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11-29梁艳兰谭文琴

文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过程能力

梁艳兰 谭文琴

1.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巩固所学知识。阅读能力的提升对语文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小学阶段,语文学习多数以文字掌握为基础,教师将语文知识进行转化,并将其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简化理解,进而达到巩固学习,加深知识记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练习,提升学生理解能力,这也是阅读能力的教学的根本目标。

1.2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技巧。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技巧,一名优秀的教师懂得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将无限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注重语言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并能够将其清晰的表达出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当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后教学效率自然得到提高,提升教学质量。

2.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2.1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前进的动力,是人最好的教师。并且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开始,激发学生阅读好奇心,进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1.1故事教学。小学阶段,学生的文字掌握有限,在思想意识和逻辑思维上不够成熟,但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选择故事形式教学,简化学生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通过有关童话、寓言等故事进行阅读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让学生有真实的感知。

2.1.2情境教学。据调查,小学生的的注意力时间在20分钟,但是课堂时间却有45分钟,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创建相应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神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2.2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和研究。教师应作为一名和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同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会提出不同的想法。在这样的教学气氛中,能够获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3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让学生对阅读这一活动更感兴趣,可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进行阅读,以图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假如学生进入了深度阅读的状态,教师就要尽可能地不打断他们,给他们留下充足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让他们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品味,进而理解阅读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带动作用。小学生是一个非常容易随众的群体,他们不但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而且也喜欢跟随周边同学的行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学生对周边同学的无形影响,为学生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

2.4加强创新阅读,发散学生思维。对阅读活动进行创新,可以有效地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和思考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假如小学语文教师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那么学生阅读得再好,也只是读书匠而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取得好的阅读效果,必须对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在阅读活动中加入思考,顺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领和指导,发散他们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2.5体会阅读形象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阅读不是一字一句的字面发音,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投入一定的感情,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让学生把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全部品味出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内容所营造的情境中,通过仔细的品味来提升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今后语文学习具有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继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过程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