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策略

2018-11-29韩月乔

文学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语文

韩月乔

一.课堂提问艺术概述

(一)提问的意义

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提问具有激疑启思、集中注意、评价反馈、组织教学等主要功能,注重课堂提问艺术的运用,能够打破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愉悦的学习环境。如何灵活地将提问艺术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成为当前许多语文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提问本身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是与教学本身俱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会设计问题,更要会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问题,做到设计精炼,运用巧妙。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提问艺术,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大意义。语文教师在上课之前,也就是备课的时候就要设计好本堂课的相关问题,良好的提问艺术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思路得到更好的扩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潜能得到相应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其分析能力以及合作创新能力都能够得到培养。课堂提问策略的良好运用,不仅有利于逐渐激发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语文综合探究学习,也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互动,以便于逐渐改变传统课堂中“满堂灌”“满堂训”“满堂问”的枯燥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策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灵活地将提问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减轻学生的压力,使其获得身心的快乐和享受。

(二)提问要有合理的结构

所谓提问结构要合理,也就是说在语文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仅要基于语文基础知识、基于学生学情、基于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更要符合语言、文学的逻辑思维,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能环环相扣,联系更加紧密。提问本身是一个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最初根据课文内容抛砖引玉式提出一个问题,属于提问的最初阶段,也就是我们将常说的引入阶段。之后教师又继续给予学生提示并追问,这是教师根据引入阶段学生的反应反馈,采取的相应行动,而采取相应行动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最初反应给出的回答进行分析思考,只有分析思考正确,采取相应行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就是第二阶段的介入阶段。经过循序渐进的启发、提示、追问,学生的回答渐渐接近或者基本接近教师期望的答案,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时,便是提问的接受阶段了。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提问要严谨合理,结构符合逻辑,可以通过以下四点具体体现:1.提出问题;2.意图决定;3.相应行动;4.评价总结。

二.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上说:课堂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手段,提问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形式,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课堂提问不够重视,不能明确提问的意义及原则,对课堂提问深入研读设计的热情度不够高,只是为了讲课而提问,不是为了学生理解弄懂而设计提问,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只是为片面地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大部分教师不会根据课标要求而去设计运用各种提问的切实可行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综合运用多种提问类型,课堂提问的效用得不到保证。

从微观上说:课堂提问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提问,许多教师提问针对性不强,做不到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层次提问,不能把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相结合,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可能只有一两个同学可以理解,大部分不能理解,教师根据一两个学生回答就给出结论,以偏概全,不能顾及所有学生。提问没有层次、缺乏趣味性,学生不愿倾听、不爱回答,造成课堂无效提问。

三.课堂提问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从学生角度分析,初中生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生理心理都处于发展期,叛逆心理比较重,课堂注意力低,假如教师提出的问题单一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上处于敏感期,教师提问问题过难,大部分学生对答案模糊、不会答,碍于面子怕答错会选择避而不答,或者为了避免出丑,一部分学生“会而不敢答”。课堂中学生自己本身缺乏主体意识,只是为了应付学业压力,机械被动的在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研究的精神,思维方式固化,只愿意接受,不愿意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中生学情不一样,学生水平存在差距,对于问题的认知有不同看法,假如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顾及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久而久之,会有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提问过于简单,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屑回答;提问过难,成绩弱一点的学生不会回答,慢慢失去信心,会导致课堂效率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学生自身水平也是造成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从教师角度分析,由于大部分教师的专业背景不一样,自身技能素养不足,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训练学习,对课堂提问艺术策略没有深入研究过,或者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大,没有时间深入研究课堂提问艺术的优势,对于教学知识机械的在完成任务,提问流于形式化。刚刚毕业的任教的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经验缺乏,对新课标没有做过精细分析研究,对课堂提问角度、广度、难度把握不好,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多种问题。

四.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维度,教师必须用自己系统精细的提问设计,去激发学生的内心的求知欲。因此,为了使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效应,设计问题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提问应遵循目的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提出的问题首先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思考推敲,分析如何设计问题更有针对性、如何使抛出的问题突出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思维始终指向教学目标。

(二)提问应遵循启发性原则

好的提问不是肤浅随意的提问,学生只会不经大脑的用“是”或“不是”“会”或“不会”来敷衍的回答,而是能够启发学生灵感,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主动质疑探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提问应遵循明确性原则

所谓明确也就是说提问的内容要明确以及提问时的语言表述要准确,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认真思考问题、主动去探究问题。

(四)提问应遵循普遍性原则

提问应考虑学生的成绩总体水平差异,提问题时应该兼顾所有学生,不是仅仅为一两个或者少部分学生而提问,遵循普遍性原则是课堂提问的最根本原则。

五.课堂提问艺术策略——几种常用提问技巧

(一)直接式提问

这是一种以正面提问的方式,简洁明了直击主题,使学生易于理解,方便及时思维立即反应作答,这种提问方式存在的不足是启发引导性不强,适合本身具有一定难度或者答案内容涉及较广的问题,此类问题不应再设置理解障碍,以直接式为好。

(二)婉曲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应就问题的表达而灵活运用,是一种与直接式提问相反的提问方式,不是就问题本身做出正面提问,而是变换提问的角度或者改变提问的方式。婉曲式提问可以变直线思维为曲线思维,由于发问方式灵活多样,具有启发性,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此类问题适合本身难度不大或者答案内容涉及面不广的问题,但教学内容也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而设计问题。

(三)疏导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注重于梳理问题脉络,注重问题本身的内在逻辑性,使问题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在提问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由探究质疑,以学生自由讨论为主体,教师及时提醒、疏导、纠正。这种提问方式也应该根据文体类型、文章难易程度灵活掌握。

(四)考察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侧重于对学生旧知识的记忆情况进行了解和考察,多用于第二、三课时对第一课时前面所学知识的温故,便于第二课时继续延伸拓展新知识;也可用于期中检测、期末复习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考察式提问,带领学生统一复习重点、加强重要考点的记忆。考察式提问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检查学习效果,深化教学内容。

(五)磋商式提问

这是一种比较民主的提问方式,教师以商量的语气进行提问或者提出要求,师生一起研究探讨出问题的答案并共同作出总结。这样提问更加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体现教学民主性,符合新课标要求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没有将教师的思维强加给学生,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需要注意的是,磋商式提问在知识类问答中要谨慎使用。

(六)设疑式提问

设疑式提问不是简单的疑问、反问,而是提出的问题本身存在疑点或者存在谬误的命题,这样可以引起学生深入思考。这种提问方式启发性很强,有利于引起学生注意以及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准确的理解,特别是激发了学生思考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维能力、辨别比较思维能力,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提问时要注意与教学重难点紧密联系。

(七)扩展式提问

扩展式提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想象思维等。扩展式提问提出的问题好比数学知识中的一条射线的原点,可以在圆周360度范围内向任何方向发出,从原点出发,学生可以向不同方向寻求答案,因而答案不要求必须统一,言之有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提问方式多用于能力训练提升方面的题,需要根据课标要求、文体类型、教材类型灵活运用。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课堂教学中体提问艺术的灵活掌握十分重要。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不仅给课堂带来了生气,也改变了以往的“满堂灌”“满堂问”教学的那种单一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提问艺术针对学生思维的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合理地调动思维,开动大脑,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而且有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等等。相反,假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上课冷漠呆板,提问单调乏味,不会合理运用提问的教学机智,那么学生听课也肯定会冷漠无趣、对回答问题也毫无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提问艺术的积极作用,根据教材、文体合理设计提问,这样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史洁莹,刘小禾.中学教师微格教学培训丛书(语文)讲解技能提问技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普中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Z].2016.09

[3]黄伟.提问与对话:有效教学的入口与路径[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05

[4]丹东尼奥(Dantonio,M),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07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思维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