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记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王文昌

2018-11-28崔心燕

农业知识 2018年44期
关键词:德州市文昌城区

王文昌是德州市陵城区丰泽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陵县丰润家庭农场总经理、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协会会长,2016年被评为德州市乡村之星,2017年被德州市陵城区评为“陵城英才”。

王文昌在2002年成立惠丰农资,一直服务于三农。2013年成立丰泽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2公顷,开发水面8公顷,先后共投资400万元,在合作社建成了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场区,同时,各项配套设施如晾晒场、仓库、机械库房、综合配肥站等全部建设完成,该合作社购进了大型的烘干机、色选机和配肥机,一方面通过测土配肥,为会员提供优质价廉的肥料,改良土壤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积极为广大会员提供粮食烘干、色选、代存和收储服务,既拓展了市场、方便了农户,又提高了粮食作物的附加值,增加了土地收益。真正做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利益共存。共谋福利的共同体为现代农业开辟新的途径,

王文昌2015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学习,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差距,首先是目光短浅,总认为,能良种化,能机械化,能有收益,就很不错了,现在看来,离当一个新型农民还差之千里,高科技的运用,特别是用互联网,大数据指导农业的种、管、收、储、销等一系列问题对自己来说基本上是个空白,还需要下大气力去学习、应用。其次是对土地潜力认识不足。农场发展几年来,虽比起一家一户来科学化水平和收益都有相应提高,但是在如何改良土地,科学管理,提高粮食品质等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现在有很多课题尚未入门,需要大量学习新知识、拓展新思维、运用新手段,抢先一步把这些不足补上。三是目标还不够明确,农场的生存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怎样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把农场搞得一年比一年好,心中无底,通过学习和交流,王文昌的目标渐渐明确起来,今后不再在盲目扩大规模上用力,而是在高、精、尖上下功夫,在科学种田上下功夫,在做好一个农场,带动一大片上做文章,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带动一方发展。

在培训中,王文昌认识了很多的专家和各地的种粮大户,他们的经验也让自己的思路逐渐清晰。他与六和集团、省农科院、省花生研究所合作,土地列为农科院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在农场建立6.7公顷的夏花生实验基地,获得了每667平方米(1亩)400千克的产量,667平方米纯效益达2000元,效益显著。该项目被区农林局计划按重点项目推广,为改变种植结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丰泽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区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区土地深耕、土壤改良试验区以及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种、养、加一体化良性循环试点,被省农业厅评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016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今年计划着手建设300头肉牛养殖场,实现秸秆变饲草、牛粪变肥料的良性循环。积累资金,延长产业链,实现种养加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发展。牛场建成后预计年存栏量达300头、出栏量200余头,年实现纯效益100万元以上。

王文昌2016年成立德州市陵城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协会并担任会长一职,现有会员400余名,涵盖全区15个乡镇,辐射土地3300多公顷,协会为会员提供小麦、玉米配方肥500余吨,节资300多万元,每667平方米增产10%以上,共计增效750多万元,协会计划到2020年在全区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协会办事处20所,发展会员2000人,服务面积6700公顷,为全区农场、合作社、种粮大户打造了一个农业发展平台。

王文昌所创办的丰泽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带动周边群众走科技创新之路。合作社注重循环农业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多种经营,逐步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之路。注重为周边群众和协会会员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走共同富裕之路。围绕实现“高劳动效率、高科技水平、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进行土壤改良和提高粮食品质,同时加快从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管理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德州市文昌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文昌发射场暮色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长沙市望城区森林海幼儿园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深空探测,未来将在这里启航——走进文昌航天发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