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舱法的车内空气VOC释放特性分析

2018-11-29张喜媚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二甲苯头枕苯乙烯

张喜媚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545005)

0 引言

随着汽车销量的升高,车内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长时间吸食有害气体,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如何降低车内VOC释放成为汽车行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环境舱法实际上就是合理模拟环境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测量数据可以直接反映材料释放现状,获取数据和污染情况有着直接对应关系。

1 我国车内VOC管理现状

我国对车内的VOC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我国也颁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但是,由于我国汽车行业以及相关企业的日益崛起,此项指南已经不在适用于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的诉求。此外,《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试方法》已经与目前车辆实际使用情况不相一致,几乎不能有效的反映车辆在行驶状态下车内空气情况[1]。基于此,国家在2016年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征求意见稿,此次修订为进一步优化VOC测试方法,促使厂家在生产车辆过程中减少污染,并切断车内空气污染来源。

2 环境舱法的车内空气VOC释放相关实验结果分析

2.1 车辆下线时间对于车内VOC的影响

控制温度、湿度以及风速等各种条件,运用环境舱法进行试验。对5辆试验车的车内苯、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丙烯醛、乙醛和二甲苯8种有机挥发物的释放水平、车辆下线时间的变化和VOC衰减特性进行比较发现,车辆下线的时间越长,车内的VOC浓度就会相对下降[1]。车辆下线30~60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的下降幅度能够达到40%,而甲醛、丙烯醛和乙醛的下降幅度相对较低,只达到了10%~35%,丙烯醛除高温状态下,其他状态都会保持平稳的状态。车辆下线60天内,在标准的温度下,可以看出苯、乙苯、甲苯、二甲苯和苯乙烯下降的幅度相对于醛酮类物质较快[2]。

2.2 车内短期通风对VOC的影响

对车辆进行简短的24 h通风实验比较。首先对车辆采取24 h封闭后进行采样,然后打开车门对其进行24 h通风,通风结束后关闭车门在对车内空气进行测试采样。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经过短暂时间的通风后,除了苯之外,甲苯、乙苯、苯乙烯和二甲苯浓度均有减少的现象,达到40%左右;但是对于甲醛、丙烯醛和乙醛来说,短暂通风并不能相对减少其含量,对于此3种物质来说影响效果不大[3]。

2.3 不同位置对于VOC释放的影响

为了测试IOS12219-1:2012和HJ/T400-2007中,车内不同位置对于车内VOC释放影响的差异,同时在车内的前排座椅头枕连接中间以及驾驶员头枕和方向盘连接处进行样品采集。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车内的前排座椅头枕连接中间以及驾驶员头枕和方向盘连接处这2个位置的实验结果差距均在15%之内,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异[4]。

3 结束语

对于新生产的汽车来说,下线时间越长,车内的VOC下降的水平就会越高,并且VOC气体中的苯系物相对于醛酮类物质来说下降的速度较快。对于下线时间较短的汽车来说,通过短暂通风的方式也能够降低苯系物的含量。车内VOC的排放量与车内位置之间没有关联性,车内不同位置对VOC排放来说都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启繁,沈隽,刘婉君.国产试验微舱对人造板VOC释放检测的分析[J].森林工程,2016,32(1):37-42.

[2]刘俊伟.室内环境中VOC的监测方法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32(12):298.

[3]钟广亮,周锴,王卓,等.环境对车内VOC影响的研究[J].北京汽车,2017,19(4):1-3.

[4]朱俊峰,杨菲菲,任建华.某车型空调空调系统VOC性能提升[J].汽车实用技术,2017,45(14):179-181.

猜你喜欢

二甲苯头枕苯乙烯
发泡胶个性化头枕+头颈肩热塑膜在固定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中的应用
苯乙烯焦油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在地图上玩耍的孩子
基于仿真的鞭打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在病理技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方法探讨
喝带盖热饮有害健康?
中国8月苯乙烯进口量26万t,为16个月以来最低
云南不同产地夜交藤中的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