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刍探

2018-11-29张丹凤

成才之路 2018年32期
关键词:利他行为品德教育实践活动

张丹凤

摘 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让学生成长为“社会的人”。要想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利他行为,教师要挖掘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品德教育;利他行为;培养;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2-0022-01

一些中学生具有叛逆、自卑、人际交往和青春期困惑、思维受认知不足的阻碍等特点,表现出迫切的朋友交往的需求和获得帮助的需求。另外,一些中学生对他人、集体、社会甚至国家表现出一定的冷漠感。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教育学生有效参与竞争与合作、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乐于助人,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耐挫力和心理承受力等。这不仅能够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也是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为核心的,它能够为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帮助学生增强公民意识,养成乐于助人、有责任心的品质。基于此,教师应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实现对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现结合教学实践,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进行研究。

一、挖掘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了解利他行为的具体表现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材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为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迎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利他行为奠定基础。八年级教材中有与人为善、宽容、诚信等内容,教育学生形成公民优良品质,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关注自己的感受,还要关注他人的感受。同时,教材中还有关于权利与义务的内容,能够让学生明白权利与义务相伴而行,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增强义务观念,即学会承担对于他人、社会的义务,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教材中有关于规则、公平、责任、爱国等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规则意识和公民意识。通过系统学习教材,学生能够养成关爱他人、与人为善、谦让、分享等品质。

二、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感悟利他行为的现实意义

(1)小组合作——在协调互助中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时,小组合作过程中还可以穿插组间的竞争。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竞争,有利于养成分享、谦让、帮助他人等品质,从而有利于利他行为的养成。

(2)情境再现——在情感激发中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斯陶布的社会行为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源是价值取向的动机源和移情(Empathy)。另外,波马扎尔和杰卡德的决策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的出现必须借助于情境的激活作用以及其他各种人格和情境因素。而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呈现各种现实情境,这对于激发学生同情心、引发学生认同感、使学生产生移情等极其重要。在情境选择和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两难道德情境的设定,这样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才会进行真正的思考,在自我选择与相互比较中去感悟“真善美”,去体会利他行为对于自身、他人乃至社会的意义。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情境再现,可以在情感激发中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

(3)时事播报——在敏锐洞察中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时事性和政治性,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时事播报环节。此环节中的新闻再现及问题设置,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及社会的发展,从而进行政治观察力的锻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感、正义感能够被充分激发,从而为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提供捷径。

三、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践行利他行为的全新路径

道德与法治课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要达到这一目标,离不开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研究,思考成因、研究对策。在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班级同学要全体参与,分组进行材料的搜集、相关单位的走访等。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学生间、师生间能进行良好的互动,能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全新的思考。在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得到培养,促进利他行为的养成。

总之,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学生的规则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会逐步树立,关爱他人、与人为善、谦让、分享等品质会逐步养成。道德与法治课堂必将展现其应用的学科风采与育人效果,学生也会在课堂教学与活动中成长为“社会的人”。当前,我国对于既具有学科特点,又具有德育功能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利他行为的研究还相对匮乏。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培养学生利他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田彦秋.培养学生公正感和利他行為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5(05).

[2]王世铎.我国初中生利他行为的特征及教育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品德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
试论利他行为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