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18-11-29张秀娟

文学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人格书籍思维能力

张秀娟

语文是交流的基础,更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前提。上好语文课不仅是为了把它作为交流的工具,加强人际交流,而且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小学语文课程要注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中华文化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完善自身人格,锻炼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包罗万象,笔者仅以培养人格、积累知识、锻炼思维三个方面为例,从阅读入手,初步探讨阅读在培养这些核心素养方面所起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培养人格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就让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影响学习效率。而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喜欢研究学问的兴趣,并教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书中情感的影响,使他们的人格得到提升。

比如,有的学生对篮球感兴趣,教育工作者可以给他推荐《姚之路》、《我是传奇科比》、《飞人传奇》、《NBA发展史》,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不仅可以了解到关于篮球的基本知识,也可以学习到篮球名人的热血奋斗史,从而促使他们向自己的榜样学习,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精神。

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一篇优秀的作品能使人精神愉悦,学生能从曲折的情节和优美的语言中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述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思想的启迪。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给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不知不觉中从书里受到感情的熏陶,完善自己的人格。有些学生对侦探推理感兴趣,笔者就会给他们推荐《福尔摩斯》。观看这本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探索未知的事物,从而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诵读经典,积累知识

诵读经典,能够让学生在经典中学习人生哲理,积累生活阅历。比如,教师工作者引导学生诵读《唐诗三百首》,能够让学生体会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的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信念;萌发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些经典古诗词都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然,文学经典是书籍里的明珠,凝聚了人类的智慧。诵读经典,更是为了让学生快速的积累知识,提升自我。如果学生对科学感兴趣,那么就可以给他推荐《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万物简史(少儿版)》等,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不仅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科学知识,还可以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发现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阅读《上下五千年》、《史记故事》、《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等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是学生直观了解世界及中国历史的有效途径,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三.读写结合,锻炼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自己的感悟,产生一些疑问和猜想,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寻找办法去验证总结,长此以往,就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学生阅读过大量的书籍,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产生写作的欲望。写作是另一种方式的与人交流,有利于提高人思想的深度,反思自我。

阅读是质疑、积累,阅读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考虑和认识事物,全面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锻炼发散思维。写作是对质疑结果的验证、总结,有利于将事物通过共性组合到一起,归纳成一个知识板块,锻炼聚合思维。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知识,把这些积累的知识来运用到写作当中,这样读写结合就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能有效地打破学科界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指导小学生加强阅读之外,语文教育工作者还应在继承语文教育传统的基础根据实践加以创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探索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1]罗士琰;宋乃庆;王雁玲.基于实证的小学语文素养阅读素养研究:内涵、价值及表现形式 [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陈志娥.小学生以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J].科技创新导报,2017(02).

猜你喜欢

人格书籍思维能力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