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2018-11-28■李

新长征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李 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五个使命任务,其中第一个使命任务就是举旗帜。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关键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把马克思主义与变化着的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应用到中国的具体问题上来,就是在中国的现实地盘上来把马克思主义加以具体化,加以发展”。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就是在把握好中国客观实际的同时,也要密切联系中国人民与中国社会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源于将马克思主义同变化着的中国革命、改革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从中总结新经验,以此来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具体情况,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表述与创新。值得注意的是,方法论的根本意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在具体实践中所突显出来的问题,同时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方法论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满足人们对实际利益的诉求,又丰富了理论研究。而方法论的科学性,则集中体现在与时俱进。社会发展并无一成不变的套路,必须在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继承以往的实践经验,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工作方法。必须立足我国国情,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走群众路线,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要开阔眼界,汲取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断创新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以新的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其时代精神的精华。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发展着的而非静止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与完善,其在中国的旺盛生命力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回答与解决了人民最迫切关心、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化问题,要根据中国当前的实际需要,自觉联系当前的时代特征,使之具备鲜明的中国时代特色。

用新时期的历史经验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自身需求,也是时代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新时代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我们必须关注时代问题,破解时代难题,引领时代发展,顺应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需求,使马克思主义在探索中延伸,在实践中壮大。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开放性,必须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具体实际,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在探索中不断突破,才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我们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历史的脉络和走向。

三、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大众化,就是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理论概念,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辩证唯物主义在内容上贴近群众生活,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掌握、运用并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所以,在加强理论探索的同时,我们还应做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传播者、普及者。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主体,是推进历史前进的真正力量,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要关注人民意愿,尊重群众实践。二是善用通俗化表达,彰显亲和力。要运用数字化方式表达,使群众易读,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五位一体”“八个明确”等表述。要运用家常式表达,使群众易懂,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俗化、具体化、实际化,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内化、运用,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式创新。三是回应人民关切。如人民群众有脱贫的需求,党中央就适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并打响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扶贫工作事关全局,做不好,不但贫困群众不满意,人们也会怀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真实性。”这种对人民群众关切的及时回应,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潜在无声而又鲜活生动的体现。■

猜你喜欢

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