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如何提高语文的自主学习意识

2018-11-29李昌达魏国琴

文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初中生新课标意识

李昌达 魏国琴

1.新课改对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到底怎样的学生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成为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课改应运而生,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缺少教师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更是秉承新课标精神,要求教师和学生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初中语文的学习也有了新的要求,就需要在学习方式上做出改变。当然,这并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全盘否定,只是在这个新的背景下,我们更提倡自主学习。

新课标落实了素质教育,更是体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初中生可以通过对自学能力的培养,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质和文学修养。这对于学生在以后的高中学习、大学学习甚至在社会上的独自学习都大有裨益。

2.激发兴趣、培养自主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感兴趣的事物大概有两类:一类是发自内心的,直接表现在情绪上乐于接受的喜爱;一类是意识到事物的重要性,出于现实需要的考虑,转而在情感上可以接受的喜爱。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寓教于乐,变苦学为乐学。为此,首先要联系生活,“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为此,我常常在课前精心制做课件,选取生活气息浓郁的电影、电视片断,结合学生当堂录放,结合课本,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所见所闻,自定内容,写一件比较难忘的生活小事,或写几句心里想说的话。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畅所欲言,觉得十分愉快和充实,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既受到了教育,又提高了能力,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其次要讲究教法的灵活。“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灵活’”。因此说教学方法关键在于讲究灵活性。在教学中,我对学习情绪较高的同学用难度较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对学习较差的同学则选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让他们因人而宜,感到学习的乐趣,这种主体异步的教学方法,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第三是,把活动引入课堂教学。语文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应大胆尝试把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言语实践来学习语文。如:在讲对话多、人物活动情节多的课文时,让学生上讲台,分角色来朗读、表演,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兴趣。

3.创造和谐、引导探究、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动态过程。美国心理学空罗杰斯提出:“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认真地表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以“朋友”“知音”的身分出现、努力营造出融洽、和谐、交流合作的氛围,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保证。为此,我的语文课堂,总是使学生处在一种宽松自主、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对学生富有个性的见解和意见,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赞赏。即使是他们提出的有些失误或有些错误的观点,我也先在精神上给予肯定,再同学生共同分析其思维不合理之处及出现失误的原因。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也更坚定了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自信心。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坚持良好习惯

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独立学习习惯,教师身上的负担就相对减轻了。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需要不断地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还要经常督促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并预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参与自主性学习活动的平台。充分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快乐天地。

猜你喜欢

初中生新课标意识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