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光照亮前路萤火指引未来

2018-11-29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18年12期
关键词:荧光素酶光学克隆

萤火虫是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萤火虫的腹部有七八节,腹部末端的下方有发光器,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后产生黄绿色荧光,这便是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光的过程中,三磷酸腺苷(即ATP)中的化学能95%转化为光能,因此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在科学技术上就有了很多重要的应用。例如冷光灯与生物光学成像等。

冷光灯是一种采用冷光板作为光源材料的灯。同萤火虫一样,冷光灯在运转的过程中不会发热。由于它有功率小、照度高、基本不产热的优点,人们还称之为“绿色照明灯”。在现代,它以极快的速度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可见萤火虫发光原理的这项应用的确很重要。

生物光学成像相较于冷光灯则更加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一些学者尝试向生物体内注射荧光染料,并结合内窥实现光学测量,来分辨肿瘤的正常区域和病态区域。在1994年查尔菲等科学家实现了荧光蛋白的成功表达后,荧光蛋白迅速被应用于各种生物学研究中。

荧光素酶是另一类重要的应用于生物成像的生物发光物。这里的荧光素酶便是之前在萤火虫的发光原理中被提到的那种酶。1985年,小德维特等人首次克隆了匹拉里斯的荧光素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从中获得了具有活性的荧光素酶。1986年,他们又测定了荧光素酶的基因序列。随后,各种荧光素酶基因相继克隆成功。时至今日,科学家们已经可以熟练运用这项技术去检测白鼠体内的肿瘤了,而且这项技术可对细胞和活体内的病毒等实现定量、实时、无创地观测。

由上面的这两个实例可以看出,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这不禁让人惊叹如此微小的萤火虫竟然还可以有这么大的作用。当然,萤火虫身上也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人类去探索。萤火虫已经为人类未来的道路贡献了光明,萤火虫的荧光也正照映着人类科技不断发展的梦想。

猜你喜欢

荧光素酶光学克隆
克隆狼
滑轮组的装配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家兔β干扰素启动子质粒的构建及其启动子活性鉴定
基于CXCR4启动子的中药有效成分高通量筛选细胞模型构建和应用
细菌照明灯
双报告基因标记乳腺癌细胞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活体成像研究
第2讲 光学知识专题复习
属于“我们”
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