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失在历史中的“奇葩”姓氏

2018-11-30周周

奥秘 2018年1期
关键词:南越王瓜田汉武帝

●周周 编

中华民族的姓氏丰富多彩,中国人的古今姓氏目前已超过22000个,一部《百家姓》也未必能囊括全,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也在变化,有些曾很有名,后来慢慢演变成罕见的姓氏,不一而尽。

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就专门统计了汉朝一些在后来看起来比较罕见的姓氏,居然还不少,例如公上、室中、游水、公户、瓜田、终、五鹿、勿盐、疏、祢、吾丘、隽、直、秘等等,这些姓氏绝大部分在南宋已经罕见,而这些姓氏当中,还有不少是杰出人物。

两个“不疑”都是汉朝的名臣

在汉代,似乎“延年”、“不疑”这些名字挺流行的,在汉朝的名臣当中,就有两个叫“不疑”的,而且这两位的姓也比较少见,一个叫直不疑,一个隽不疑,他们都很杰出。

先说直不疑。直先生是南阳人,曾经在汉文帝身边担任郎官。直不疑在担任郎官的时候,是和其他郎官住同一个宿舍,金银财物也放在一个宿舍里面,这样一来,不免有点扯不清。

下面这个故事有点绕,我们不妨先设定三个人物:甲郎官、乙郎官、直不疑。这三位住同一宿舍,或者说同一个院子。有一天,甲郎官回家探亲,带了点钱回去,结果顺手拿错,拿了乙郎官的一包现金,当成自己的,就走了,“其同舍或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乙郎官回到宿舍,发现钱不见了,直接就怀疑直不疑,按照一般人的逻辑,直不疑应该是表明清白:你丢了钱财,不关我事。偏偏这个直不疑不是一般人,居然老老实实承认,还从自己腰包里拿出钱来赔给乙郎官。

幸亏甲郎官走了没多远,发现自己拿错了钱包,马上赶回来还给乙郎官,弄得乙郎官一脸羞愧,满头冷汗,连连向直不疑赔不是,直不疑却很淡定地说没事。

因为这件事,直不疑被称为厚道人,汉文帝听说之后决定重用他。直不疑被重用,是因为汉朝初期,比较重视质朴无华的人。直不疑被提拔为中大夫,然而,朝廷里却有人不喜欢他,为何呢?理由很搞笑,居然是直不疑先生颜值太高,“状貌甚美”,然后由此引发开来,说他“盗嫂”,即和嫂子有不正当关系。面对这种诬陷,直不疑也不着急,只说了一句:“我乃无兄。”连哥都没有,哪来的嫂子!

当然,直不疑不只是为人厚道,同时也很有管理艺术,他在地方任官,生怕树立名声,却一直有佳绩,深受百姓爱戴。

隽不疑比直不疑的年代稍晚,他在汉武帝末期任官,到汉昭帝的时候,任京兆尹,治理方面很有成绩, 这也要归功于隽不疑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每当隽不疑所作所为有利于百姓,隽妈妈就高兴得能一顿吃好几碗,连声夸儿子有出息;每当隽不疑没有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隽妈妈就忧愁得不思饮食,认为儿子做得不称职。就是在这位贤良母亲的督促下,隽不疑成为一代廉吏和能吏。

隽不疑做事也很果断,汉昭帝时期,有一天,忽然有人驾着黄犊车,穿着黄长袍,堂而皇之来到皇宫北阙,自称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当时长安城的人都很慌张,不知道怎么办,只有隽不疑十分果断,将此人拘捕起来,后来一审查,发现这个人果然是个骗子。从这件事来看,隽先生真是配得上“不疑”这个名字。

“五鹿”“瓜田”在史上也颇有作为

汉朝名人当中,有个叫五鹿充宗的,其姓即“五鹿”,乍一听,画面感还挺强的,似乎有五头鹿呈现在眼前。这个姓氏怎么来的呢?应该是根据地名而来。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地方叫五鹿,这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当年晋国公子重耳逃难,就经过这个地方,重耳饿得不行,在五鹿向当地百姓讨饭吃,结果百姓给了他一块土,被重耳的随臣狐偃视为吉兆。

五鹿充宗是西汉时期的人,为人不怎么样,但是学问厉害,他精通易学,没有几个人能在易学上拼得过他,很多大儒看见他都不敢说话,尤其不敢说《易经》。然而有个叫朱云的人不信邪,跑到五鹿充宗那里去发起挑战赛,比赛具体过程不清楚,但是结果清楚,朱云赢得胜利,五鹿老师卫冕失败。因为姓五鹿,大家就把这次挑战赛比喻成折鹿角,老百姓都这么传唱:“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就是将五鹿充宗说成一头鹿,他卫冕赛失败,相当于鹿头上的角被折断了,好没面子。

还有一个很有画面感的姓就是“瓜田”,而以瓜田为姓的,有一个知名人物叫做瓜田仪。公元17年,正是王莽在位期间,临淮人瓜田仪率众在会稽长洲起义,起义军达到一万多人,王莽的大军居然攻打不下,于是诱降,遭瓜田仪拒绝。瓜田仪死后,王莽还授予他封号,为之立祠,然而,瓜田仪的手下并不为所动,继续坚守,可见瓜田仪手下的忠诚度很高。

终军成从军儿女的偶像

终军是汉武帝时候的人,十八岁就被地方重视。首先被当地太守赏识,很快又被汉武帝所欣赏。

终军很有英雄气魄,年少的时候从家乡济南远上长安,刚出关的时候,守关口的官吏给他一个凭证,终军问:拿这个给我干啥?官吏说:你回来的时候用得着。终军很自信地说:我此去长安,根本没想着再回来,拿它有什么用,“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言下之意就是说此去一定能得到重用,不用原路返回。果然,他一到长安,就很受汉武帝器重。

当时南越一带骚动,终军主动请求去那里平叛,他豪情万丈地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愿意凭一根长绳子将南越王拿到长安来。大丈夫说做就做,终军受命来到南越,经过一番思想工作,南越王也愿意归附汉朝,可惜南越相吕嘉发动兵乱,终军被杀,时年不过二十来岁,天下很惋惜,称之为“终童”。终军为国家的统一大业,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

终军的这种英雄气概,很为后人所敬仰,因此一说投军打仗,就会引用“终军请缨”的典故。

汉朝还有一对姓“疏”的叔侄,名叫疏广、疏受,东海兰陵人,他们精通《论语》和《诗经》等,担任当时太子的老师,教学成绩也上乘。疏氏叔侄级别很高,薪水二千石,然而,他们年老的时候还是回到了家乡的怀抱,更难能可贵的是,手里大笔的钱不去盖大厦广屋,不去买良田牛羊,却拿出来与当地人共享。他们的后代很想不开,这二位却说:“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你们还是老老实实耕作劳动,做一个普通平凡的人吧!“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高风亮节,一直为后人仰慕。

●李恒克 荐自《广州日报》

猜你喜欢

南越王瓜田汉武帝
李民涌 几代文博人,合力打造湾区IP顶流
“瓜田明珠”“瓜奶奶”: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
“南越王墓”主人的奢华生活
南越王的厨房里有什么
东方朔智答汉武帝
呱呱叫的瓜田
宋就不计前嫌
树为何名
陪你一起读历史(6) 汉武帝竟是“玄幻控”
给别人的瓜田浇点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