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化战略在独立学院法语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2018-11-29陈明浩余学梅

文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法语学院语言

陈明浩 余学梅

全国开设法语专业的高校过去十年一度从31所迅速增长至200多所。在武汉地区,2000年前开仅有武汉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开设法语专业,而目前已增长至13所,其中包括三所独立学院。与传统大学相比,独立学院在法语专业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学生来源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平均水平与高水平大学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其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专业成立较晚,师资队伍以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为主,缺乏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再次,未建立良好教学配套设备,包括法语教学辅助设备和资源储备,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法语国家,尤其是非洲法语国家之间的合作不断推进,就业市场仍需大量法语专业人才。而与此同时,国内开设法语专业的高校日趋增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处于劣势的独立学院若要突出重围,在法语专业教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则必须突出自身特色,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上实行差异化战略,培养出更适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法语人才。

一.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也称特色优势战略,由迈克尔.波特提出。该战略是指企业在产品、服务等方面实行差异化,赋予其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点,使其与同行业竞争对手与众不同。企业在产品、服务和形象上进行独树一帜的创新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吸引消费者。[1]差异化战略自提出以来,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在企业经营管理研究领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作为企业发展和管理战略,差异化战略同样受到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者的关注。自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来,高校转型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学界围绕“为何转型”、“如何转型”、“转到哪”、“谁来转”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2]而强调院校的“特色”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力途径。所谓特色,即“人无我有”,即各高校的差异化。王桂云和王明明曾以护理专业为例,研究差异化战略在民办高校专业建设中的应用,提出民办高校护理专业建设,需构建具有特色的“技能+人文”课程体系,突出差异性实践教学。[3]张大良认为,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的过程中,需注重办学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和差异发展,要走一条创新之路。[4]而要建设特色法语专业,实现与其他高校的错位竞争,独立学院需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上实行差异化战略。

二.差异化战略在独立学院法语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一)培养目标差异化。纵观国内大部分高校法语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仍侧重于培养学生具有扎实语言基础和广博法国文学和文化知识。该目标符合法语专业传统就业市场的需求,如外交部、商务部及各高校等国家部门或事业单位,不过这类单位提供的职位数量有限,且对学历要求较高,将大部分独立学院法语专业毕业生拒之门外。而与此同时,法语专业翻译在海外就业市场有极大的需求。本文以中国外语人才网(jobeast.com)为例对与法语有关的招聘信息进行了统计。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4月10日期间,该网站提供的法语翻译招聘信息共176条,法语外贸人员招聘信息20条、法语教师招聘信息11条。翻译招聘占总数约85%,其中外派非洲翻译招聘107条。从这一数据来看,法语专业就业市场主场已经完全由国内转至海外,海外以非洲法语国家为主。而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同非洲之间的经贸往来将不断增强,市场对外派非洲法语翻译的需求将一直持续。

因此,独立学院需以市场具体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专业应用型法语人才为目标。首先,以培养具备扎实法语语言基础的学生为根本。其次,培养目标不应仅局限于法国文学文化,还应突出非洲法语区文化文学知识。再次,在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上,注重培养学生科技翻译能力及跨学科学习能力,尤其是与就业市场紧密相关建筑工程专业,水利水电专业学科。

(二)课程设置差异化。课程设置差异化是实现差异化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法语专业理论课程包括以下三大模块:通识类教育课程,法语语言基础课程及法语倾向性课程。对应其培养目标,传统大学法语专业的倾向性课程更多与法国文学和文化相关。独立学院法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可扬长避短,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首先,课程设置需遵守语言习得自然规律,在现有课程体系下,进一步增加语言基础课时或大力发展第二课堂。独立学院法语专业教学为零起点,学生需要通过高强度高密度学习才能掌握扎实语言功底。[5]而从零开始到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至少需要2000个小时。[6]因此,独立学院可针对自身学生的特点,增加语言基础课程,或大力支持发展第二课堂,积极鼓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保障基本2000个小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学生学习时间。其次,在倾向性课程设置上,独立学院需突出应用型,强调实用性和专业性,在课程设置上向科技法语、非洲法语国家文化概况等内容倾斜。

(三)教师队伍建设差异化。课程的差异化需以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依托。“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指导的教师。“双师型”法语教师需具备以下能力:1.扎实的语言功底;2.熟知所在科技行业的基础知识和最新前沿知识;3.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要建设差异化教师团队,首先,在教师招聘方面,独立学院可制定灵活招聘政策,唯教师能力而非唯教师学历,吸收优秀的科技翻译工作者走上讲台。其次,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教师进企业实践的制度。一方面,语言和科技与时俱进、日益更新,教师进一线企业实践能够近距离接触较新较实用的第一手科技法语资料,从而有效避免教师专业知识老化,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接触,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对法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可为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原始支撑数据。再次,实行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并行制度,积极引进优秀社会工作实践者担任兼职教师。最后,独立学院需在教师评价考核指标上实行差异化,在具体指标上更侧重于教学,保障优秀教学型教师的利益。

(四)实践教学差异化。独立学院法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从当前新形势下就业市场具体需求出发,围绕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尤其是科技翻译实践能力,构建语言基础能力训练、翻译能力训练和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三大板块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1.语言基础能力是进行翻译实践的基础。语言能力实践涉及基础高级法语、法语视听说等课程,实践方式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2.翻译实践能力训练是培养复合型专业法语翻译人才的关键。实践方式以课堂实践为辅,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为主。课堂实践涉及翻译理论与技巧等课程,教师在理论讲解后,可布置课堂实践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中法口笔译基础技能。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掌握基础技能后,教师可模拟职业翻译情景,布置专业实践任务,使学生提前接触职业法语翻译接触的文本。此外,独立学院需加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大力推动学生进入社会单位进行实践,使学生了解真实职场环境,及职场对法语专业翻译的实际要求,有效缩短法语专业毕业生正式入职后职场适应的时间。3.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是复合型专业法语翻译人才必备素质。法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即进入专业性翻译领域,即将接触商务、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性极强的文本。对于一名优秀翻译,语言能力是根本,跨学科知识学习和掌握能力是保障,即优秀翻译是杂家。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长时间翻译实践经验积累和有效指导,因此,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及跨学科专业词汇的双语转换能力培养应该在整个实践体系中贯穿始终,这同时也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提出一定要求。

当前国际就业市场新形势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为独立学院法语专业的转型建设和发展提供契机。首先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非洲法语国家之间要实现“五通”,必定需要更多专业法语翻译人才。其次,中国高等教育迎来又一国家战略,即“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简称,在未来半个世纪,将深刻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改革为动力”,“坚持竞争开放”,“打破身份固化”,这些原则打破了之前“985/211工程”不增加、不淘汰的封闭系统,强化了高等教育学校间的竞争意识,有利于突破传统只看学校不看学科的评价,也为各地方院校和独立学院培育和发展优势学科提供了机会。

因此,独立学院法语专业应该抓住此次发展机遇,努力推动学科建设的转型,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突出特色优势,正面问题不足,实行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差异化战略,努力探索一条建设应用性强的法语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猜你喜欢

法语学院语言
提升法语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研究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我有我语言
西行学院
法国呼吁抵制英语入侵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