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

2018-11-29林运涛

文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互联网络经典作品汉语言

林运涛

一.网络时代下的汉语言经典阅读现状简述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是我国的经典文明瑰宝之一。因此,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与感悟也是重要的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汉语言文学经典是随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积累而留下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阶段中,人们对于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越来越少,快餐文化却越来越盛行。在研究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之前,本文首先对网络时代下汉语言经典阅读的现状进行了简述。

(一)对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的受众群越来越少。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我国的文学艺术形式的一种表现,然而,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人们对于阅读的需求逐渐下降,各种新的阅读形式以及新的文学形式出现,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需求量也在逐渐下降。根据相关数据调查表明,我国国民的年均读书数量只有半本。这个数据充分体现出了现阶段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经典月的受众,除了学生被强制性进行经典阅读外,自发进行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人越来越少了。

(二)快餐文化的盛行影响了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此外,网络时代便利了人们的阅读生活,许多的新阅读形式与新的阅读内容出现,文学行业也跟着网络时代的潮流进行着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也正是因为网络时代的便利,导致快餐文化盛行,许多的小说或者文学作品的质量极低,在阅读过程中只能当做消遣,甚至连日常报刊中的文章质量都不如,但是却备受人们的“宠爱”。这种阅读的畸形化发展,也严重的冲击了人们对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需求[1]。

二.汉语言文学经典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网络时代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汉语言文学经典的发展。然而,汉语言文学经典的文学作品与互联网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并非就是互相对立的。本文首先才从互联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经典之间的区别于联系二者中探讨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的进行下文对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策略探究。

(一)互联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经典之间的区别。首先,互联网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二者所处的节奏不同。本文所提到的节奏是指所处的大生活节奏,在过去物质匮乏以及生活较慢的时代中,人们对于经典阅读的需求与现在网络时代中对于电影音乐的需求是一样。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经典属于纸质的作品,人们在进行阅读时往往比较麻烦,并且对于一些较长篇的文学作品,不便于携带,也就不能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而网络时代下的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较为便利,人们拿起手机或者坐在电脑前就可以进行阅读,甚至可以边看电影边阅读,阅读起来较为方便,这一类区别是在二者的传播介质以及其阅读节奏上说的。第二点区别就是二者的质量与内涵有较大的差距,由于质量有差距,阅读起来的代价就比较大。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阅读时,作品内容中经常饱含深意,有的如《红楼梦》等文学著作在读的过程中可以说是每一字每一句都很关键,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就比较占用时间和精力。而反观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质量较差,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一目十行,甚至说一心多用,没必要去认真研究其内涵,因此他的阅读代价就小,不会影响人们的时间与精力。第三点是内容的背景不同,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普遍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但是在当前的社会中,人们无法领会到那种时代背景下作者所描写内容的含义,也就不能深入到内容中去,进而对其没有兴趣[2]。

(二)互联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经典之间的联系。然而,除了两者的区别之外,两者之间还存在着联系,汉语言文学经典与互联网络之间可以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首先,互联网络在推广书籍作品的方面要优于其他的媒体功能,优于互联网的受众量大以及群众基础较广,因此,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可以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人进行阅读,同时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更方便的对汉语言文学经典进行阅读,便利了读者。而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现阶段中互联网文学网络中存在的这非常多的质量不合格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也拉低了当前我国的文学业内质量,因此,将汉语言文学经典在互联网络中进行推广,可以有效地净化互联网络的阅读环境,并且提高我国读者的阅读质量和深度。在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互联网对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进行深入的推广,那么就会导致更多的读者对汉语言文学经典进行阅读,这样可以引导我国国民的阅读取向,进而提高国民的阅读质量和阅读能力。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经典中所歌颂的真善美等优秀的品质及内涵都是这个时代所弘扬的正确价值观念,人们在互联网中对汉语言文学经典进行阅读更是一个无形中树立社会正确价值观念的手段之一[3]。

三.在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论述,本文探讨了在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新阅读策略,具体从阅读量、阅读视野、阅读模式、阅读形式四个方面进行对策的分析,旨在为汉语言文学经典在网络时代下的弘扬指出更为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利用互联网络的便利进行阅读量的增加。由于网络阅读资源库非常丰富,因此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阅读任何自己想读的文学作品,因此,在进行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对自己心仪的经典阅读,进而借助网络中相关推荐功能寻找到其他的经典作品,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读量,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越多,个人的气质与修养就越来越端正,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方面,尤其建议相关教育工作者对小孩子进行经典阅读的引导与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从少年阶段接触经典,并且随着成长不断累积阅读量会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到积极的影响[4]。

(二)利用互联网的丰富拓宽其阅读视野。第二点,在对汉语言文学经典进行阅读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进行阅读视野的拓宽,由于互联网的便利与互联网中内容资源的丰富,人们在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的过程中可以在互联网上查阅出任何想查阅的资料、背景、作者生平等信息。进而可以使读者更加了解经典著作的背景和原因,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更加投入到阅读中去,同时也起到了弘扬我国经典传统文化的效果。比如说《水浒传》一书,读者在进行阅读时通常只能感受到书中的豪气与绿林好汉的侠义胸怀,但是只有通过对宋朝历史背景以及施耐庵的作者生平进行详细的了解后,读者才能更深入的感受到作品中所要表达的那种官逼民反以及封建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读者在拓宽阅读视野的同时可以获取更多其他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

(三)创新更多的阅读模式,增强阅读趣味。另外,有些人在通过互联网对汉语言文学经典进行阅读时经常感到没有兴趣,针对这种情况,读者可以借助互联网创新尝试更多的阅读模式,网络时代中有非常多的新媒体形式,对于阅读来说,读者可以网络阅读、可以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听相关的文化类公开课或者在听书软件上通过音频形式获取文学内容。这些新的阅读模式都顺应了人们的互联网生活节奏,在进行多形式的阅读过程中可以激发读者对于经典的兴趣和对内容的思考,有效的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经典以及网络文学的良性发展[5]。

总而言之,在网络时代下借助互联网技术有效的进行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是现阶段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汉语言文学经典若想得到更好的弘扬与更多的受众群体,就需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而对于人们的阅读方式以及阅读质量的提高要从小时候开始树立。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也应合理有效的利用网络时代的便利进行对学生教学策略的改进,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只有从这些小处做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事业的发展,进而达到弘扬我国优秀汉语言文学作品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互联网络经典作品汉语言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試述梵高经典作品
为什么读经典
网络政治发展的实践意义和行动路径
数据挖掘技术在校园网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浅析儒家经典作品中的合作学习思想
共鸣经典 感应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