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设备日常使用质量控制与保证

2018-11-30梁连威

科技与创新 2018年2期
关键词:磁共振线圈工程师

梁连威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磁共振设备日常使用质量控制与保证

梁连威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做好磁共振设备的质量控制与保证工作是确保磁共振成像质量及准确度的重要工作。分析了磁共振设备的成像原理,并为磁共振设备的日常使用质量控制与保证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旨在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磁共振设备;医学影像设备;质量控制;医学检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磁共振设备具有安全、无辐射、精确度高等优点,并由于其对软组织滑膜、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和透明软骨的分辨率高,被应用于医学检查中,对提高医学检查的准确性、促进医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磁共振设备的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原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简单而言是利用原子核内自旋的质子(人体内最广泛存在的是氢的质子核,我们目前成像的粒子是氢的质子),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通过接收外界传递的电磁能量(射频)而发生自身的自旋频率的变化,再将这种能量的变化释放出来,产生信号,通过线圈接收,经计算机运算后重建成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2 磁共振设备日常使用质量控制与保证

2.1 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操作人员应具备岗位需求的基本素质,必须取得磁共振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对设备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包括工作原理、结构性能、环境条件,以及设备的调整方法和参数选择等;加强操作培训,熟练操作,避免因误操作引起医疗事故和设备故障,往往有很多设备故障是因为操作不规范,常年累积对设备的运行造成了影响;要有执业医师证,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根据病人的病情合理地选择扫描序列和参数,减少不必要的扫描序列,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减少对设备因扫描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耗。

操作人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对机房及设备间进行清洁。由于静电感应可使灰尘吸附在机件和集成板的表面,影响散热而改变设备的性能,加速元件的老化与损坏,降低绝缘性。灰尘对计算机系统和梯度系统的损害更大,甚至导致其无法工作。因此,设备间、机房必须保持清洁。定期清洁数据采集柜、射频放大器、梯度放大器的过滤网以及磁体孔径内的造影剂,检查磁体内床桥下是否有硬币发卡等金属物品;每日开机前,要记录环境温度,确保环境温度在合理区间。电子元器件对温度都是非常敏感的,且都有一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又因磁共振功率大、产热大,因此,环境温度对磁共振影响也特别大,应确保室温控制在18~20℃,湿度控制在40%~60%.除此之外,还要检查冷头是否工作,压缩机压力是否正常(通常为310~330 mbar),每天检查并记录液氦液面(建议液面50%左右添加液氦)。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再按正常的开机顺序开机。开机过程中要观察磁共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表面的开关、指示灯及显示参数是否正常,如果有异常或报错,则要及时通知工程师检修,不能忽略故障而继续工作。否则,不仅会影响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还有可能给受检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此外,要定期进行磁盘清理及删除硬盘中过期的病人记录,每周重启计算机主机一次,以减少死机现象。操作人员对受检者要做规范检查。检查前,要仔细询问受检者是否有磁共振检查禁忌物品,还需叮嘱受检者根据检查部位进行准备,是否需要禁食、禁水等。操作人员要根据受检者的检查部位选择合适的线圈,并给病人精确定位。线圈属于消耗品,搬动线圈要轻拿轻放,不要将造影剂洒落到线圈上。不能直接将线圈接触病人身体,中间需加厚绝缘软垫以免产生漏电流。连接线要保持拉直,不要绕成闭环。注意线圈插头要和插座的插孔对准,避免弄弯接头的连接针。检查过程中,根据受检者的病情及诊断部位合理、科学地选择扫描序列和参数,有些部位该做脂肪抑制,有的部位需要水抑制,有的需要加薄层扫描,有的需要延长重复时间和回波时间,有的需要做动态增强等。只有规范扫描,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质图像,清晰地显示细微结构和病变,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避免漏诊和误诊。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要同时根据图像的质量变化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要分析原因并及时联系临床医学工程师,尽快处理设备故障。

2.2 临床医学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

临床医学工程师对磁共振复杂的成像原理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更了解成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因此,在MRI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以在更高层面参与并指导质控,无论是在验收、日常的计量检测中,还是在年度的状态检测中,都发挥着诊断医生、操作人员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验收检测应该是在扫描患者之前和大修之后进行。对于新购入的磁共振设备,在进行扫描患者之前的整个过程(包括场地选择、现场施工、设备进场、装机、调试),临床医学工程师都要配合厂家装机工程师全程参与。最终要严格按照最初的论证报告所提交的参数对设备进行比对,保证无误且运行及图像都一切正常方可签收验收报告。大修包括替换或维修以下子系统部件:梯度放大器、梯度线圈、磁体、射频放大器、数字板和信号处理电路板等。基本的检测应该在整个MRI系统与附属的子系统之上进行。所有的记录应该保存在靠近MRI扫描架的中心位置。磁共振系统的验收检测是整个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临床医学工程师要保证磁共振系统的应用安全及风险控制。对磁共振系统做好预防性维护和周期性检测,将使用成本和风险降至最低,是临床工程师重要的岗位职责。随着时间、周围的环境温度及湿度的变化,磁共振系统的很多物理参数将发生漂移,干扰图像质量,影响诊断结果,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物理参数基线,并用标准线圈定期进行水模测试。如果参数出现较大偏离,则要进一步检测,查找原因,避免留下安全隐患,导致故障范围扩大。

临床医学工程师要及时排除并解决磁共振系统的故障隐患。磁共振系统的结构和原理非常复杂,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隐患,故障的应急维修是临床医学工程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只有及时排除设备故障,才能保证设备安全、有效使用,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减少医疗纠纷。判断系统故障的性质和原因应严格遵循“先软件、后硬件,先外围、后核心”的原则,使故障在最小范围内得以解决。系统“软故障”大多是由于电子元器件和机械部件间接触不良、老化或者操作软件损坏造成的,可以通过工程师的精心调整和修复排除;而系统“硬故障”则是由于系统硬件和电路板的损坏引起的,必须更换硬件和电路板才能排除,这种故障往往出现的比较少,磁共振系统的日常故障往往是软件故障及操作不当引起的。临床医学工程师要坚持详细记录设备的维修情况,重点记录内容有在故障发生时设备的使用情况、故障现象、分析判断结果、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总停机时间,以此作为维修资料存入档案。

2.3 厂家专业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

厂家对专业的资深工程师分工明确,MRI工程师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磁共振领域展开,他们更加精通磁共振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相比于医院比较闭塞的工作环境,他们的工作环境更加开放,有机会接触更多的科技前沿,了解更多的先进技术。他们通常一个人负责多个用户区域,所以,遇到的各种故障现象比较多,有着更加丰富的应急维修经验。医院的设备管理人员要经常外请厂家专业的工程师给磁共振设备的操作人员、临床医学工程师做培训指导,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由于磁共振系统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单凭日常的维护保养往往不能保证图像的质量。因此,要定期进行专业调整。专业性的调试调整是指定期请厂家专业工程师现场进行射频最大功率的调整、射频伪影的抑制、梯度放大器中心频率漂移的校正、操作系统的软件升级或安装补丁等专业性的调试和调整。它是系统稳定和获得优质MR图像的重要保证。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磁共振设备的日常使用质量控制与保证关系到磁共振成像的质量。因此,医院要重视磁共振设备的日常使用质量控制与保证工作,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全体工作人员的维护意识,促使相关工作人员履行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从而确保磁共振设备的有效运行。

[1]付丽媛,梁永刚,倪萍,等.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控制检测[J].中国医学装备,2016(03).

[2]宋丰言,戴晨曦,张和华,等.医用磁共振仪质量控制标准化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10).

R445.2

A

10.15913/j.cnki.kjycx.2018.02.110

2095-6835(2018)02-0110-02

张思楠〕

猜你喜欢

磁共振线圈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基于LSTM的汽轮发电机线圈的早期异常检测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多层包扎对线圈绝缘性能影响研究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