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级阶段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1-28李小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问题对策

内容摘要:听力教学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听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听力训练需要从初级阶段就开始实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初级阶段听力存在不少问题,从而影响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对听力失去兴趣,对今后的日语学习造成困扰。本文将从教学现状来分析初级阶段日语听力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为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级阶段 日语听力 问题 对策

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听力课是一门具有支撑作用的语言技能课程,对于日语语言习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外语最难提升的就是听解能力,这与多年来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初级阶段日语听力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和其它能力的提升,因此,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级阶段日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少,不够重视。

相对于日语精读每周8-10学时来说,每周2学时的听力课显得太单薄,从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在初级阶段几乎都在背单词、记语法,真正认识到听力重要性的学生寥寥无几。课时少,从而导致听力教学无法系统全面地讲解和训练,因此学生对听力技巧的接受是碎片化的信息。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外自己练习听力非常困难,这对培养学生的听力兴趣非常不利。

(二)教学方法单一。

聽力课由过去的用录音机播放磁带变成了现在的电脑播放MP3音频,基本上就是老师放录音,学生被动地听、复述,然后做题,听不懂就反复听,或者在老师的提示下直到听懂为止[1]。这样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习惯被动地去听,没有互动和实践,学生渐渐就会对听力失去兴趣。材料是听懂了,考试也能够得到高分了,但是现实交际却显得很低能,无法正常完成语言交流。

(三)听力材料单一。

有的老师为了备课方便,多年来采用一套听力教材,有的听力内容就是为了训练某个语法或者知识点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词汇和语法,因此有的听力材料的语言表达很不自然,语境代入感不强,并不能真正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代在变,教学对象在变,学生所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对于网络原住民的学生来说,初级阶段的听力材料应该具有时代感,具有生活感,不要让听的内容与现实脱节。

(三)没有形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初级阶段听力正是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然而由于词汇量不够或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有些内容听不懂,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有的学生一旦听不懂就自动放弃,有的学生一个单词听不懂就卡住了,一味地想单词的意思从而无法完整听后面的内容,有的学生先看听力原文再来听录音,有的一边听一边看原文,有的听一遍不管有没有听懂就不再听了。另外,听力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做笔记,抓住关键词或者关键信息,但是初级阶段的学生在做笔记方面还有欠缺。有的不做笔记,有的没有抓住重点,什么都想记下来。这些不好的习惯都将影响听力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的焦躁情绪。

由于听力理解过程是对信息进行解码、辨认信息内容的过程,这就要求听者在瞬间完成对信息的解码和辨识[2]。但由于解码、辨识的过程不是瞬间就能完成的,听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难以辨识清楚地发音或者没有立刻反应出意思的单词,或者是没有理解的句型等,而且音频播放转瞬即逝,理解的速度往往跟不上播放的速度,因此听力过程中学生总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甚至紧张的状态,容易出现听觉疲劳,造成焦躁情绪。而紧张焦躁对听力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五)听力教学中的文化缺失。

语言的习得不仅仅是对语音、语调、语法的掌握,最重要的是对文化的理解。在日语教学中往往是重视语言而轻视文化,或者是先语言后文化,导致文化滞后或者脱节。很多日语专业的新生都是日语零起点的学生,没有日语基础,在很多院校初级日语教学阶段,老师都会进行大量的语音训练和句型的替换练习,学生拼命地读记假名和单词并模仿句型来造句,这样做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日语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当语言达到一定程度,再开设日本文化课。先语言后文化,语言与文化脱节,结果往往是学生能够说出语音、语调、语法表达无误的日语,但是对日本人的语言心理一无所知[3],表达的不是地道的日语,因此在听解过程中容易按照本国文化的思维去理解,从而导致理解偏误。

二.初级阶段听力对策

(一)提高认识,改革教学方法。

作为日语专业听力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理解其在语言实践应用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汉、日语表达习惯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鲜活的听力材料,提升听力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调动学生听力学习的兴趣。要以学生为中心思考如何优化教学内容,通过教与学的积极互动寻求教学方法的持续改善,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听力理解的方法与技巧。在教学方法上,在常规的听力教学基础上,可通过阅读和看动画片促听力。因为听力主要是声音传递信息,文字很简单的内容,听起来就会变得很难。有的词汇或者语法听起来感觉很熟悉,但在听的时候短时间没办法把意思理解出来,从而妨碍了听力的正常进行。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来解决,特别是“シャドーイング(影子跟读)”练习,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紧跟音频阅读,声音刺激产生语感,速度刺激让大脑加快对材料的记忆,有利于提高听力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其次,看动画片也是提高听力的有效方法。由于动画片发音清晰,故事情节吸引人,深受学生的喜爱,看着愉快的同时练出听的能力,而且还能掌握准确的发音技巧,一举两得。

(二)整合资源,丰富听力内容。

听力课时少,在听力内容选择上就要有所取舍。首先,听力教学内容应契合时代的需要。高校教学应始终把握不断变化的社会动态和需要,及时调整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以期培养出为社会所需、为社会所用的人才。因此,高校外语听力教学内容必须及时更新,避免听力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相对滞后甚至脱节的现象出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听力教学内容。可以通过NHKラジオニュース、沪江日语学习网站、日本的各种网络广播等,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兼顾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4]

其次,听力教学内容应具有多样性。内容的多样性包括听力材料的题材的多样性和体裁的多样性。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相适应,听力材料应该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地理、体育、现代科技、统计、化工等各个方面。听力材料题材的多样性是与听力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联系在一起的。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和应用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用途需要采取不同形式的对话方式或写作方式,诸如,打电话、作讲座、聊天、讨论等方式,因谈话的目的不同导致谈话方式不同,论文、书信、小说、新闻报道、说明书等写作方式也各有特点。所以在选择听力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涉及到尽可能多体裁样式进行训练,才有可能达到现实生活的需要。当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应该有其侧重点。【4】

另外,日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和日语能力测试一级考试等,直接与学生的毕业和就业挂钩,因此平时的听力训练也要有针对性地为日语专业考试服务。就听力教学的一般规律而言,为完成某一听力任务而设置的专项听力练习是最有效的。

(三)克服焦躁情绪,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对于日语零起点的学生来说,以前都没有接受过日语听力的训练,初级阶段能听懂的内容不多,要让学生明白产生紧张焦躁情绪是很正常的,并不是个人的原因。听力课本身不同于其他课程,听音的速度由发出信号一方决定,学生无法控制语速,听到的信号也不能反复,瞬间消失。听力不仅与学生的现有知识有关,学生还要有适当的心理控制能力,要相信个别词的理解可能和总体理解无关,要允许自己把个别地方放过。同时,不要把听力当成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听力过程的实质是重建信息的过程,即将自己所听到的信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破译听到的信息。过分注重细节,只会削减对全局的注意力,导致信息的破裂。[5]

因此,从一开始就要训练学生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会做笔记,弄清提问,带着问题听,抓住关键词和重要信息,同时学生也可根据环境、文化背景等对材料做出预测。平时训练时,要整体听完,再进行答题。在训练中把握短时记忆的时间和容量,适当控制听音时间与习题的数量,否则超出短时记忆容量的范围将会欲速则不达。如果能够正确解题就可以了,不要一遇到听不懂的就反复播放,不必苛求每一句都能听懂。毕竟听力不是精读课,不懂的单词不影响解题是可以放过的。确实听不懂的可以课后反复听,对照听力原文进行深度理解。总之,在初级阶段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好的习惯会让你事半功倍。

(四)文化导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语言本身并不难,但是脱离文化的语言就显得很苍白,语言必须与文化结合起来理解才有意义。教师在日语听力教学时要根据所讲内容的需要,适当地导入日本文化。例如中国人喜欢“打开窗户说亮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日本人含蓄,信奉沉默是金,奉行“以心传心”的体察文化,所以在语言表达上往往是省略表达多,暧昧不清,特别是表示反对或者拒绝时不直接正面回答,而是绕圈子,甚至话说一半让你自己去揣摩。这种语言中的暧昧表达常常是为了掩饰分歧,不使冲突和矛盾激化,体现了以和为贵的日本文化特征[3]。这与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儒学思想的影响有關的。

因此在选择听力材料时,最好是选取那些含有浓厚日语特色的原声材料。同时告诉学生,越是与中文表述习惯不同的句子越是值得关注和掌握的,它是语言知识的增长点。听力课是改变学生汉语式思维定式,让他们掌握准确发音及纯正日语的重要手段。同时,学生对日本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等背景知识的缺乏,也会造成日语听力理解方面的障碍。因此,在选择听力材料时,要拓展听力材料的取材范围,尤其是注重遴选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和更好地了解日本社会。教学中引入文化,说明日语的特点,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文化理解偏误而带来的听力理解错误。

日语听力课是一门复杂的语言实践课程,要求教师能够在讲授知识点之外,通过大量的、有效的、系统的训练,传授给学生提升日语听力水平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听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要坚持课内外练习,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从而提升听力水平,达到能够应用日语进行日常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洛.大学日语听力教学改革探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28-130

[2]张志海.非语言障碍与日语听力教学的关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2):153-156

[3]李小俞.日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分析[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100-102

[4]侯志公.高校日语听力教学的改革实践和创新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122-124

[5]金竹善.影响日语听力的因素及其提高途径[J].林业科技情报,2008,(4):108-110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2018年“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项目。

(作者介绍:李小俞,湖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日本语言文化及教学法研究)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