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人的自助服务模式构建分析

2018-11-30宋梦可

人力资源管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

摘要:基层社区建设关键在于社区人本身,以人为本体现在社区治理上便是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尊重与体现每一个社区人的意愿与发展需求。网格化社会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相应的使社区人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对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有了一些新的要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台北忠顺社区的社区创新治理、文创环境的打造、以人为核心的志工服务出发,分析社区人的自助服务模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可操作性与可能存在的内在张力,从而进一步说明社区治理中更多的发挥以人为本创新治理的合理性,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社区治理提供一些实操的思考。

关键词:社区治理 自助服务模式 忠顺社区

一、治理理论与社区治理

社区作为城市基层自治结构中的关键一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是邻里空间与社区生活活动空间共同构成的一个基层基本单元。如果说城市是为了满足各种行政功能而建立的,那么社区就是具体到人和家户的服务与管理而建立的,因此社区从成立伊始,便承担者管理与服务社区人的使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社区人的需求相应的变得更加多元化与更高层次,社交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为新的趋势,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也需要适应新形势做出新改变,体现出在治理理论指导下的社区治理实际操作和创新模式探索与构建。

(一)治理理论的阐述

治理理论在不同的层次与范围上有不同的界定,有关于治理领域的不同而分为全球治理、民族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相应的治理的约束力与绩效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全球治理相对于民族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来说就显出大而不具体的特征来,但是也是民族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的更高层次的治理需要。在治理理论的共同追求上呈现出以全部人或者部分人为本的一致性。“治理的基础与其说是在政府或国家,还不如说是在公民或公民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社会是治理的基础,没有一个健全和发达的公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治理。”也有按照秩序观所分成管治下的、合作状态下的与没有政府状态下的治理,这种分类方式主要为了是通过比较过去、现在与未来所具有代表性的治理方式,来说明现行状态下合作治理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在特征上呈现出参与主体的非单一化、参与过程的民主化与参与形式的多样化。主体的多元参与是参与过程民主化的前提,能够发出声音才能够捍卫所代表的利益,也从侧面体现出对于参与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制度因人而生,治理理论同样是为了服务于人,因此治理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最终落实到以人为本上来。同样的在比较西方国家的治理理论与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后,可以更加明晰的看出我国治理理论发展的新态势,而不是简单的遵循西方治理理论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在今天的西方学术话语语境中,治理一词主要意味着政府分权和社会自治。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治理,既在本质上区别于中国传统统治者的治理国家,又在价值取向和政治主张上区别于西方的治理理论及主张。它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逻辑,即国家的职能由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有机组成。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治理,本质上既是政治统治之治与政治管理之理的有机结合,也是政治管理之治与理的有机结合。”王浦劬在我国治理理论发展的基礎上分析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异同和相互关系,为我国分析当前治理理论本土化发展提供一个参考。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治理理论的适应本土化模式的构建以及特征的发展变迁,说到底是为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搭建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治理空间,营造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良好发展氛围。

总而言之,治理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是应时而生,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的解读与重塑,力求探索更加适应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的理论解读。

(二)社区治理的发展

我国社区的发展是与基层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再造”实践的影响下,即在市场竞争机制下给私有化企业更大发展空间,将市场机制引入到政治发展领域中的理念,这就在治理理论怎样应用于现实实践中给了我国一些启示。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西方自由主义发展思潮与国家建构理论的影响下,国家与市民社会两重概念的发展对我国社区本土化演进提供了一个借鉴。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社会治理越来越多的受到西方语境下“多元主义”与“市民社会”理论思潮的影响,对于社区的概念界定也是借鉴西方社会关于社区定义上不断完善,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具有共同的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或共同体;帕克把社区定义为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聚;李友梅则在分析西方治理理论的发展基础上提出“社区共治”的概念,为社区治理提供新的解决路向。西方语境下的社区概念我国学者对于社区治理的研究为社区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社区治理是在一定区域中,政府与多元化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并由此推动社区持续健康发展的治理方式。社区作为城市基层自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区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成效体现。从领导力量上来说,社区治理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政府与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合作进行协商治理;从根本出发点来说,社区治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社区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满足社区人的利益诉求与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出现的;从目标导向来说,社区治理共同遵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遵守《宪法》与《组织法》中关于社区治理的法律条文,并且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即创建更加美好的社区生活,打造更加舒适宜居的社区氛围。

(三)社区的自助服务模式新理念的探索

在十九大报告中对社区治理的发展做出了方向明确的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宏观愿景构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从理论上解决了社会治理格局构建与怎样构建的问题,是新时期社区治理创新模式构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自助服务模式则重点突出自助自享,是在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建设背景下的一种创新。社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在人,是落实以人为本的体现,怎样在社区治理范畴内最大限度的实现社区人的利益需求是关键所在。当利益的蛋糕尺寸是固定或者变化量很小的时候,怎样切分蛋糕便是体现是否平等的所在,最好的切蛋糕模式便是便是自己切蛋糕分给他人,他人切的蛋糕分给自己,这样的分配方式对于切蛋糕与分蛋糕的人来说都不失为一种合理的方式。在社区治理中也是如此,社区利益的需求变得纷繁复杂,但是社区资源并不是常常如人所愿,因此自助模式显现出一定的优势来,这样的自助模式或者是彼此服务与消费服务,或者是自己创造服务与享用服务,自助的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给予社区人更多的满足感与获得感,提升社区人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高社区治理绩效。

二、案例分析:台北忠顺社区的社区人自助服务模式

台北文山区忠顺社区共有人口约为4200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989人,女性为2191人,社区总面积为0. 2126 平方公里,总户数约为1721户。忠順社区以15-64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为主,男女比例相对比较平衡。随着社区的发展,社区老年中心大约有200人外来迁入老人,所以造成当前社区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现状。就居住环境来说,自然环境优越,三面环山,位于台北市南郊,附近有景美溪商圈聚集,绿化覆盖面积大,气候宜人,适合社区人的休闲与居住。作为明星社区,在大大小小的奖项背后,社区人自助模式是对于我国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给我国其他城市社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首先是社区的创新治理,台北市文山区忠顺社区的发展模式便是在充分认识在自身独特发展优势基础上进而发展起来的社区人的自助服务模式,找准短板是补齐短板的第一步,忠顺社区认识到自身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事实,怎样妥善的安置老年人口成为社区建设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决定社区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忠顺社区找到了发力点,集思广益,最终使劣势变为社区治理的优势。具体表现为社区老年人口的空闲时间的利用,在锻炼身体上有氧操的训练、老年活动中心作用的充分发挥、集中老年人进行手工课程以及兴趣小组的建立、日常对于老年人的探望与社区关怀、社区居民利用自己种植的有机蔬菜做成爱心便当送给社区里有需要的老人等,使社区老年人口的生活不再孤寂无趣,社区的老年人口对于社区治理的满意度提升,进而通过家庭与邻里关系的沟通网络来提升影响社区治理的绩效。

其次是文创环境的打造,表现在对社区环境的美化与创新上。文创文化是近年来台北市比较热门的创新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只要能利用文化的推陈出新来进行创新创造的,都是文创中积极的因素。忠顺社区里长带领社区人自己动手,在社区的废弃容器里种上菜,这样既有观赏作用,又能充分利用废弃物,同时又能使社区人吃上自己种的菜,让社区居民自己动手亲自种植无毒蔬菜,在闲暇时间体验当农夫的乐趣。这样的种菜模式在我国其他城市的社区早已存在,但是能够使美化环境与种菜兼收并蓄的还要数忠顺社区。在环境的改造方面突出人文艺术,在弄巷美学中无不体现出美好向上的氛围。里长号召社区人共同为自己的社区服务,社区居民对自己社区哪里有不满意的地方,便进行改进与重塑,体现出人文艺术的美与创造活力。使社区居民真正能够安居乐业而没有后顾之忧。

最后是以人为核心的志工服务。忠顺社区在志工服务上涉及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包括社区守望相助的安全管理、老人妇女兒童以及青少年的专项服务、日常社区治理的事务处理、社区人居环境的打造等。忠顺社区的志工服务充分遵循了自愿自助的原则,可以是社区人的自助服务,也可以是周边高校或者团体组织的志愿者。在怎样调动志愿者积极性上,忠顺社区一方面尊重志愿者的意愿来分配事务,另一方面给予志愿者一定的下午茶点心补贴,使志愿者感到受尊重与一定的获得感。忠顺社区的大部分事务并不是政府官员或者事务员来做,社区的一些服务事项大多数是志工来做,事务员选拨进入社区工作后,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与社区人在一起的,特别是随着事务员普遍的年轻化,更多情况下他们更愿意待在社区办公室进行办公,而不是亲自走进社区。社区的运转需要处理的是大多数是事关居民的日常事务,非常琐碎,忠顺社区充分发动本社区居民的余力与热情,自己的社区自己来服务,按照自己的想法与意愿来为社区治理共同努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社区治理不可能一日而就,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实现,忠顺社区创建各种组织、协会、团队、活动作为居民的平台,吸引居民的参与,同时根据社区的能力量力而行,按部就班的实现目标。更重要的是社区的建设要与周边的社区成长为共建共享的平台,你好我好大家才好,这样才能使社区治理更加持久发力。

三、基层社区治理创新路径探析

基层社区治理创新路径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经济的发展与网络的无孔不入为社区治理带来了新气象与新问题,相应的社区人的自助服务模式的构建也应当做出一些新变化以应时而变。

第一是社区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社区治理在于治理社区,就是在特定情形下通过特定人群实现对于社区的治理。找准发展定位是社区治理的第一步,我国的社区治理逐渐往网格化的治理模式发展,具体到社区设置格长,格长之下设置各个居住社区的楼长,分网格的治理适合我国社区目前的状况,便于管理与提供服务,在社区治理中出现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的了解情况并且加以解决。在网格化治理基础上,可以借鉴忠顺社区的社区人自助服务模式,自己的社区自己来打造,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需要有余力的社区人共同致力于社区治理与自我服务之中。不管是网格治理还是不断完善的志工服务模式,都需要结合自身社区实际发展状况开展,结合社区自身的结构特征、环境特征与周边联动特征,找出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是资源重置。目前阶段社区治理获得的资源是有限的,怎样配置有限的资源来达到资源利用效益最优化是很重要的。随着社区居民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单单依靠政府来提供服务可能不能够面面俱到,如果一味的依靠政府行政力量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会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公共事务管理,现有的编制人手不够,不得不想尽办法编外补充; 社会安全治理,警察不够招协警,协警不够搞城管,城管不足再组织“朝阳群众”“海淀大妈”。政府终日处于应急状态,不断扩充人手,还要“五加二白加黑”地加班加点。即便如此,民众依然不买账不满意不感谢。”燕继荣认为社会治理中协同治理时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行政力量在社区治理中可以逐渐分散力量到社区自组织与社区人的自我服务之中。要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就需要鼓励社区资源配置中的多元主体参与,利用市场化发展进行新的资源的再吸纳,按照社区人进行自主服务的意愿来进行资源重置。

第三是参与式社区治理的构建。在一些涉及社区治理的事物上,从政府提供管理与服务为中心转变为社区人自助服务的多元参与为中心的治理,社会治理最大程度吸纳社会参与,让人民群众成为社区公共事务的主体。在忠顺社区的志愿者服务中,怎样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服务于自己的社区并不断扩大服务半径,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文创、健康活动、食品、医疗、教育方面一体化自助服务模式的构建,社区治理的自我动员与范式构建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参与式社区治理一方面有利于社区治理的长效发展,突出社区多元主体,照顾到不同主体间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平衡调节主体间的矛盾。当投入得到一定回报的时候,个人才会决定继续投入努力,社区人的自助服务也是这样,应该给予参与社区治理的社区人或者志愿者更多的尊重与相应福利,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这样才能使參与式社区治理的不断得到发展。

总结:社区人的自助服务模式是台北文山区忠顺社区的一个良好发展方式,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社区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在治理理论不断发展与我国社区治理不断前进的基础上,探索出更加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式才是重中之重,需要社区居民自身与多元主体为之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外文出版社,2018.1

[2]夏建中.治理理论的特点和社区治理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

[4]赵守飞、谢正富.合作治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J].河北学刊,2013年第5期.

[5]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6]唐亚林.国家治理在中国的登场及其方法论价值[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7]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J].社会,2007年第2期.

[8]燕继.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 —— 社会治理的理论解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作者简介:宋梦可(1993-),女,河南平顶山人,法学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位: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
“村改居”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与重构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研究
小城镇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社区组织治理能力提升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