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

2018-11-28徐正东

小学生 2018年1期
关键词:圆锥圆柱小学生

⦿徐正东

新课标中就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标准进行了有效明确。其中明确了数学方法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要求教师要侧重于体验式课堂结构的构建。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方面的学习还存在着较大的思想留白,而在数学思维的建设上具有较强的建设性。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数学学科执教人员,教师所要做的,便是构建开放式的课堂环境。将课堂教学转型为课外实践扩展,以此提高数学教学的覆盖面。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探索,能够更加深入地领悟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以此实现数学自主性学习意识的显著激发。

一、当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状研究

受以往成绩主体教育体制影响,绝大部分学校在设计数学课程时,都围绕测试题方向,而忽略了学生实际数学能力的建设。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只是将教材概念和原理作为教学重点,进行罗列式的强调与灌输。而对于数学实践的活动设计,教学时间十分匮乏,部分教师甚至直接摒弃该重点部分。错误的教学思想,造就了不良的数学课堂教学状态。学生一味吸取理论知识,无法获得实践机会。逐渐地,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并且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这对于其今后在数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若教师不就这种错误的思想认知加以改进,那么影响的不仅仅是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从宏观上讲,更限制了我国数学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我国于国际竞争环境中有利地位的显现。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路径研究

(一)结合学生兴趣需求,优化设计实践主题 问题,是小学生践行数学实践活动的前提依据。好的问题,不仅能够调动小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有效训练学生数学思维,实现思维跨度的有效扩宽。因此,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设计之前,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数学基础等方面的要求,合理选择数学问题作为实践课题。学生根据特定的实践主题,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活动探究。在此,教师需要明确认识到,实践问题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性活动探究质量。通常,教师多主张开放性主题设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的探究思维受限,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领域创新精神。

(二)构建情境,提供实践材料和探究空间 教师依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具体需求,以及教材基础教学任务,两者融合之下合理构建教学情境。同时,依据情境展开条件,为学生准备辅助性实践材料或数学工具,营造优质实践空间,为学生进入自主探究模式提供有利条件。以《圆锥的体积》为例,笔者为学生提供了3种实验材料。主要根据圆柱和圆锥在底和高两个指标上的数值差异,如圆锥(底和高)>圆柱(底和高),圆锥(底和高)=圆柱(底和高),圆锥(底和高)<圆柱(底和高)。学生根据三种实验材料,以沙子和水作为辅助性材料,展开此次实践活动的具体探究。在笔者的思路引动和操作指导下,学生顺利完成了此次的实践项目。并在实践活动完成之后,经过实践现象观察与思考。最终得出了有关“圆锥体积”的数学运算规律。即“在圆锥(底和高)=圆柱(底和高)条件下,V圆锥=1/3V圆柱。”而同样地,在不等条件下,圆锥与圆柱体积所呈现的或大或小差异也是围绕1/3这个数值为基准的。经过此次实践探究,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运算规律。并且,通过对比分析,将圆锥与圆柱两个立方体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小学生通过实践与推理,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内化,更构架了更加系统且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方案,发挥课堂主体意识 新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才是课堂结构的主体,这一点教师需要加以明确。为了能够将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激发出来,教师应该将课堂主动权适当下放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数学教材知识点,自主设计实践方案,并完成实践互动的探究与总结。学生经过一系列探究流程的体验,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强实践活动参与性与主导性,这对于小学生实现数学学科兴趣建立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语文教师这周末想带领同学们去游乐场,售票标准为成人25元,学生20元,团体票15元(超过15人算团体),你认为怎样的购票方案最合算?”。学生根据此项问题自主探讨购票方案,并阐述选择此方案的理由。正是由于此类题型属于开放性类型,因此,学生在展开实践探究过程中不受定势思维约束,大胆结合问题以及自身理解,找寻问题解决答案。同时,此种实践活动组织形式还存在着一个优势,那便是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并促使小学生领悟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关联,对于小学生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积极影响意义。

(四)加强过程体验,增强数学学习感知 围绕数学学科所涉及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数学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与实用价值。以便今后能够以更加端正的态度,投入到数学课程的深入学习与探索当中。比如,笔者在安排“周长”实践活动时,引导学生利用尺子,动手测量身边的物体,如书本,课桌等。学生能够实践测量,有效掌握周长这一数学定义,并对接下来的数学图形周长,以及面积,乃至体积运算奠定知识基础。

综上,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门十分重要课程,学好数学,对小学生不仅意味着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领悟,更为其今后更好地解决生活问题,以及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其他学科的实践问题奠定了知识储备。因此,面对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师有责任加强综合性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和执教。以便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层次,实现概念与技能的转化。这对于小学生来讲,无论是训练数学思维,还是掌握数学学科实践应用技能都是极好的。

猜你喜欢

圆锥圆柱小学生
环肋对耐压圆柱壳碰撞响应的影响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学包圆锥粽
圆锥计算题,“展开”来思考
我是小学生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非常小学生