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18-11-29周明洁

文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话语互联网+政治

周明洁

“互联网+”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后,便成为关注的焦点[1]。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进步的同时,使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受到极大的冲击与挑战。高校大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互联网几乎占据着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高校不得不开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网络环境的重要性。面对网络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协同“互联网+”的科技优势,不断地创新与完善。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面貌,从“互联网+”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应当看到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多层次的影响[2]。

(一)教育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重客体,轻主体。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教材、教材内容、教学手段、考察形式都过于简单化,且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学习无法深入本质,浮于表面,更加不可能讲自己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而“互联网+”的巨大冲击,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摆脱单一化、片面化的特点,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网络化特点。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显性与隐性结合的特点。除了高校思政教师的显性授课之外,大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接触到各种信息,这类信息隐性的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打破了固有的单一教育方式。

(二)教学主客体的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十分明显的等级制。追溯我国历史不难发现,自古代时期,我国便注重对国民的思想控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思想深入人心。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师生间显著的等级制的存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的将教师视为教学的核心,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动性,让学生只能接受教师所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从而失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活跃性。“互联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关系转位的一个重要契机。互联网的具有强大的连接功能,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学生可以依靠互联网从各种渠道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不再只是依靠老师的传授,在这种信息共享的网络环境下,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储备不仅不再具有绝对优势。“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引路人。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的改变,是“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之一。

(三)教学内容及模式的完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学生进行特定的思想政治思想的灌输和干预,以便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意识的效果。而“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更加优化完善。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带来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教导学生理性的思维方式,在信息量繁杂的网络世界,学生们如何对社会事件进行客观理性的判断,如何以积极正面的政治思维去看待国际事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的内化表现。

(四)教育时效性有所增强

“互联网+”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显著效果。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状态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同时还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媒体客户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普及,打破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教育,转变为全覆盖模式下的大范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效率,有效的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失调

“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变,同时也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老教师,对互联网技术教学有所畏惧,难以较好地适应,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就是高校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驾轻就熟。这种冲突导致师生在网络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主客体角色失调。教师所教授的教育内容,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进行搜索和掌握,而学生通过网络世界遇见的困惑,教师往往无法及时有效的给予解答和帮助[3]。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失调是“互联网+”背景下无法逃避的挑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待完善

单纯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往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经有所完善,但是仍然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挑战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从理论进入学生的实践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以社会需要为基础,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纷繁杂乱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十分复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都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考验。“网络虚实二重性理论”表明,网络世界的本质是现实中的人和社会的延伸,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已经真实地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4]。网络环境信息量庞大,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其带来的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而“互联网+”趋势已经表明,阻止信息的传播在如今的时代已经是行不通的,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分辨网络信息,避免负面信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产生误导,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大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分辨网络环境所带来的负面信息,受到负面信息的干扰和污染,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则会带来不利影响。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有待优化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已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有所进步,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建立官网,可是官网的构成往往还是简介多、知识少,并且高校官网更多的是对学校的文化历史的宣传,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传播。由此可见,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需要优化,不仅要通过全覆盖式的媒体客户端形式,同时建立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特色网站,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服务型、创新性、时代性[5]。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有待提高

话语体系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关键载体。与时俱进的话语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所存在的话语内容“曲高和寡”、话语方式“自言自语”、话语关系“话不投机”、话语场域“人去楼空”等问题,主动加快话语体系转换,从“理论话语”转向“大众话语”;从“书本话语”转向“生活话语”;从“口号话语”转向“故事话语”;从“单边话语”转向“交互话语”,建设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场域特征和“95后”“00后”大学生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6]。其次,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有,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不够。虽然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上了解国家情况、学习社会知识,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品德,但也有一些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只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关注一些非主流信息,对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兴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换,有助于增加思想教育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互联网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面貌,从“互联网+”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协同“互联网+”的网络优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与创新。

猜你喜欢

话语互联网+政治
画与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