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乡土文化教学资源运用的基本原则
——以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为例

2018-11-30河南省商丘市二高王景鹏

中学政史地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乡土课程标准高中历史

●河南省商丘市二高 王景鹏

乡土史课程资源是新课改背景下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之一,将乡土文化融入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统编历史教材的理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乡土历史文化都可以拿来在课堂中运用。面对浩如烟海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取舍、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为例做如下探讨。

一、选择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乡土史材料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时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取舍材料。例如,在讲授本课第一个标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时,我选取毛泽东和蒋介石重庆谈判时穿中山装的照片,以及我自己的婚纱照,讲授男子服饰从清朝的长袍马褂演变为西装和中山装的过程,并让学生探讨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中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高中学生好奇的心理。最后,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近代以来男子和女子服饰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原因。面对统编教材的局限,高中历史教师很有必要给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多方面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而这些身边的乡土史课程资源不仅符合课改要求,而且它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同样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如,在讲授第二个标题《并行于世的中西餐》时,我抓拍了独具豫东特色的商丘人民热闹吃喜桌的照片,以及肯德基门店的照片。作为高中生,基本都有过吃大桌的经历,这样就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对家乡和民族的热爱。

二、乡土资料不能喧宾夺主,要能突出课堂重点

尽管新课改后重新编写了历史教材,但主要是从宏观上侧重于近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介绍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突出主干知识。但史料的丰富程度还不够,教材内容很多为史料的堆积和现成的史论,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拓展相关知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体验、感悟历史,在感悟中进行历史真相与历史问题的探究。而乡土历史对补充史料和创设情境是个不错的选择。历史课本中的史实介绍远没有创设情境去探究和亲自考查给人印象深刻,而身边这些鲜活的历史又会加深学生对历史叙述的理解。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绝不能让乡土史喧宾夺主。

例如,在讲述第三个标题《居室建筑的演进》时,我选取了商丘古城陈家大院、侯方域故居的照片以及我家的装修效果图,但是学生普遍对古代四合院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体现出来的尊卑有别和长幼有序的历史文化感兴趣。甚至有学生起哄:“老师你讲讲呗!”但这明显偏离了本节历史教学的目的。我告诉学生,有兴趣的可以实地参观和网上查阅资料,引导学生课下自己钻研。然后迅速抛出问题:西方居住理念在近代传入中国后,中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了哪些变化?把学生的思维拉到历史教学中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合理地运用乡土史会适得其反,让教学目的南辕北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取舍,充分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选择适合的方式、插入的时机等,做到言简意赅,有放有收,切不可偏离教学主题,更不可牵强附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猜你喜欢

乡土课程标准高中历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教学探析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