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精选范例的原则

2018-11-30郭鹏飞

生物学教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例传染病生物学

郭鹏飞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水电二局学校 511340)

范例教学是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一种常用而重要的教学方法,其成败的第一个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地选择范例。在多年的教学观察中,常常发现一些初中生物学教师在进行范例教学时,由于没有对可选的例子作深入推敲,或是照搬教材上的一些案例,或是在选择范例时缺乏标尺而误选个案,以致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初中生物学教学实例展开讨论,归结出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精选范例的四个原则。

1 在空间上求近

提高学生建构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效率,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范例教学的基础性强调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作为基础。在空间上求近,就是指在精选范例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实例去筛选范例。

例如,在广州城镇地区进行无性生殖概念教学时,最好的范例可能并非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中列举的椒草或马铃薯,而是在广州地区极其常见、学生也极其熟悉的绿萝。绿萝是一种非常适合室内栽种的观叶植物,其姿态优美,生命力很强,可以取其茎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通过扦插大量繁殖,在广州地区的许多学生家中和公共场所都有栽种。但是,椒草在广州地区却较难见到,马铃薯在广州地区也极少栽种。这种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实例中精选的范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生物学概念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更加透辙。

2 在时间上求新

越新近发生的事件,学生对其的记忆越清晰,关注程度也越高。从最新发生的事件中去筛选范例,有利于学生通过探析最熟悉的事件,真正把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本质属性,进而实现知识迁移。

在广州市增城区某校2015级初中学生的一节初二生物公开课上,一位教师以“非典”(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简称SARS)作为范例来讲授传染病的特点及其流行的基本环节。毋容置疑,“非典”作为重大的传染病历史事件,在“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中是必须提及的,但是,以它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则极为不妥。“非典”于2002年11月16日在中国广东出现首例,于2003年3月在中国北京集中爆发,至2003年7月5日中国台湾最后一个宣布解除“非典”警报,全球首次“非典”流行宣告结束。对于2015级初中学生而言,2003年那一年他们才刚刚出生,或者才一周岁多,所以,如果在此课前他们没有从其他渠道了解“非典”,他们对“非典”是非常陌生的,他们不会有他们的老师那种对“非典”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没有对“非典”的那种恐慌焦虑的心理体验。所以“非典”不适合作为此课的范例。那么,用什么例子作为此课的范例更好呢?教师可以从本校近一两年期间出现过的有较多学生感染的传染病例(如流感、水痘等)去筛选范例。

3 在结构上求简

教学必须遵循认知规律,范例教学也不例外。遵循由浅至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才能真正发挥范例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和启发作用。在范例教学中要先选择一个比较简单而有代表性的例子作为范例,帮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某个生物学概念、知识或原理的真实内涵。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讨更复杂、更深奥的其他案例,学会举一反三。

例如,在2016年广州市增城区某初级中学,曾经发生过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疫情,也出现过较多流感病例,那么,在2017年“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授课中,这所学校的生物学教师应该选择哪一个实例作为范例呢?诺如病毒感染性极强,既可以通过饮食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其传播途径比较复杂,而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比较简单。因此,根据求简的原则,应该选择流感作为此课的范例更加合适。

4 在实验材料上求廉

教学中所选范例涉及实验材料时,价格越低,其推广的价值越大。因此,在教学效果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价格更加低廉的材料作为范例。例如,“花的结构”教学内容在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其教学时间大约在11月下旬,此时植物的真花比较难找。许多广州地区的初中教师对“花的结构”教学都有同感——用百合花的真花价格太贵,用菜心的真花个体又太小,让教师极为纠结。然而,在此季节广州地区的校园或社区中,红花羊蹄甲(香港市花)的花正在盛开,采摘此花用于教学不仅不用花钱,而且此花大、艳丽,有利于学生在观察和解剖此花的过程中掌握花的结构,教学效果极佳。因此,广州地区的教师不妨选用红花羊蹄甲的真花,作为“花的结构”教学中的范例。

猜你喜欢

实例传染病生物学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宠物可能带来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