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情是由性激素引起的吗

2018-11-29

生物学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神经递质性激素生理

徐 勇

(四川省成都市中和中学 成都 610212)

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3“通过激素的调节”的教学时,学生主动探讨了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生理作用,有的学生还把爱情与性激素联系起来探讨。由于整个探讨过程中的问题是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所以学生表现积极主动、富有成效。

1 男性和女性分泌性激素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

男性和女性的差异从根本上是由细胞核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含有两个异型性染色体XY,女性含有两个同型性染色体XX,由此决定了两性在生殖器官上的区别。男性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这是两性的第一性征的区别。两性差异还表现在第二性征上,这是由于性激素调节的结果。

1.1 睾丸分泌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性激素,包括睾酮、雄希二酮与脱氢表雄酮,其中以睾酮的活性最强。

雄性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刺激性器官的发育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其功能。具体包括: ①刺激性器官的发育,并维持它们于成熟状态;②刺激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它们正常状态,如生长胡须、阴毛、腋毛、胸毛,并使之呈现男性特点分布;声音增厚、声音低沉、喉结突出、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增多、肌肉发达、骨骼粗壮,呈男性体型;③维持正常的性欲;④刺激生精细胞生成精子,并维持精子的成熟和活力;⑤促进蛋白质合成。睾酮可增进食欲,促进肌肉以及生殖器官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促进骨骼生长与钙磷沉积,并能刺激红细胞的生成[1]。

1.2 卵巢分泌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卵巢分泌3种类固醇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和雄性激素),以及某些蛋白质激素和肽类激素或调节因子。在这些激素中,雌性激素与孕激素是最重要的激素,它们决定女性的一系列生理现象。

雌性激素包括雌二醇(E2)、雌三醇(E3)和雌酮。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主要是E2,其生理活性最强;其次是少量雌酮,活性较弱;E3主要是妊娠期间从胎盘中产生,活性最弱[1]。E2被认为是“雌性化”的激素,当青春期E2水平升高时,它促进卵巢中卵子的发生和卵泡的生长,以及女性生殖管道的合成代谢。其结果是使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长大,外生殖器成熟[2]。此外,E2还能引发女性第二性征,能促进乳腺的发育,并能对新陈代谢产生影响。雌性激素能使女性在青春期的生长速度比男性快。当雌性激素分泌不足时,则表现出卵巢萎缩,女性第二性征减退。

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25%由卵泡内膜产生,25%由肾上腺皮质生成,50%是在肝内由雄烷二酮、雄烷二醇等转变而来。适量的雄性激素有刺激阴毛、腋毛生长,维持性欲的作用[1]。若女性雄性激素过多,可引起男性化与女性多毛症。

通过引导学生查阅文献展开自主学习收获颇丰,对性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然而,爱情是否仅仅局限在精神的层面,它的产生是否因为物质而引发的呢?引发爱情的物质是性激素吗?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2 几种“恋爱兴奋剂”的作用

研究发现,爱情之所以令人神魂颠倒,完全是因为人脑中产生的能引起神经系统兴奋的“恋爱兴奋剂”在起作用。当相互吸引的男女相遇时,人脑的神经便突然受到激发,产生电化学活动,于是神奇的“爱情物质”随血液循环流遍全身,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使得心中激情涌动,一种眩晕感会突然出现[3]。“恋爱兴奋剂”主要包括苯乙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等。

2.1 苯乙胺 苯乙胺(phenethylamine, PEA)是一种储存在丘脑中的神经递质,被称为“情绪激素”,它能让人产生一种极度兴奋的感觉,使人觉得更加有精力、信心和勇气。由于PEA的作用,人的呼吸和心跳都会加速,手心出汗、颜面发红。当一对男女一见钟情或产生爱慕之情时,丘脑中的PEA和其他神经递质就会源源不断地分泌和释放出来,并进入血液循环,流经全身。据科学家测定,此时血液中PEA的含量要比平时高出2~5倍[4]。俗话说的那种“来电”的感觉,其实就是头脑中产生了足够多的PEA的效果。PEA既有正面作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一个深陷情网的人就会出现自信心空前膨胀的现象,会有海誓山盟的“誓言”;也会让人产生偏见和执着,丧失客观思维的能力,只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即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2.2 多巴胺 多巴胺(dopamine, DA)是一种中枢性神经递质,它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与躯体运动功能有密切关系,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使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对周围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升高动脉血压。脑内DA在影响机体的一般行为和精神活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让人产生一种很欢欣的感觉,一般认为拥抱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安全感和满足感与它密切相关。下丘脑的DA神经元对垂体的内分泌活动,特别对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具有控制作用[5]。另外,DA还能刺激下丘脑旁室核分泌催产素,后者会影响妇女的分娩和哺乳。

2.3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既是一种由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合成并分泌的神经递质,也是一种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并分泌的激素。肾上腺髓质还分泌肾上腺素(epinephrine, E),NE和E共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兴奋性。NE在情绪调控方面表现出强大的血管收缩作用和神经传导作用,会引起血压、心率和血糖含量的增高。所谓心跳的感觉就是NE在起作用。

2.4 内啡肽 内啡肽(endorphin, EP)是由脑下垂体和丘脑下部所分泌的神经肽,为大分子的吗啡样肽,它的化学结构与毒品吗啡十分相似,能让人产生欣慰感,甚至会产生幻觉。EP属于神经调质,它本身不能直接通过突触进行信息传递,只能间接调节神经递质在突触前末梢的释放,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从而对递质的作用进行调节。EP具有调节体温、心血管及呼吸功能。在情绪性行为和疼痛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控制和调节焦虑、恐惧、紧张、愉快等情绪[6]。EP还可以作为镇定剂,降低焦虑感,让人体会到一种幸福、温馨的感觉。

3 爱情是由性激素引起的吗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认为,爱情是一种本能,出于满足性欲的需要,或者准确一些说: 爱情就是以社会可以接纳的方式来满足本能的欲望[3]。正常人在生理发育成熟以后,都会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产生性的需求。人类如果没有这种对异性的自然追求,就无法延续,也就不会产生爱情。因此,性本能是爱情产生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属于爱情的自然属性。然而,人不仅是社会的动物,还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人和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社会属性。爱情的社会属性是指爱情的产生、维系和发展具有不能脱离人的社会因素的本质,即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情爱。人的所有活动包括爱情都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正是社会属性,才使得人的两性结合与其他动物有着根本性的区别[7]。

因此,从自然属性看,性激素是产生爱情的原动力。但是从人的社会属性看,除了男女双方外表的吸引,更多的是双方在思想情感、趣味、气质、品行等方面相互吸引、共鸣一致。所以,得出爱情仅是由性激素引起的结论是不全面的。

猜你喜欢

神经递质性激素生理
科普拟人让理解更轻松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安神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神经递质镇静催眠机制的研究进展
276例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激素基础值与激发值关系的分析
不同剂量来曲唑对11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SHBG与性激素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