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说理科不能文
——高职数学课堂开展数学文化教育的对策探究

2018-11-30江苏省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玉民

数学大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职专业评价

江苏省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玉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教育已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它不仅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更着重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形成及发展,“立德树人”越发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教学目标。作为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自接触教育开始,学生就与数学有着不解之缘。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学生对高职数学的认识大部分局限于公式定理及用公式定理去解题等,甚至忽视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忽视渗透其中的数学文化。如何摆脱这种刻板的认识,立足学生基本学情、专业发展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真正实现数学从生活中来、终将回到生活中去的愿景,在数学课堂中实现对学生的数学文化教育,这是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笔者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双向互动和多元评价等四个方面,力求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措施。

一、创新教学理念,培养新时期文化教育观

思想指导行为,要想在数学教育中更好地开展数学文化教育,高职院校数学任课教师就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结合最新教学要求和目标,立足学生基本学情、专业选择和青春期身心发展特征,培养自己新时期的文化教育观。

由于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现在的学生接触社会较早,思想普遍较为成熟,更不容易受外人的影响。要想真正帮助学生融入数学文化教育,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高职数学教师不能再刻板拘泥于概念、公式,一味追求解题,忽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方法,而是要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深刻理解数学文化内涵,丰富数学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立足学生主体,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关注点,由浅入深、由趣味引入知识,创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中外数学发展史的长河中畅游,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数学文化,爱上数学,真正实现高职数学学习的乐学、会学和学会。

如在《数列》教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可以从故事导入,结合数学发展史和相关人文知识,以故事的方式将数列的发展娓娓道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将数学文化渗入教学,融入课堂,为高职院校数学文化校园建设奠定基础。或者将数学相关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如美术教学中的“对称美”,这与数学美也有一定的联系,通过各学科老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无处不在,在渐入佳境中爱上数学文化,进入学习状态。

二、丰富教学方法,充实高职数学“新文化”

数学文化的教育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强硬灌输,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虽然数学文化教育的号角已经吹响一段时间,但真正将其内容充实,融入教学实践,实现自身目的,还有待不断探索。笔者立足教学实践,认为要在新时期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就要与时俱进,充实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如微课教学、情境教学、故事教学、新三学教学法等。

同时,在知识生成、解题、应用和概念理解等过程中真正渗透数学文化,充实新形势下的高职数学“新文化”——第一,丰富的数学文化内涵。除了专业必备的概念、定理、公式等数学知识,还有数学精神思想等数学文化;第二,坚持问题导向的数学解题新方法,带着现实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海洋;第三,课程目标的创新,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而是着眼育人为本,不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在他们走入社会工作岗位之后,能真正将学到的数学文化、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运用其中。

如在正弦函数的教学中,高职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计算机优势,创新设计教学情境,将函数与图象等完美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将数形结合思想教授于学生。通过各种色彩优美、图形颇具美感、具有意境的多媒体形式,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吃透”知识点,真正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不仅学会数学知识点,还能在学习中解决现实问题,深入体会生活,将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强化双向互动,深化专业联系数学文化

在高职数学课堂开展数学文化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传道授业,而是一种从“教书育人”视角出发的关注师生交流的文化教育和交流互动。这种师生互动交流较为灵活、形式多样,可以是数学课堂上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也可以是课后有关数学、文化活动、生活等方面的交流互动;可以是关于一个故事、一段视频、一位数学家、一个数学典故的互动,也可以是数学专题的讨论;可以是数学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等专题的交流互动,也可以是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方向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的交流互动;可以是分配合理的一对一的师生互动,也可以是小组学习形式的交流互动。

通过对这种交流互动的强化,不仅有利于营造浓郁的灵活自由的数学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在这种数学文化氛围中燃起学习数学的激情,重启心理,开启智慧,引导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专业理论,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专业,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日后的工作生活都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对《数列的实际运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有效合理地创设双向互动情境,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列问题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现实住房分期付款问题等。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双向互动中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

四、多元成绩评价,促进高职数学文化渗透

对于一个完整的数学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有效多元的教学评价,不仅极大地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代表一切”的评价模式,而且有利于促使“教”与“学”这个教学过程更为完整。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激励功能,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激发教师“教得更好”,学生“学得更带劲儿”,在师生的共同成长中营造更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数学文化环境。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不仅内容多元化,形式更是多元化,开放灵活的多元评价,不仅可以采取提问表现、听课态度、作业表现、调研报告、成长纪实等形式,也可以将课内外评价双向结合,多维度进行评价,不仅通过教学的主客体——教师与学生,还可以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反馈。通过多维的综合表现,营造一个远近皆宜、显隐结合的评价氛围,促进数学文化的渗透,为营造系统全面的数学文化氛围夯实基础。

相较于全日制教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着更大的责任和更强的目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数学文化教育对于兼具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数学课堂开展数学文化教育,不仅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强化双向互动,而且要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多元化,为数学文化渗透和文化氛围营造奠定基础,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群体的职业素养,切实为社会培养一批有用之才。

[1]范彩荣.高职数学教学引入数学文化的实践尝试[J].高教学刊,2015(17):177-178.

[2]欧笑杭.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2):212-213.

[3]叶艳.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21.

[4]陈瑜,温红蕾.教育生态观下的高职数学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8):116-117.

猜你喜欢

高职专业评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