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8-11-28孙永杰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能动性主观意识

孙永杰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广受社会各阶层的重视。从本质上来说,培养问题意识就是帮助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培养学生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从而塑造一个更加全面的学生个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彰显教书育人的全面性、发展性。这就需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将问题意识作为教育核心,并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让高中政治课堂变得更有活力与生机。

一、调动思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1.将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日常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方向。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转化成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教师要在课前仔细分析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有层次、有梯度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得出不同的答案,从而掌握内容。与此同时,政治教师要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听课变为思考。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针对性的问题,保证问题意识培养的全面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探究,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已较为成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讲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我用“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作为课堂导入。这样,可让学生养成多种思维意识,在之后思考问题或提出问题时,也会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

二、自主实践、自主思考

1.进行开放性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实践与自主思考的意识,就要构建开放性的政治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与教师互动,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例如,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否有意义”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这时学生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不断提出有关价值取向的问题和自己的价值取向。学生在小组中的思考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

2.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自主实践和自主思考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上。在新媒体时代下,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网络内容极其丰富,再加上高中生对计算机较为感兴趣,所以可以通过计算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通过互联网找到想要的答案,或者通过网络与教师联系,这样学生就会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和谐课堂氛围是基础。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评定标准是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首要条件就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在课堂中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师生平等。

2.走出教材,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政治教学需要结合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例如,在《生活与消费》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教材,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当今网络购物比较火热,所以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网络购物的利与弊。为什么有‘剁手的说法呢?”“如果你是网店老板,该怎样促进消费?”“如果你是消费者,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消费?”这些问题比较开放,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学生也可以在不同思考、交流中形成创新意识,从而实现教學目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尤为重要,甚至决定着学生的未来。这就需要构建开放性课堂,采用问题引导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猜你喜欢

能动性主观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