了足够的药,严正地说路上点滴不能停,对她的状况会有很大帮助。究竟是否顺利抵达新大陆,同事也不得而知。我们都希望她和宝宝平安无事——不管是不是能理解这样的行为。

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代表了坐飞机最危险的状况。机舱里气压低(大约是海拔2千米的气压),尤其氧分压低,湿度低,颠簸的时候可能对腹部产生突然冲击,加上高危或临产孕妇身体综合情况特殊,相对容易有突发事件,空乘人员可能应付不来。因此,一般航空公司都规定孕妇坐飞机的周数上限。比如,英国航空规定28周后需医生3日内开的许可,美国航空规定预产期前4周内要医生证明,临产7天内还需航空公司许可。

除此之外,大规模统计真没做出坐飞机和婴儿体重、早产、先兆子痫、出血等有任何联系。

记住这些“该留意”和“没影响”

该留意

1 小腿肿

准妈妈的血液呈高凝状态,一般解释是利于产后胎盘剥离后凝血。但演化给人好处,往往会索要“报偿”,准妈妈就相对比较容易发生血栓(加上大鱼大肉,高血脂、高血糖、身材肥胖,就雪上加霜)。飞机上不方便动,又干燥,几小时过去,普通人都觉得腿胀;而准妈妈装着的小宝宝,压迫盆腔静脉和髂静脉,下肢血液不容易回流,下肢血栓就更容易发生,静脉曲张也可能加重。

我的诀窍是把手提包放在脚下,好歹能垫高一点(虽然没到心脏高度……),利用上厕所的时机多走动,再趁等饭干不下去事情的时候在位子上做做小腿操!

昨天回家,发现家里人给买了医用静脉曲张袜,脚踝压力高(30毫米汞柱)、膝盖低,是防止血液回流不畅的利器。也提醒有需求的准妈妈们,有些“美腿袜”可能达不到效果,因为人直立时下肢压力相当于地面到心脏的距离,1.63米差不多是100毫米汞柱呢。

2 吃喝

由于该死的黄体酮等原因,孕妇肠胃蠕动变慢,不仅容易便秘,肚子也容易胀气。坐飞机一动不动,肠胃问题更明显。因此,不管飞机餐多好吃(冷笑)都慢点吃,少食多餐,豆子等零食就留到回来吧。还要多喝水,缓解便便干燥。抵达目的地后,别急着睡觉,晒太阳多运动,既倒时差又让肠胃赶紧工作。

3 穿

除了神器袜,最好穿多层,方便穿脱。连衣裙最好,上厕所特别快。我有过惨痛经历:孕早期由于子宫还没有突出盆腔,压迫膀胱,加上激素让人多尿,结果有一天我穿了一套连身裤,好不容易排队排到了,干着急脱不下来……

4 安全带

协和医生张羽在她的《只有医生知道》里写了个病例,一位孕妇坐副驾,因为觉得安全带不舒服就没系,结果车祸,孕妇腹部受冲击,胎盘剥落。如果系了,很可能就没事了。所以不管飞机还是汽车都要系,坐车后座也要系!把带子下面那根放在鼓肚子下面,不要勒过肚皮,否则大冲击的时候带子一样会施加很大压力。

没影响

1 辐射

其实这条连“危险”的边儿也沾不上,反而担心的人最多。如果不是天天当空中飞人,完全不必担心高空射线会造成流产或者畸形。

果壳曾在一篇分析高空辐射的文章里引用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计算——1次10小时的飞行受到的电离辐射量约0.03mSv。要知道,地球人平均每年吸收的本地辐射量为2.4mSv,相同数量级举例计算,吸收4.5mSv的辐射量,需要飞行1500小时呢。

实际上更应关注的是女空乘员,以前有人猜测她们乳腺癌和其他癌症发病率高,没小孩的也更多,但如此猜测的人,往往没有考虑她们独特的生活习惯。比如更晚要小孩,甚至因为工作需要有时候会人工流产,休假时更愿意晒太阳等等。严谨些的科学家比较过“退役”和“现役”女空乘员,基本上没发现工作和自然流产有关,但空乘员的月经周期确实会更不规则(这个因素可能影响生育)。也有的研究发现,每月飞行74小时的孕妇空乘员比飞行64小时的流产多一些。

空乘员都是周周飞月月飞,普通人偶尔飞一次,没有这些影响。不过研究也说明,有流产风险的孕妇小心为佳。

2 安检

最后,还有人顾虑安检的X光,果壳有很多文章,就不写了,基本上是哪怕你假装成行李过行李安检都没事,更别提人的了……

猜你喜欢

辐射量坐飞机乘员
基于Isight后排乘员约束系统曲线对标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轿车侧面柱碰撞乘员损伤机理仿真(续2)
乘员—座椅系统坠落冲击实验平台设计分析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间质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坐飞机,不安全?
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